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遠、施蘭茶:站隊以色列,莫迪到底咋想的?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48:39【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王思遠、施蘭茶】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武裝人員在火箭彈掩護下,由加沙地帶向以色列發(fā)起滲透突襲,再度引爆巴以大規(guī)模沖突。事件發(fā)生后,迅速引發(fā)國際輿論關注。
有意思的是,印度并非事件當事方,且今年一直自居“全球南方國家領袖”,但卻第一時間表態(tài)支持以色列,而沒有支持被普遍認為“屬于南方陣營”的中東國家。要知道,就在沖突不久前的金磚峰會和G20峰會上,印度還在積極推動與阿拉伯國家的密切合作,但為什么在涉及中東核心利益的巴以沖突問題上,莫迪政府卻如此堅定公開力挺以色列?
印人黨,印以關系的領路人
事實上,回顧印度外交史不難發(fā)現(xiàn),印度在巴以問題上曾一度支持“兩國方案”,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當權益。國大黨執(zhí)政時期,印度采取親阿拉伯國家的外交立場,在20多個阿拉伯國家設立了大使館。甚至印度關于巴勒斯坦權利的聲明,都由作為國大黨領導人、時任總理的尼赫魯親自起草。尼赫魯任內,不僅堅定支持巴勒斯坦,投票反對巴勒斯坦分治和以色列加入聯(lián)合國。尼赫魯死后,其國大黨繼任者持續(xù)支持巴勒斯坦斗爭,視巴解組織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代表。1983年,印度舉辦不結盟運動峰會,就突出強調印度和巴勒斯坦的團結和友誼。
從尼赫魯時期開始,印度國大黨一直鮮明地支持巴勒斯坦
在尼赫魯及其繼任者看來,在巴以問題上旗幟鮮明支持巴勒斯坦主要是兩方面考慮。一方面,印度獨立后面對冷戰(zhàn)中愈演愈烈的兩極格局,選擇“不結盟”的外交路線,宣稱支持“第三世界”國家民族獨立運動。因此,支持巴勒斯坦符合彼時印度的外交路線和尼赫魯?shù)耐饨徽軐W,能夠建立某種“道義優(yōu)勢”,博取“第三世界”國家的好感。
另一方面,支持中東國家也滿足印度現(xiàn)實的發(fā)展需求。畢竟,中東國家不僅是印度重要的石油進口來源,也是重要的僑匯收入來源。大量印度僑民遠赴中東打工,匯回的勞務收入為常年貿易逆差的印度帶來了難得的流入資金。而隨著美國和巴基斯坦在冷戰(zhàn)初期建立軍事同盟,印度也逐步趨近蘇聯(lián),支持巴勒斯坦既符合蘇聯(lián)外交方針,也符合以印-蘇關系對抗美-巴軸心的敘事。
除此之外,印度穆斯林也是國大黨的重要票倉,支持《兩國方案》,既有安撫國內穆斯林的現(xiàn)實需求,也有壓制國內教派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考量。
1998年,印度教民族主義思潮風起云涌。印人黨順勢贏得大選,為印度外交注入更多宗教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因此遠比尼赫魯更偏重現(xiàn)實主義和權力政治。在印人黨政府看來,國內層面,占人口多數(shù)的印度教徒是需要拉攏團結的首要群體,而推行具有“反穆斯林色彩”的國內外議題往往可以達到這種目的。
國際層面,印度“擴大戰(zhàn)略空間”意圖始終面臨來自“穆斯林國家”的壓力。例如,巴基斯坦作為印度域內頭號敵手,不僅尋求“解放”南亞穆斯林群體,并且同印度存在領土爭端。值得注意的是,在歷次的巴以沖突中,印度親阿拉伯國家立場鮮有獲得任何收益。例如,約旦、伊朗、土耳其都長期向巴基斯坦提供軍事裝備,而伊斯蘭國家組織則強調克什米爾自決問題,并區(qū)分“恐怖分子”和“自由戰(zhàn)士”,這被印人黨視為嚴重侵害國家安全利益。
此外,以色列和印度同樣面臨“伊斯蘭恐怖主義”威脅,因此具有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天然和共同的利益”。同時,以色列在美國政治和戰(zhàn)略事務中具有巨大影響力,這對印度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杠桿。
受這種外交思想影響,冷戰(zhàn)后印度的中東外交政策,尤其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出現(xiàn)明顯偏轉。一方面,印度開始降低在巴以問題上批評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的聲調。另一方面,印度全面發(fā)展印以外交關系。印人黨和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希望借此達成兩大目的:一是表明印度的中東政策已然改變;二是希望通過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以平衡地區(qū)力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涵蓋猶太復國主義、印度教民族主義、基督教十字軍的聯(lián)盟可能正在形成,而這種聯(lián)盟一旦成型,必將在意識形態(tài)和地緣戰(zhàn)略層面形成復雜的勾連和共謀。
