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梆:舌尖上的英國,這次咱真不黑它
關鍵字: 英國英國女王英國皇室英國食物英國國宴習近平訪英白金漢宮天鵝肉【10月19日,習大大抵達倫敦,開始了對英國的國事訪問。這是10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白金漢宮公布的國宴環(huán)節(jié)中,女王不僅親自過目所有的菜單,并且還會對餐桌的花樣和花飾擺設等細節(jié)來進行監(jiān)督。此外,英國首相卡梅倫作出特殊安排,將與習近平在一家傳統(tǒng)的英國酒吧中小酌,而習近平也點名要求品嘗英國傳統(tǒng)食物“魚和薯條”。
說起美食,中英兩國都是不折不扣的吃貨大國,不過和中國人的精致細膩比起來,英國人對美食的講究更多集中在上流階層,普通人印象根深蒂固的大概是英倫黑暗料理。】
據(jù)說遭遇過英國國宴那有如巴赫賦格曲般盛大場面的人,都會以為他們是來吃餐具的。
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就曾用:“一場都鐸王朝的大戲”來形容它的裝備:穿著白圍裙和白襪子的仆人們,握著沉重的門球棒站在175英尺長的餐桌上,不是為了忙里偷閑打門球,而是為了把桌布拋光得像鏡子一樣;170塊亞麻餐巾,內繡女皇姓名的首字母,折疊成清一色小尖頂翻邊荷蘭軟帽的形狀;1104只玻璃杯(每人6只),2000只銀質刀叉,以1毫米的精確度擺放在各種不同的水平線上;喬治四世時期的4000只骨髓形長羹和橄欖漏勺,被小心翼翼地從恒溫室中拿出來,拆解為8000零部件,然后一只只地手洗,抹干,拋光,再在把它們像文物一樣地展示在餐桌上——單是這項任務,皇家就得派8個仆人,苦干3周。
另一對人馬則負責在宴廳內的19個服務區(qū),將價值連城的明頓甜點碟和比利時圖而奈水果碟擺放好。不小心犯錯?這是不可能的,女皇會在國宴前親自檢查,以確保每根蠟燭的支架擁有金字塔般的重心,每道燈光都打在客人顏值最高的部位,每朵鮮花都來自春天;再說了,沒有強迫癥的人是沒有辦法勝任“國宴”這項工作的,Nigel McEvoy,有21年經(jīng)驗的宮廷管家,在國宴之間,會用一根木棒,去校對每一張椅子到桌子的距離(這一切你都可以在每年夏天白金漢宮針對公眾開放的“國宴展”上看到)。
1644年的天鵝派
自從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和法國國王弗蘭西斯一世在1520年結下私怨以來,英國國宴就成了一場用排場和食物組成的角斗場,不是斗誰比誰更“土豪”,而是斗誰比誰更“高貴”。比如吃天鵝肉:將天鵝的羽衣整片卸下,在它的肚子里填上碾碎的蘑菇和牡蠣;將香檳酒煮上7到9分鐘至一半被蒸發(fā),倒入攪打過的奶油,加鹽和番紅花,加胡椒粉,煮沸,加切碎的冬蔥和蜜桃,大力攪拌,溫火滾成濃湯,然后再將天鵝肉放進濃湯里燜煮。出爐后黑絲絨般的天鵝肉,被重新穿戴上白色的羽衣,栩栩如生,有如標本,載入巨大的銀盤。它的美不是每個人都敢正視的,據(jù)說作家George R.R Martin(對,你沒看錯,就是寫《冰與火之歌那位》)說了一句:“簡直太濃郁了”,就逃之夭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