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詩杰:特朗普要拉各國“圍堵”中國,但馬來西亞不會俯首聽命
編者按:共同打造高水平戰(zhàn)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譜寫睦鄰友好、團結合作新篇章,開啟中馬關系新的“黃金50年”。當地時間4月15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吉隆坡,應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請,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等一行在機場熱情迎接習主席的到訪。16日上午,習近平主席與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舉行會見。
美國特朗普政府對全世界祭出“對等關稅”的霸凌大棒,還意圖借關稅談判迫使各國“孤立”中國。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形勢,中國與馬來西亞、東盟國家如何攜手促進合作共贏、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高質量發(fā)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觀察者網對話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杰先生。
資料圖: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杰
【整理/觀察者網 郭涵】
觀察者網:去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4月17日,中馬兩國發(fā)表了關于構建高水平戰(zhàn)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這體現了兩國關系發(fā)展背后怎樣的政治互信水平?
翁詩杰:中馬兩國外交關系現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點?;厥走^去51年,在1974年那個冷戰(zhàn)最高峰的時期,馬來西亞頂著地緣政治的逆風,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東盟成員國,也為整個東盟日后跟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奠定了基礎。
2013年,中馬兩國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此后十年來,中馬關系一直在朝正向發(fā)展,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地在馬來西亞展開。雖然中間偶有顛簸,但我們還是能夠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這個旗艦項目。2023年,雙方進一步將外交關系推向另一個高峰,締約構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這是現在熱議的話題。我們看到,迄今東盟已有八個成員國先后與中國締約構建命運共同體,我們希望最終將會推展到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高度。
另一方面,從2023年開始,馬來西亞國家高層,包括國王以及總理安瓦爾相繼訪問中國。這次習主席對馬來西亞的回訪,對兩國外交關系的向前推進是一大肯定和助力。
觀察者網:除了“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基建投資外,我們看到中馬兩國在新能源車(如寶騰與吉利的合作)、光伏產業(yè)還有電商領域的廣泛合作。能否談談中馬兩國深化經貿合作的潛力?
翁詩杰:今天馬來西亞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貨物貿易、投資這一環(huán),而是有了進一步擴展。剛才你提到綠能發(fā)展、數字經濟,這幾年來是一路高歌猛進,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過去我們談論中馬貿易經常離不開貨貿,繞不開傳統(tǒng)的榴蓮、棕櫚油等。
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yè)出海搶灘,包括在馬來西亞“登陸”,尤其在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領域起到了帶動作用。這種情況背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特朗普第一任內發(fā)動的對華貿易戰(zhàn),直接或間接地催生了全球供應鏈的不斷重塑,許多中資企業(yè)也趁勢選擇出海,其中數字經濟和綠能發(fā)展是他們選擇的高附加值產業(yè)。
4月15日,馬來西亞移動通信網絡運營商U Mobile與華為(馬來西亞)和中興通訊(馬來西亞)舉行5G技術合作簽約儀式 U Mobile官網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也具有吸引中資企業(yè)的條件。比方說中企要規(guī)避美國對供應鏈的施壓,而馬來西亞作為一個相對中立的國家,不管對西方、中國乃至整個全球南方都保持著友好關系。我覺得這是一個極大的優(yōu)勢。
此外,馬來西亞是屬于多語種的多元社會,這在吸引外資方面是一個優(yōu)勢。接下來最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如何能夠抓住目前的機遇。尤其是在中馬締約成為命運共同體之后,如何在方方面面繼續(xù)向前推進關系的發(fā)展。
我們知道,形成命運共同體不僅僅是為經濟合作搭臺唱戲。在全球共同面對嚴峻挑戰(zhàn)的今天,我們更有必要多維度地發(fā)展中馬雙邊關系。猶記得當年疫情期間,中國給予馬來西亞的援助,讓馬來西亞人感受到國與國之間的溫度,這是一段永不磨滅的記憶。
觀察者網:美國特朗普政府近期對多國(包括對馬來西亞24%)加征的所謂“對等關稅”,另外還有10%的“基準關稅”。雖然他宣布了90天暫緩,全球經濟合作還是面臨嚴重的擾亂與不確定性。請問您身邊有沒有接觸過的本地或中資企業(yè)受到影響?他們有哪些應對?