莫迪,全方位拓展印以友好
莫迪政府上臺后,在發(fā)展同阿拉伯國家雙邊關系的同時,也積極平行發(fā)展印以關系。2017年,莫迪訪問以色列,成為第一個訪問以色列的印度總理。莫迪訪以期間,將雙邊關系提升為“戰(zhàn)略伙伴關系”,推動印以合作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伙伴關系”,在軍工合作、情報共享、地緣戰(zhàn)略方面合作逐漸緊密。
軍工合作方面,以視印為最大、最可靠、最具潛力的客戶,印也成為以在軍事裝備領域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和聯(lián)合生產(chǎn)國。印度在制導武器、無人機等裝備方面高度依賴以色列,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shù)據(jù)顯示,2016~2020年以色列武器占印度武器總進口比例高達13%,僅次于俄羅斯的49%和法國的18%,而印度則占以色列武器出口半壁江山,達45%。
2021年10月,兩國防務官員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第15次聯(lián)合工作組會議,決定設立特別小組制定“印以防務合作十年路線圖”,旨在加強整合兩國防務資源、技術、工業(yè)能力。同年11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fā)展組織(DRDO)與以色列“國防研究與發(fā)展局”簽署《雙邊創(chuàng)新協(xié)議》,加強兩國初創(chuàng)企業(yè)在無人機、機器人、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傳感等領域合作。2022年6月,以色列防長本杰明·甘茨(Benny Gantz)訪印,會晤印防長拉吉納特·辛格(Raj Nath Singh),并簽署旨在強化印以防務合作框架的《印以防務合作愿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子怡 
-
“他被指控受賄10億盧布”
2024-05-08 23:08 俄羅斯之聲 -
震撼場面!上萬名塞爾維亞群眾走上街頭 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
2024-05-08 22:39 中國外交 -
日產(chǎn)CEO:中國車企強大了,我們陷入生存游戲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車 -
“這么對中國,歐盟很快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車 -
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國事訪問成果文件清單
2024-05-08 22:24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出席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宴會
2024-05-08 22:23 中國外交 -
“我們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國家才更愿意找中國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國一夢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樣品被標僅用美國原料”
2024-05-08 21:48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20:59 觀察者頭條 -
兩名烏軍軍官涉嫌企圖暗殺澤連斯基被捕,美俄回應
2024-05-08 20:44 烏克蘭之殤 -
美撤銷部分企業(yè)對華為出口許可證,商務部回應
2024-05-08 20:19 華為 -
習近平同武契奇共同會見記者
2024-05-08 20:17 中國外交 -
泰國新衛(wèi)生部長上任首日:重新考慮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戰(zhàn)爭 -
習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首期6項舉措
2024-05-08 19:22 中國外交 -
兩年資金外流30億美元,烏克蘭農民為逃稅竟出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烏克蘭之殤 -
中塞簽署聯(lián)合聲明
2024-05-08 18:40 中國外交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lián)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lián)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