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慘遭美國PUA的韓國軍用衛(wèi)星,為啥起了個朝鮮名?
涉軍必涉美,涉美準吃虧:滿身補丁的“425事業(yè)”
不過對于韓國國家情報院和韓國國防部來說,長期“通俄”的KARI因俄烏沖突遭無妄之災,甚至是一件可以偷著“喜聞樂見”的事兒。由于根據(jù)韓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阿里郎”系列的使用權歸KARI所有,無論是國情院還是國防部,都只被允許使用這幾顆衛(wèi)星拍攝的部分圖像,而無權指揮衛(wèi)星的觀測和拍攝計劃;因此在這倆部門看來,耗費巨大的“阿里郎”系列過于“全球視野,民生關懷”,并沒有為韓國監(jiān)控朝鮮的核導計劃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8年2月8日,火星-14和火星-15洲際彈道導彈聯(lián)袂亮相金日成廣場,這兩款在實際試射中證明了實用性的導彈,讓韓國政府終于通過了國情院和國防部要求的軍事偵察衛(wèi)星項目。大概是為了玩梗,韓國國防部將融合了合成孔徑雷達(SAR)和光電(EO)探測手段的軍事偵察衛(wèi)星項目,命名為“425事業(yè)”(朝語“425”的發(fā)音與“SAREO”非常相似,而4月25日,正是朝鮮人民軍前身朝鮮人民革命軍的建軍紀念日)。
可見衛(wèi)星圖案的外形和“阿里郎”系列還是很相似的
玩梗玩完了不算完,還有“國軍”的傳統(tǒng)藝能——內訌。一想到要有真正的、不用看人眼色的軍用偵察衛(wèi)星,韓國國情院和國防部都想搶占大頭,這就使雙方為“425事業(yè)”誰來牽頭一事,幾年來明爭暗斗不斷,最后國會裁定的“整體由國防部牽頭運營,但國情院應參與運營光電探測型衛(wèi)星,所有衛(wèi)星數(shù)據(jù)共享”的原則,也與“和稀泥”無異??傊居媱澪孱w衛(wèi)星(4顆合成孔徑雷達型和1顆光電/紅外探測型)將分別于2020、2021和2022年實現(xiàn)入軌,構建對朝“殺傷鏈”重要一環(huán)的時間表,已經延后了三年。
盡管通過“阿里郎”系列的積累,以及韓國近20年來廣泛參與國際航天合作項目的經驗,“425事業(yè)”的研發(fā)組合還算輕車熟路:韓國國防發(fā)展局和KARI牽頭,韓國航空航天工業(yè)(KAI)與韓華各顯其能,主要的國際合作方則是“無窮花5號”通信衛(wèi)星的主承包商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但誕生于東北亞對抗烈度不斷上升的大背景下,兩位使用者受美國掌控的程度遠比KARI更深入的“425事業(yè)”,其發(fā)射場和運載工具,就不可能像“阿里郎”那樣甩開美國了。
那就隨手放一幀韓劇《第五共和國》截圖
“涉軍必涉美,涉美準吃虧”,這一點在獨立于“425事業(yè)”的韓國軍事通信衛(wèi)星發(fā)展上,韓國已經體會過一次了。前文提及的“無窮花”系列通信衛(wèi)星,其中前3顆由洛馬公司承包,到1999年發(fā)射的“無窮花3號”時,雖然新增了軍用通信衛(wèi)星使用的、帶寬更寬的Ka波段信道,但數(shù)量只有3個,發(fā)射功率也不足,通信范圍最遠只到東南亞地區(qū);這使得韓國在投資“無窮花5號”時(跳號也是為了吉利),最終選擇了泰雷茲·阿萊尼亞的方案,具備12個Ka波段信道,通訊范圍向西擴大到了印度東海岸,向南擴大到了澳大利亞北海岸。
2006年“無窮花5號”發(fā)射之后,韓國又接連訂購了“無窮花6號”、“無窮花7號”和“無窮花5A”號3顆通信衛(wèi)星,這4顆軍民兩用衛(wèi)星的通信范圍不斷延伸,使得執(zhí)行亞丁灣索馬里護航任務的韓國海軍也能與本土完成通信。而在韓國于2014年決定下一代戰(zhàn)機的合同歸屬之前,洛馬公司突然宣布,如果韓國選擇F-35,則洛馬將“免費”幫助韓國制造軍事通訊衛(wèi)星,本就有意采購F-35的韓國,考慮到“無窮花”的抗干擾能力、信號傳輸速度等指標確實不如洛馬的產品,當然樂得如此。
洛馬公司的確在空天領域都有著雄厚的實力,問題在于賣不賣給你。
結果在韓國決定引進F-35之后,洛馬卻在衛(wèi)星項目上反復拖延,實則是美方并不想對韓提供高等級軍用通信衛(wèi)星技術。最后,韓國只得同意洛馬與空客簽訂轉包合同,由空客下屬企業(yè)(具體說來就是早在“阿里郎3號”時就與韓國合作過的Astraum公司)為韓國訂制一顆“歐洲之星E3000”,也就是2020年7月21日用“獵鷹9號”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基地發(fā)射的那顆“韓國第一顆軍事通訊衛(wèi)星”——韓國為此不得不多花5800億韓元。