翁詩杰:對于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的所謂“對等關稅”,首先我認為這完全“名不正言不順”,毫無“對等”可言。這是單方面地揮動關稅大棒,是一種經濟脅迫。
回過頭來看,馬來西亞,包括大部分東盟成員國向來是外向型經濟體,依賴外貿與投資。從2024年1月份的數據看,我們發(fā)現東盟的對美貨貿數額已經超過了對華的數額。東盟出口到美國的貨物占比是15%。
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大棒,東盟國家的出口產業(yè)肯定大受影響。馬來西亞的電子制造產業(yè)以及制造業(yè)預計會首當其沖。在這種情況下,關稅沖擊也波及到許多在馬來西亞的中企。當初他們“登陸”馬來西亞,一定意義上也是為了繞開美國的制裁等限制。
至于未來事態(tài)會如何發(fā)展?我相信現在沒有人能說得清,尤其是特朗普是一個交易型的政客,剛宣布“對等關稅”后沒幾天又來了個急轉彎,90天暫緩執(zhí)行,但不包括對中國的關稅。
換句話說,特朗普整個所謂的關稅“大戲”,其實就是瞄準中國,要進一步地迫使中國屈服。這是我們目前都看得十分清楚的。但是特朗普不按照常理出牌,甚至到底關稅稅率是如何計算的,我看除了特朗普本人及少數幕僚,也沒有人搞得清楚。
如果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關稅主要是為了所謂平衡美國對外國的貿易逆差,其實我看并不盡然。我們看到東盟里面三個欠發(fā)達的經濟體,即: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分別被加征了49%、48%、44%的關稅。這三個國家與美國的貿易份額能高到什么程度?答案不言而喻。
總的來說,特朗普這一連串動作是史無前例的,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一方面他把世界貿易組織(WTO)完全排除在外,根本不當回事;另一方面,特朗普按照自己的條件來處理經貿問題,因國制宜,每一個國家面對的稅率都不同,而且沒有人知道其計算標準。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白宮,特朗普手持一份關于外貿壁壘的報告發(fā)表講話。 視覺中國
如果未來其他國家都有樣學樣,我擔心最后全球的整個貿易體系將徹底備受破壞,蕩然無存,這是十分有可能的。現在大家都在關注90天暫緩期過去后,美國政府還會有怎樣的動作。中國已展現了毫不退讓的立場,未來會有怎樣的應對,我們東南亞國家倍加關注。
觀察者網:特朗普給全球經貿合作體系帶來的不確定性,被他視為有利的談判策略。有外媒分析,許多國家面對“對等關稅”時陷入了“囚徒困境”,即如果選擇“跪拜”,先于鄰國對美妥協,可能會爭取到更優(yōu)惠的稅率與經濟上的相對好處。結合東盟的合作機制與集體行動邏輯,您認為這種情況有多大可能出現?
翁詩杰:首先需要認識到,東盟雖然由十個國家組成,可召集經濟部長共商,并達致統(tǒng)一立場和口徑,但是,最終與美國談判關稅稅率的時候,將會是雙邊的談判,美國不會接受跟東盟整體去談。
而個別的東盟成員國在一對一的對美談判中,根本毫無籌碼可言。目前特朗普給出90天暫緩期,揚言一眾受到沖擊的國家會競相上門求見談商,這既是一種傷害,也意味著恐嚇。
坦白說,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壓力,每個國家無論大小都在尋求自保。比如新加坡一早就表態(tài)了,他們不會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柬埔寨和越南的情況我們也知道。越南想要搶先一步,建議越美相互豁免所有的關稅,換來的依然是美國的不依不饒。
小國在這種環(huán)境下確實很被動。站在各自的國家立場,要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能少付一點關稅當然是最好不過。但是在特朗普的眼中,這就是談條件的好時機。我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美國若要繼續(xù)挑事,或許會考慮以個別東盟國家的對華關系作為要挾。這是個假設,幾率存在,但我希望不會發(fā)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2025-04-17 13:35 一帶一路 -
美國“吃貨”欲哭無淚:特朗普逼著中餐館換料,味兒不對了
2025-04-17 12:1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過去歐洲防著中國,現在中國擔憂歐洲偷”
2025-04-17 11:56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那樣崩潰
2025-04-17 11:44 中美關系 -
“以色列計劃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本以為特朗普肯定同意…”
2025-04-17 11:17 伊朗局勢 -
我駐加使館:堅決反對,絕不接受
2025-04-17 11:03 -
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聲明
2025-04-17 10:46 中國外交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對DeepSeek下黑手
2025-04-17 10:36 人工智能 -
中國消費者:影響不大,沒美國貨,買國貨
2025-04-17 10:2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旅游博主在境外被帶到“小黑屋”,被脅迫接受間諜任務
2025-04-17 10:26 國家安全 -
專門朝中國潑臟水的部門,魯比奧給關了
2025-04-17 10:19 美國一夢 -
“暴政!”哈佛前校長“對線”特朗普
2025-04-17 09:53 美國一夢 -
“245%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你們應該去問美方”
2025-04-17 09:31 中美關系 -
“被中國震驚15年了,美國還是沒搞定...”
2025-04-17 09:18 中美關系 -
“西方在巴西挖呀挖,最終不還得運到中國”
2025-04-17 09:06 中美關系 -
他放話“讓中國得不到資源”,我使館駁斥
2025-04-17 08:20 中美關系 -
事關中國!特朗普親自阻止馬斯克,還飆臟話?
2025-04-17 08:03 美國政治 -
我使館:英政客言論,荒唐可笑
2025-04-17 07:41 不列顛 -
朝方譴責美國派遣戰(zhàn)略轟炸機至朝鮮半島
2025-04-17 07:23 朝鮮現狀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2025-04-16 23:42 不列顛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