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賡武:東南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那過去呢?
最后更新: 2021-01-26 08:35:34黃:……一直打到海邊,不得不停止下來。
王:是的,像中國人那樣,打到海邊,不想再往下走。所以馬來世界是非常幸運的,無人相擾,任由他們自行其是。所以他們也就沒有發(fā)展出偉大的城市文明,除了在印度影響下的爪哇,那里有婆羅浮屠(Borobudur)及其他王國。
黃:即使在那里,大陸性的印度文化也會對他們有些影響。
王:是有一些。印度人也止步了。他們也同樣對海洋不太感興趣。你看,只有泰米爾族中的朱羅王朝(Cholas,約300-1279)做到了。他們曾一度擁有一個海軍帝國,但最后他們發(fā)現(xiàn),真正的敵人在陸地上。在海上他們沒有敵人。他們表現(xiàn)出與中國人相同的想法——他們派遣艦隊出海,但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敵人,于是決定撤回去。
朱羅王朝擁有海軍。他們可能擊敗了室利佛逝人,并且打到了馬來半島的吉打(Kedah)和馬六甲海峽。他們可能還控制了孟加拉國海岸的一部分,但不久之后,他們看到?jīng)]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沒有必要壯大海軍系統(tǒng)。馬來人一如既往地愿意與任何人做買賣。所以這種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基本是商貿(mào)性的、和平的,沒有必要動武。
對于朱羅王朝及后來的維查耶那加爾帝國(Vijayanagar,1336-1646)來說,他們的主要敵人都來自陸地。北方的莫臥兒人是一股大陸力量,這毫無疑問。他們在占領(lǐng)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區(qū)并進入孟加拉國之后,幾乎打到了印度最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TamilNadu)。
莫臥兒人對自己的戰(zhàn)功洋洋自得,從未想過要打到海上去。他們建造了美麗的泰姬陵以及印度所有偉大的城市,與印度教徒合作,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相當(dāng)融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而印度教徒則向莫臥兒帝國(1526—1857)進貢并承認(rèn)其地位。所以莫臥兒帝國實際上統(tǒng)治的并不是所謂的莫臥兒帝國。他們有點去中心化了,這些印度統(tǒng)治者成了他們的代理人。
印度土邦主們無疑窩里斗了很多次,但最終沒有一場戰(zhàn)斗是變革性的。他們基本上在莫臥兒實際控制區(qū)和印度統(tǒng)治者的實際控制區(qū)之間相持不下,然后在其中一方向另一方進貢求和時得以喘息。這仍然是大陸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帶來重大變革性影響的是歐洲人的到來。據(jù)說歐洲人實際上直到18世紀(jì)末才開始施加他們的制度。這確實有道理?;旧?,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整體上只是接納當(dāng)?shù)厝?,只是想要融入于其中。不過,他們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逐漸帶給該地區(qū)不同的世界觀,包括海軍力量在內(nèi)的世界觀。還有貿(mào)易不僅是貿(mào)易,貿(mào)易成了武裝貿(mào)易。我們現(xiàn)在有槍,船上有槍!
據(jù)我所知,葡萄牙的軍艦和西班牙大帆船上備槍的做法在東南亞聞所未聞。有船員配有武器,但不是固定在船上的槍支,大炮擰到甲板上。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創(chuàng)新。這種裝備在波斯灣和印度洋分別打敗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它所向披靡。中國人沒有海軍可言,東南亞的大陸國家也都沒有。所以歐洲人是在對付完全不是對手的馬來人。我們知道,葡萄牙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馬六甲。馬六甲毫無疑問有大炮,但不是在船上。
葡萄牙人的工程技能迅速得到廣泛認(rèn)可。所有的統(tǒng)治者都意識到需要雇用他們來建造大炮。葡萄牙大炮性能優(yōu)越,可以安全地在船上使用。就連中國人也曾在明末雇用過他們。所以,葡萄牙人實際上有專業(yè)制造槍炮的一技之長。他們或許是乘著葡萄牙的船出海的,但實際上他們?yōu)楹芏嗳颂峁┻^服務(wù),為緬甸國王、泰國國王、越南人、中國人……
黃:但是他們沒有像后來的英國人那樣受到自己國家政權(quán)的支持。
王:對。他們是私營公司。葡萄牙國家沒有嚴(yán)格控制他們。葡萄牙國王和葡萄牙的大商人頂多資助一條船出海,并招募些船員??烧l會愿意出海呢?這可是非常冒險的航程,這一去就是三五年回不來啊。那些敢去闖蕩的人都是冒險家類型的,他們并不都是葡萄牙人。有法國人、意大利人,還有很多荷蘭人和英國人。那些懂航海而又無懼出海的人就到里斯本報名,然后揚帆啟航。你可以看到這些早期的記錄。
這是荷蘭人和英國人早在他們的東印度公司成立之前就知道的。這些公司之所以形成,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有這些曾和葡萄牙人一起出過海的人,他們回來后告訴同胞外面的情況。所以他們說,我們?yōu)槭裁匆彦X全給葡萄牙人去賺呢?我們可以自己去嘛。那真是個轉(zhuǎn)折點。
說到底,哥倫布是誰?是意大利人!當(dāng)時民族國家的想法并不存在。他們沒有國家,他們只是一群有著共同宗教信仰的人——他們都是天主教徒。語言上他們講一種西班牙—葡萄牙混合語,與意大利語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即使是荷蘭人也能聽懂,英國人也可以學(xué)。畢竟,他們都在一個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統(tǒng)治下,皇帝有時是西班牙人,有時是法國人,有時則是德國人。
- 原標(biāo)題:東南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那過去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zé)任編輯: 吳立群 
-
登上《國家寶藏》的王貞儀,是當(dāng)時“才女”無奈的縮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選國家工業(yè)遺產(chǎn):中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fā)射場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組部部長: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62天,收到20550條留言
2020-12-13 10:24 -
志哀!國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觀察者頭條 -
河南發(fā)現(xiàn)2600多年前戎人王級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視首次公開毛岸英一段珍貴影像
2020-10-23 09:48 紀(jì)念志愿軍抗美援朝70周年 -
紀(jì)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學(xué)術(shù)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08-29 11:07 -
專訪謝晉元將軍之子謝繼民,聽他講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鮮有美人故事,鮮卑人真的顏值不在線嗎?
2020-07-20 07:36 -
從全民族抗戰(zhàn)汲取復(fù)興力量,習(xí)近平這樣論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變”,聽習(xí)近平這樣論述“戰(zhàn)爭與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臺灣學(xué)者否認(rèn)原住民來自大陸,然而我們有一個直接證據(jù)…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國歷史的“大一統(tǒng)”敘事,是關(guān)乎國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dāng)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guān)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xùn),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yán)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guān)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58“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yīng)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dāng)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xué)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