-
隨水:印度在國族構建的道路上充滿了悖論
最后更新: 2022-10-10 08:24:40【文/隨水】
一
我有次跟我的印度朋友聊天,他在中國待過很多年,對印度的種種弊端看得很清楚。我跟他說,印度五十年內一定還會分治一次;結果他說,等不到五十年,最多二十年。
“系統還原”之所以具有可行性,是因為印度目前的國族構建設想存在著內部不可調和的悖論。悖論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原教旨化與社會現代化、宗教世俗化之間的悖論;二是和平時期構建國族認同所必需的強力中央集權與聯邦自治、宗教自決、民主自由之間的悖論。
每個像我這樣熱愛印度的人,都會十分著迷于印度內部的文化多樣性。我一直都說,在印度旅行跨邦如跨國,印度的多樣化程度甚至要超過整個歐盟。事實上,印度內部的多樣性至少同時存在于三個維度——一是民族,二是宗教,三是種姓。這種多樣性對于國族構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噩夢。
那么印度的國族構建依據從何而來呢?
印度的民族主義者常常自認為印度自古以來是一個類似于古代中國的文明——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色、生活方式和道德價值觀,能夠吸收融合外來民族,分裂伴隨著統一……既然中國能夠用“中華民族”這個文化概念來構建國族認同實現大一統,印度憑什么不可以?
他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中國有著長達兩千年的中央集權歷史,盡管之前并沒有刻意去構建國族認同,但華夷之辨長期存在,儒家文化一直都具有強烈的家國意識,因此當晚清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時,被所有人接受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古代印度就算是在短暫的所謂“統一”時期,其統治也相當松散,加上整個社會被民族、種姓、宗教在多個維度上割裂,老百姓的自我認同局限于自己的種姓宗族,“以天下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家國概念在印度人看來簡直就像在說笑話——老子只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混吃等死,天下興亡與我何干?
到了英殖民后期,印度人的民族意識才開始覺醒,當時出現了“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和“印度民族”(Indian nation)的概念。
“印度斯坦族”是英國殖民者對北印度平原那些文化相近、使用印度斯坦語的族群的統稱,會產生這種統稱其實是因為對當地族群細分層面上的不了解,就好像英國人把更北邊的喜馬拉雅山地民族統稱為“廓爾喀人”。那些北印度平原當地族群對這個稱呼十分不滿,無法體現出他們在族群上的各種細分。
這里插個冷知識,北印度恒河平原居民在傳統上的自我認同其實跟咱們一樣,也叫做“中國人”——Madhyade?ī,音譯“摩陀耶提舍”,意譯即“中央之國”。這個“中國”大致對應現在印度的中央邦、北方邦、比哈爾邦。古代佛教徒相信,這里是釋迦牟尼成道之處,當然就是世界中心,能夠生在這里是“大福報”。清代修四庫全書的時候,看到古籍中“中國”的這個提法覺得受到了極大的冒犯——奶奶的你天竺成了“中國”?我們中國反而成了邊地?這成何體統!