自己拿命選的“韓美同盟”,吃多少虧也得堅持下去。已經燒了12000多億韓元的“425事業(yè)”自然也是如此,雖然比提前于計劃窗口1天發(fā)射的朝鮮首顆軍事偵察衛(wèi)星“萬里鏡1號”晚了10多天;而其載體——第一級發(fā)動機已經復用過16次的“獵鷹9號”火箭性能固然強大,但它黑乎乎的樣子看著也的確不如外表嶄新的朝鮮“千里馬1號”火箭適合對外宣傳??傊?,無論如何,12月2日成功發(fā)射的“軍事偵察衛(wèi)星1號”——也就是那顆光電/紅外探測型衛(wèi)星,總算宣告“425事業(yè)”完成1/5了。
0.3米的分辨率指標是高級的,相比“全球鷹”無人機的突防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賣相那就別強求了。
當初規(guī)劃“425事業(yè)”的目的,是實現(xiàn)每2小時對朝鮮全境完成一次詳查監(jiān)視,這個早在2016年就由國情院和國防部基本確定的指標,顯然是針對當時朝鮮絕大多數(shù)彈道導彈都采用發(fā)射前準備時間偏長的液體燃料這一弱點。然而,隨著近些年來火星-11系列戰(zhàn)術導彈、北極星系列中程導彈和火星-18洲際導彈等朝鮮固體燃料導彈的發(fā)展,加上部分液體燃料導彈也實現(xiàn)了燃料可貯長期值班技術,2小時詳查一次的指標顯然不夠保險。
所以在今年2月9日,韓國國防采購辦公室正式公布了用于為“425”事業(yè)補盲的“微小衛(wèi)星項目”。根據(jù)相關文件內容,韓國計劃在2026年下半年發(fā)射首顆試驗型衛(wèi)星,2028年開始連續(xù)發(fā)射多顆衛(wèi)星形成組網(wǎng)。更重要的是,按照文件精神,不僅衛(wèi)星本身將依托韓國自主研發(fā)生產,發(fā)射也將使用韓國自制的運載火箭“世界號”進行。
世界號火箭在2021年發(fā)射失敗后,2022年和2023年兩度成功,但下一次發(fā)射計劃已經是2025年的事兒了。
然而由于自身技術發(fā)展不順、國際合作之路又太順暢這兩方面影響,韓國航天發(fā)射的頻率目前仍然太低,低到不足以維持一個正常的航天產業(yè)鏈,導致其“作坊式生產”的火箭成本居高不下,在面對可重復使用的“獵鷹”時毫無價格競爭力可言。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425事業(yè)”的費用已經讓人撓頭,朝鮮成功發(fā)射“萬里鏡1號”后,很難說還會導致韓國國防開支中出現(xiàn)多少“非理性消費”;定位為低成本、補盲用的“微小衛(wèi)星項目”,能否躲過美國從政治和技術上勢在必得的又一輪“PUA”,就讓我們且看那“無窮花”的故事,是否會再次降臨這片永遠無法決定自我命運的土地上。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魯寧 
-
美國計劃明年起在澳大利亞維護核潛艇
2023-12-01 21:30 -
美保守派筆桿子:對烏軍援“90%的資金流向美國人”
2023-12-01 19:33 -
何衛(wèi)東將訪問柬埔寨、老撾
2023-12-01 17:05 中國外交 -
美軍擊落一架伊朗無人機
2023-12-01 10:40 巴以恩仇錄 -
俄軍首次擊毀烏豹1坦克 俄國防部:獎勵70萬
2023-11-30 21:58 俄烏沖突一周年 -
印度將批準再建一艘國產航母以應對中國
2023-11-30 21:58 -
國防部: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按計劃開展系泊試驗
2023-11-30 15:54 中國航母 -
駐日美軍一魚鷹旋翼機墜海 機上載有8人
2023-11-29 15:45 -
伊朗無人機航拍美國航母編隊
2023-11-29 13:19 -
伊朗公布美國航母打擊群進入波斯灣視頻
2023-11-29 08:12 -
中老兩軍舉行第四次邊境國防友好交流活動
2023-11-28 22:32 中國外交 -
伊朗副防長確定引進蘇-35、雅克-130,首度官宣購買米-28
2023-11-28 21:10 -
伊朗副防長:購買俄羅斯蘇35等戰(zhàn)機的合同已經敲定
2023-11-28 19:35 伊朗局勢 -
海軍第44批護航編隊抵達緬甸
2023-11-28 10:34 -
現(xiàn)場畫面!南部戰(zhàn)區(qū)位中緬邊境我方一側實戰(zhàn)化演訓
2023-11-27 20:20 緬甸局勢 -
“和福特級航母15年試驗類似”
2023-11-27 11:40 中國航母 -
缺乏人力 烏軍征召病人入伍
2023-11-27 10:55 俄烏沖突一周年 -
伊朗公布“最新型驅逐艦”照片
2023-11-27 09:59 -
莫迪試乘印國產戰(zhàn)機“光輝”升空:我驕傲
2023-11-26 15:51 印度驚奇 -
訪烏期間遇俄軍“最大規(guī)?!睙o人機襲擊,這國總統(tǒng)躲進防空洞
2023-11-26 13:39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23“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7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