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野蠻:為什么西方仍覺得印度比中國更有希望?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曹野蠻】
4月,有兩條關于中印的新聞,又讓大家津津樂道起來:
一條是聯(lián)合國專家的研究預測顯示印度人口將在4月中旬超過中國,這意味著印度將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另外一條源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fā)布的2023年4月期《世界經濟展望》,對全球和世界各經濟體發(fā)展增速做出預測。這項預測指出,到2028年,中國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22.6%,排名第一。印度緊隨其后,占12.9%。美國則排名第三,占11.3%。
對于第一條,我的中國朋友似乎并沒有太多惋惜,但對于第二條,很多人都表示:西方機構又在吹捧印度了。
顯然,印度和中國都是大國,都有超過10億的公民,都有快速增長的經濟,都有強大的軍隊和核武器。不過,西方國家對印度和中國的看法卻截然不同。
互聯(lián)網世界有一個說法,大多數(shù)西方人更喜歡印度而不是中國,這確實是一個事實。最核心的原因只有兩點:制度因素和恐慌心理。我從來沒見過西方有人害怕印度,而我認為大多數(shù)西方人對中國是有恐懼心理的。
中國的計劃是什么?中國將來要做什么?很多西方人一直在問這些問題,造成這種不信任感和恐慌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印度超越中國成為人口第一大國 資料圖來自美聯(lián)社
西方殖民統(tǒng)治的深刻影響
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的經歷至今影響著這個國家。在這一過程中,印度也失去了自我認同。
在過去,世界各地的商人都到印度去交易絲綢、香料和紡織品。1700年,印度的經濟規(guī)模超過所有西歐國家的總和,占全球經濟的近25%??捎《炔粌H沒有發(fā)生工業(yè)革命,在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下,也沒有機會發(fā)展工業(yè),跟上步伐,到1973年,這個數(shù)字下降到只有3%。
在殖民時期,英國對印度的經濟資源進行了充分的開發(fā)。他們從印度取走原材料,以較低的價格在英國經營工業(yè),并將所有制成品傾銷到印度市場。在那個年代,印度經歷了無數(shù)次饑荒,數(shù)百萬人死于饑餓。
英國人故意利用這些饑荒和食物管制作為統(tǒng)治的手段。他們把挨餓的人當作廉價勞動力來建造印度的基礎設施。據(jù)估計,到1938年,大英帝國已經從殖民地印度榨取了45萬億美元。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這里擁有發(fā)達的文化。他們離開時,這里成為了貧困地區(qū)。而許多西方人很快就忘記了這一切,認為英國實際上幫助了印度,并為之帶來了現(xiàn)代文明。
他們強調英國人把英國和西方的教育帶到印度,在那里建立大學,建設印度的基礎設施;把西方的價值觀和文化引進印度,建立西方的法律。英國殖民者也給印度帶來了英語的普及。盡管印度有自己的印度語言,但他們正在努力使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很多印度人會說英語,似乎在印度每個人都對用英語交流感興趣。這使得英語普及的西方國家和印度之間能夠更好地相互了解。
而盡管西方人認為漢字有趣、漂亮,但他們完全不懂中文,也不能理解中國的文化,所以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存在著這個幾乎不可能逾越的巨大鴻溝。印度人講英語的能力受到西方國家的高度肯定,他們覺得講英語的印度似乎在說:“我想成為你們中的一員,我是你的朋友,你可以相信我。”
所以西方人的期望是,印度人民忘記痛苦和尷尬的過去,利用大英帝國留下的遺產,更好地融入西方的政治、經濟和軍事聯(lián)盟。
印度選舉 資料圖來自法新社
國家治理模式
印度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國家,它的政治制度得到了所有西方國家的高度認可。另一方面,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政治制度,大多數(shù)西方國家對此不理解,認為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大敵。因此,盡管印度和中國在文化上都不同于西方國家,但今天西方人相對更了解印度人民,更親近印度人民。印度被認為是盟友,而中國對大多數(shù)西方人來說仍然是個謎。
但西方每個人都忽視的問題是,印度的國家治理能力非常差。印度的大多數(shù)政客并不真正關心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讓國家更富裕。他們只關心當選,讓自己更富裕。在印度還有傳統(tǒng)的種姓制度,基本上保證富裕階層的生活更好,使窮人和未受教育的人處于貧困之中,沒有任何改善他們生活的選擇。貧窮和未受教育的印度人民沒有代表權,而且他們的人權幾乎得不到保護。
令西方民眾不屑的是,中國的治理體系截然不同,人民把政府中最重要的角色交給最有經驗、最有技能、最有能力做好公共服務的人。這保證了重要的職位總是在正確的人的手中,但西方人永遠不能接受這一點。
移植給印度的西方政府制度模式更傾向于把權力和重要職位交給在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的人,即使這些人根本沒有資格勝任這項工作。
中產階級現(xiàn)在在中國占不小的比重,但印度有很多人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吹街袊谑澜绶秶鷥热〉玫某煽儯苊黠@中國政府的民生投資到今天還是有回報的。那么,為什么西方國家拒絕看到中國取得的進步呢?為什么他們支持印度卻懷疑中國?