至于“印度民族”則是英屬印度時期,將印度次大陸原住民區(qū)分于殖民者的一個概念,是一種以地理概念進行的命名方式?!坝《让褡濉本透坝《人固棺濉币粯訋в兄趁駮r期的烙印,因而遭到了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抵觸,后來他們自己用印度本土語言創(chuàng)造出了“印度教徒民族”(Hindu Rashtra)這個詞,與穆斯林族群相對立,按照宗教把印度次大陸的居民劃分成了“兩個民族”,為后來的印巴分治埋下了伏筆。
仔細梳理前因后果就會發(fā)現,印巴分治所體現的正是國家多樣性與中央集權之間的矛盾。
尼赫魯和甘地等人當時既想要一個包括穆斯林在內的具有多樣性包容性的印度,又想要一個集權的中央政府;而全印穆斯林聯盟(All-India Muslim League)一開始也并不想要獨立建國,而是希望是以聯邦形式加入印度,他們的條件是要求分享更多的權利,構成一幅“強地方弱中央”的圖景。尼赫魯認為這種分權會影響印度的現代化改革,不肯與穆盟妥協,最后在“分權”與“分裂”之間選擇了后者。
尼赫魯(資料圖)
當初主導印度獨立的那幫國大黨大佬們經歷過孟加拉分省和印巴分治,深知利用宗教意識形態(tài)搞民族主義乃是飲鴆止渴,會導致不同宗教族群的撕裂,因而竭力避免宗教識別,對印度教民族主義進行壓制;在聯邦體制下,更是需要格外小心地根據實際情況來平衡地方和中央的權力。
然而印人黨勢力壯大后,為了加強集權所進行的國族認同構建,恰恰是基于“印度教徒民族”的宗教識別,對占總人口80%的印度教徒灌輸越來越極端化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占印度總人口15%、人數多達2億的穆斯林,則被排除在外。
有人可能會感到疑惑,印巴分治的時候穆斯林不是都去了巴基斯坦嗎?怎么印度還有那么多穆斯林?這是因為穆斯林受其教義鼓勵,生育率普遍高于同時期其他族群,以印度為例,大約每十年穆斯林占人口的比例就會增長近一個百分點。當一個國家中的穆斯林人口達到了一定的比例之后,他們必然會要求更多的政治權利。
那么,印人黨難道不怕惹毛了穆斯林嗎?最近幾年的各種事件表明,盡管莫迪政府毫不掩飾對穆斯林的敵意,但他似乎也很有信心用國家暴力機器來鎮(zhèn)壓穆斯林的反抗……于是乎,印度內部的宗教矛盾暫時被關在了一口高壓鍋里,這口鍋究竟是會慢慢冷下來還是爆炸,咱們可以拭目以待。
- 原標題:淺析印度國族認同構建悖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3+31
2022-10-10 07:56 抗疫進行時 -
臺灣地區(qū)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一行赴北京悼念在臺犧牲烈士
2022-10-10 07:54 兩岸關系 -
我國發(fā)現新物種,專家建議先不要吃
2022-10-10 07:53 食品安全 -
蘭州10月10日將封閉管理?官方辟謠
2022-10-10 07:18 網絡謠言 -
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網站今日開通
2022-10-10 07:02 喜迎二十大 -
網傳全市中小學下周改上網課?上海發(fā)布:不屬實
2022-10-10 06:52 網絡謠言 -
新疆:多個地市社區(qū)傳播風險尚未阻斷
2022-10-10 06:51 抗疫進行時 -
江西紀委:撤職后反而變本加厲,豐城市委原書記楊玉平被雙開
2022-10-09 20:39 廉政風暴 -
“中共正引領中國邁向世界領先”
2022-10-09 19:39 -
“名校父母”輸出“雞娃”理念?教育部回應
2022-10-09 19:30 中西教育 -
喜迎二十大丨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醫(yī)衛(wèi)工作者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22-10-09 19:05 喜迎二十大 -
喜迎二十大丨巾幗聚力心向黨 團結奮進譜新篇
2022-10-09 19:01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旦增頓珠:二十余年匠人經歷詮釋西藏民族工業(yè)精神
2022-10-09 18:59 二十大代表風采 -
成都世乒賽運動員離境前,組委會拿出了名牌電熱毯
2022-10-09 18:28 -
抵滬48小時內未完成1次核酸檢測的,隨申碼將暫緩展碼
2022-10-09 18:10 抗疫進行時 -
不戴口罩隨地吐痰致數名路過市民感染,廣東一男子被立案偵查
2022-10-09 16:14 抗疫進行時 -
中國內地首次檢出奧密克戎變異株BA.5.1.7進化分支
2022-10-09 15:35 抗疫進行時 -
北京:“我不是說過了嗎”等擬列為政務服務禁用語
2022-10-09 15:35 -
杭州:兩商場未落實進入人員掃碼核驗,六人被拘
2022-10-09 15:35 抗疫進行時 -
西雙版納州勐??h多名領導干部因防疫不力被追責問責
2022-10-09 14:16 抗疫進行時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5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60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0“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評論 79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69最新聞 Hot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特朗普再向日本施壓:談不攏,考慮提高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
特朗普威脅后,日本表態(tài)
-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愿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
是否會驅逐馬斯克?特朗普回應
-
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