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納·塞繆爾斯:現(xiàn)代美國慈善事業(yè)存在的問題
關鍵字: 慈善慈善機構美國慈善機構富豪慈善富豪捐贈【翻譯/觀察者網(wǎng)青年觀察者張成】2011年,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的創(chuàng)辦者,紐約市前市長,個人財富高達475億美元——觀察者網(wǎng)注)向塞拉俱樂部(the Sierra Club)捐贈5000萬美元,是塞拉俱樂部史上接受的最大一筆捐款。這筆捐款計劃被用于擴大該組織的“超越煤炭運動”(Beyond Coal initiative),該運動旨在關閉美國境內(nèi)的燃煤火力發(fā)電廠。2015年,他的捐贈額超過3000萬美元。塞拉俱樂部宣稱“超越煤炭運動”迄今已經(jīng)推動251家燃煤火力發(fā)電廠關停,布隆伯格的捐贈對此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果你是一個想要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的環(huán)保主義者的話,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如果你是一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計被奪走的煤礦工人,這就未必是什么好事了。在民主社會里,雙方也許會在立法者面前爭論是否要關閉燃煤發(fā)電廠,也可能用選票表達意見。但是,布隆伯格總額8000萬美元的捐贈毫無疑問將給環(huán)保人士增加巨大的砝碼,進而有力地推動變革成為現(xiàn)實。
美國《大西洋月刊》3月28日文章:《現(xiàn)代美國慈善事業(yè)存在的問題》(圖中人物為近年在環(huán)保領域捐贈額高達8000萬美元的美國紐約市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
在今天這個美國財富極端聚集的時代里,布隆伯格捐贈巨款這樣的事例并不少見。科技和金融“造富運動”所成就的富豪們都發(fā)誓要進行規(guī)??涨暗木栀洝!暗沁@些捐贈卻對民主社會構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慈善內(nèi)幕網(wǎng)站(Inside Philanthropy)的創(chuàng)始人和編輯戴維·卡拉翰(David Callahan)在他的新書《捐贈者:新鍍金時代的金錢、權力和慈善》(The Givers:Money,Power,and Philanthropy in a New Gilded Age)中寫道。
這些捐贈都在政府職能收縮的時候出現(xiàn),有時慈善資金成為了政府職能的補充或替代品。這意味著捐贈者能夠決定研究什么問題、邀請哪些學派以及哪些議案可以付諸投票表決等等。“在政府削減開支的時候,能有這些新的捐贈當然是好事情”,戴維·卡拉翰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金錢毫無疑問也意味著權力和影響力?!?/strong>
長期以來,捐贈者們都會就政府不久后可能采納的新模式進行試驗,例如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基金會(the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為今天的911應急電話系統(tǒng)搭建了雛形。
卡拉翰說,過去的基金會通常細水長流地使用已經(jīng)過世的捐贈者的財富,通常會在一些政策領域進行審慎的嘗試。而如今捐贈者們大多都還在世,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錢花在了哪里。他們想要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快速的變革,而且通常他們對變革的目標也有很明確的想法。他們中很多人都希望能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或國家的政策進行改革。
作為一家慈善新聞網(wǎng)站的創(chuàng)始人和編輯,卡拉翰十分熟悉那些仍然在世的捐贈者和他們花錢的方式,他的新書中到處都是違反民主精神的慈善家們的例子。巴里·迪勒和黛安·馮夫絲汀寶夫婦曾提議在哈德遜河上建設一個新的島嶼公園,并提供了公園建設的大筆資金,而且并沒有在當?shù)鼗I資的計劃,他在書中寫道。
慈善家戴維·韋爾奇對非營利機構“學生為重”(Students Matter)提供資助,該組織支持了范蓋拉(Vergara)對加利福尼亞州的訴訟,該訴訟旨在擺脫加利福尼亞州法律對辭退基礎教育終身教職教師的限制。
沃爾頓家庭基金會與布羅德基金會等組織進行了合作,試圖讓洛杉磯半數(shù)以上的學齡兒童進入特許學校就讀。
每一項議案都有其反對者,但是他們在決策中的影響力遠不及捐贈者們,有時他們甚至被完全排除在民主決策過程之外。“私人捐贈者無需對任何人負責,而民選官員理論上要對我們所有人負責。但是,未來我們或?qū)⑦M入一個私人捐贈者的影響力比民選官員更大的時代”,卡拉翰寫道。
- 原標題:阿拉納·塞繆爾斯:現(xiàn)代美國慈善事業(yè)存在的問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力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chǎn)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