產生這些不同觀點的原因是:印度試圖與西方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系,而中國似乎希望保持距離。印度采用了西方的政治制度——議會制民主。這對西方國家來說是一個信號,表明印度并不危險,他們可以信任印度政府。
盡管西方人對印度的支持和理解更多,但他們并不認為印度的經濟比中國好。西方人只是相信印度人民是自由的,盡管他們現(xiàn)在經濟狀況不好,但他們的政治制度比中國的政治制度“優(yōu)越”,這意味著未來印度必須戰(zhàn)勝中國,取得更大的成功。西方人認為中國人生活在“可怕”的共產主義中,沒有自由,沒有安全感,對未來更好的生活沒有希望。西方人想象中國人民在“專制”的中國政府治下受苦受難。
為什么西方人會相信呢?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過去,西方國家對共產主義的經驗是不好的,與西方國家相比,歐洲所有的共產主義國家都很窮。西方人常常忘記中國不同,中國的共產(社會)主義模式也不同。
對西方人心態(tài)的理解其實很簡單。西方人認為西式的“民主”國家是好的,“不民主”的國家是壞的,毫無例外。這就是為什么美國人試圖在全世界傳播民主,即使他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發(fā)動新的戰(zhàn)爭。民主是一個國家走向正義的必由之路,這種信念在西方世界很普遍。這實際上是非常愚蠢的想法,但這是西方人自從進入學校以來一直在學習的東西。
一些西方人不在乎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他們不在乎許多國家的“民主”沒有歷史,沒有人民的支持;他們不在乎許多國家的所謂“民主”政府極度腐敗,有大量未受教育的人和極端貧困的人。
唯一好的治理形式是自身的民主制度,這是西方人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這是他們每天都能聽到西方媒體重復的東西,所以如果你告訴他們有比西方民主更有效的制度,對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理解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也門首都發(fā)生踩踏事件,至少80死220傷
2023-04-20 07:21 -
美國將為烏克蘭提供價值3.25億美元軍事援助
2023-04-20 06:42 烏克蘭之殤 -
迪亞斯-卡內爾連任古巴國家主席
2023-04-20 06:39 -
北約秘書長談軍控:從長遠來看,需與中國對話
2023-04-19 22:56 -
美國警告俄羅斯:別碰扎波羅熱核電站,有美方敏感技術
2023-04-19 22:45 -
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經濟呢?
2023-04-19 22:36 印度驚奇 -
“巴西沒義務聽從美國的所有意見”
2023-04-19 22:22 -
中方約見日本高級外交官,外交部回應
2023-04-19 21:47 中國外交 -
個別媒體無端指責中方向烏克蘭沖突地區(qū)出口無人機,商務部回應
2023-04-19 19:16 烏克蘭之殤 -
拉夫羅夫到訪委內瑞拉:美國是欺詐專業(yè)戶,人盡皆知
2023-04-19 19:04 俄羅斯之聲 -
中加關系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2023-04-19 18:28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將中加兩國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2023-04-19 18:15 中國外交 -
盧卡申科見頓涅茨克領導人,烏克蘭召回駐白大使
2023-04-19 18:02 -
巴西外長駁斥“鸚鵡般模仿俄中”批評,白宮持續(xù)破防
2023-04-19 17:58 -
習近平將同加蓬總統(tǒng)邦戈舉行會談
2023-04-19 16:43 -
說一套做一套?“美將出臺‘史無前例’對華投資限制規(guī)則”
2023-04-19 16:21 中美關系 -
“中國車企加速邁向電動化,將國際老牌車企甩在身后”
2023-04-19 16:15 新能源汽車 -
法國將與中方合作推動俄烏談判?外交部回應
2023-04-19 16:02 烏克蘭之殤 -
危地馬拉總統(tǒng)將“訪臺”,汪文斌:不要助紂為虐
2023-04-19 15:54 中國外交 -
印度人口將在年中超過中國,汪文斌: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
2023-04-19 15:48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27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07“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52“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