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瑋|上甘嶺戰(zhàn)役親歷者:在電話電線全斷時,我接到一個重要任務
最后更新: 2022-08-01 09:16:18“5名戰(zhàn)士、500敵軍”和“1號陣地的24小時”
11月1日,秦基偉將12軍調上597.9高地,接替15軍45師。4日,45師奉命退出前沿陣地,進行休整。
此時,鄧彰德卻提出,他想“下班”。
“我去給我連長說,我要下班!”
鄧彰德口中的下班,是從坑道“下”到戰(zhàn)斗班,他說:“來朝鮮這么久了,我還沒有真正上過戰(zhàn)場,我想和美國鬼子面對面的干,我要給戰(zhàn)友報仇!”
歷經九死一生的鄧彰德,竟認為自己“沒有真正上過戰(zhàn)場”,對此,我并不驚訝。家中同為志愿軍的老人也曾自我評價“不算戰(zhàn)士”,只因他是醫(yī)療兵種而“沒能親手殲敵”。很多老戰(zhàn)士對自己的要求,嚴苛得驚人。
考慮到鄧彰德的出色表現(xiàn),連長同意了他的請求。
11月下旬某個清晨,敵軍又開始炮擊597.9高地。上級下令,不管敵軍是否佯攻,1號陣地必須死守24小時。鄧彰德所在5班僅剩五名戰(zhàn)士,穿過炮火到達1號陣地時,陣地上僅剩兩人堅守。一位是135團3營7連連長張計發(fā),一位是他的通訊員。見到鄧彰德五人,張計發(fā)又急又喜:“你們終于來了!我們已堅守陣地一整天了,光榮的完成了任務。希望5班也能完成任務,人在陣地在!”
回憶到此處,鄧爺爺問我:“鋼7連連長張計發(fā),你知道吧?正是電影《上甘嶺》中的‘英雄連長’。”
我連連點頭,心想我何止知道——為了避免鄧爺爺傷心,我并沒有告訴他,2021年5月,在張爺爺去世之前,老英雄曾握著我們的手說:“只要你們年輕人想著為祖國、為人民,我就是死也安心了。”
鄧彰德見到張計發(fā)時,敵人已經開始進攻了。5班每人胸前掛上一支蘇制轉盤槍,每人219發(fā)子彈,還有幾顆手榴彈。班長對鄧彰德說:“小鬼,你快去守住山梁口!”
鄧彰德到山梁口一看,“哎呀!全是炸彈坑,一點工事都不剩了!”鄧彰德趕緊找了一個位置較好的炸彈坑,拉來旁邊美國士兵的尸體,把槍架在上面,做了一個簡易工事。
“要節(jié)約子彈,一定要靠近了再打?!编囌玫潞?名戰(zhàn)友在不同位置,每人堅守著50多米寬的陣地,當時他們并不知道——根據(jù)戰(zhàn)后數(shù)據(jù)——此次進攻美軍共派了5個連。這意味著,5班面臨的是百倍于己的兵力。
“我膽子很大。一般會等到敵人離我只有十幾米的時候,我才開槍,提高命中率。上午就不說了,大概打退了5、6次進攻,到了下午,最猛烈的一次進攻來了?!?
鄧彰德說,“那一次敵人數(shù)量特別多,我收集了附近的石塊,一次次從高處向著下面的鬼子頭上砸去?!?
“有個美國鬼子沖了上來,距離我只有兩三米?!编囌玫聫碾[蔽的彈坑里站起來,準備與敵人肉搏,“我還算靈活機動,沒有被他擒住,反而趁他反應慢時掏槍把他擊斃了?!敝螅趹?zhàn)友的彈藥支援下,鄧彰德順利地守住了陣地。
“在下午那次進攻后,敵人又發(fā)動了很多次進攻,但敵軍士兵越來越像在‘應付差事’。”最后,5班堅守陣地24小時、殲敵500余名(鄧彰德殲敵120余),竟無一人犧牲。鄧爺爺笑著說:“真的是一個奇跡!戰(zhàn)斗結束后,我們獲得了集體一等功?!?
“孤膽英雄”鄧彰德堅守陣地 出自志愿軍政治部《上甘嶺戰(zhàn)役》一書
“最漫長的43天”和“北緯38度線”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戰(zhàn)役結束。這漫長的43天,天上沒有一架我軍飛機;我軍火力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敵方的1/4,且?guī)缀鹾笃诓磐度胧褂谩5艘酆莺莸卮蛲戳恕奥?lián)合國軍”,之后,我方再沒遭遇到美方營以上規(guī)模的進攻,朝鮮戰(zhàn)局從此穩(wěn)定在了38度緯線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甘嶺戰(zhàn)役后期,傷亡慘重的美軍,不得已派出了最后一支戰(zhàn)略預備隊——187空降兵團——這支只有在美國危急時刻才調動的精銳空降部隊,竟在最后被當做普通步兵使用。然而,僅交鋒3天,美187空降兵團就所剩無幾。
頗為奇妙的是,曾打殘了美空降團的15軍,后改編為中國唯一一支應急機動空降部隊,在汶川地震時驚天一跳的“空降兵15勇士”正是出自該光榮部隊。
“驚天一跳”(劉應華攝)
上甘嶺,成為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高地。而美軍所謂“攤牌行動”,最后打癱的是自己,成了他們至今想不通為什么會輸?shù)摹皞膸X”和“東方凡爾登”。
上甘嶺戰(zhàn)役結束,鄧彰德榮立“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級戰(zhàn)斗英雄”等榮譽稱號,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
志愿軍釜山政治部《上甘嶺戰(zhàn)役》一書
1954年4月,鄧彰德隨部隊回國,1982年退休。如今,鄧彰德時常和老友們打打門球,侃侃大山,神采奕奕,行動自如。他生活樸素,多年來堅持向貧困地區(qū)、受災地區(qū)捐款捐物。
2021年7月,他拿出省吃儉用的1萬元現(xiàn)金,交了一次特殊的黨費。他開心地說:“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我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我現(xiàn)在老了,不能為國家做啥事了,這黨費是我對黨的生日祝?!?
鄧爺爺為筆者介紹每一枚章的含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觀網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xù)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fā)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xù)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lián)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lián)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俊比毡镜臍v史虛無主義很“優(yōu)雅”
2022-01-04 07:51 -
?;韬钊ナ罆r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fā)現(xiàn)!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tǒng)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譜?為何歷史老師常常推薦?
2021-10-29 08:12 -
-
“美國應學學印度,因為印度支配了中國兩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動畫《奇跡有密碼》之“不平凡的扁擔”
2021-09-28 16:31 -
做學問?抱大腿?胡適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適立場不正,但學問很大?
2021-09-08 07:40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