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141期:俄烏沖突中的網絡信息戰(zhàn)
最后更新: 2022-05-14 17:31:49其次,在制度層次上,我們要打造新的信息戰(zhàn)指揮中樞和作戰(zhàn)系統(tǒng)。俄烏沖突信息戰(zhàn)再次提醒我們,戰(zhàn)爭絕不僅僅是軍隊的事情;一旦開打就是全面戰(zhàn)爭、超限戰(zhàn)爭,應對思路也必然是全局性的。
我們也許要考慮建立信息戰(zhàn)的指揮中心,戰(zhàn)時來全面領導網絡信息戰(zhàn)、輿論戰(zhàn),打響中國話語的全面戰(zhàn)爭,不給敵對勢力的信息圍剿留下任何機會。建立起這個中樞機構后,要給民間力量和人民群眾留出更多的空間,當然前提是有甄別鑒定、有約束懲戒機制,要形成信任和授權機制。這樣,我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形成萬船出海、人民戰(zhàn)爭的格局。
最后,在戰(zhàn)術層次上,我們要充分吸取經驗教訓,鍛造出必勝之劍。
第一,要重視平臺建設。俄烏沖突暴露出一切平臺皆非中性,西方的平臺在戰(zhàn)時一定會被當作武器使用,所以一定要打造自主的新聞和網絡平臺,否則將來一旦戰(zhàn)斗打響,我們將和今天的俄羅斯一樣面臨被封口的命運。
第二,要克服答辯心態(tài),不落入對方設置的議題。由于長期的心理慣性,我們的一些人在面對西方時,仍存在某種答辯心態(tài),往往不假思索地陷入對方的議題套路。在中美貿易戰(zhàn)、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里,都暴露了我們有些人急于自省的心態(tài),這個心態(tài)一定要克服。沒有“心勝”是打不了勝仗的。
第三,要清理西方理論在新聞傳播等領域的不良影響。例如,美國新聞理論一向標榜所謂“新聞專業(yè)主義”,實質上強調的就是美國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它鼓吹所謂的“客觀獨立”,實際是要獨立于黨、獨立于中國人民,說白了就是不講政治,不講“新聞是為了誰”的問題。
但是俄烏沖突表明,在真正的斗爭中,如果你沒有了政治思維,就會變成被人欺騙利用的“傻白甜”,甚至是為虎作倀的“背叛者”。這次俄羅斯就沒有少出這種人。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要從知識生產的機制上開始深入改革。
總之,對中國來講,俄烏沖突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案例,我們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在未來極有可能發(fā)生的信息戰(zhàn)里立于不敗之地。
謝謝大家!
圓桌討論
主持人:剛才范教授在演講當中舉了一些例子,比如在俄烏軍事行動、軍事沖突剛開始的時候,有一些熱點新聞、轉發(fā)視頻,很多觀眾朋友都可能閱讀過,事情過去之后,發(fā)現原來這是假新聞。但是對于正在進行的軍事沖突的某一方來說,可能這樣的信息戰(zhàn)就發(fā)揮了作用,所以信息戰(zhàn)對于個體來講往往是后知后覺的,但效果又已經造成了,這一點怎么來破?
張維為:西方媒體包括CNN、BBC等,基調非常簡單的,就是烏克蘭人民在英勇戰(zhàn)斗、抵抗侵略,俄軍打得一塌糊涂,最后就是侵犯人權等等。
但是稍微時間長一點,你就發(fā)現很多東西經不起推敲。比方說我自己看到的一條新聞,后來才知道是烏克蘭的一位網紅婦女,懷孕,在醫(yī)院里受傷,臉上是血,然后就被打造成了一場輿論風波,它達到就是你講的這種效果。但后來這個女孩子自己站出來說,當時不是這樣一個情況??梢娔撤N意義上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做得過火之后,結果反噬你自己。
現在處于后真相時代,對任何一個個體包括中國的觀眾來說,你自己要有判斷能力,很多東西憑常識就知道了,有些東西可能是帶節(jié)奏的。再比如,烏克蘭講的輝煌戰(zhàn)果,你一聽就知道里邊水分很多,大概就可以平衡一下,最后逐步逐步地水落石出。
范勇鵬:為什么今天我們重點要聊這個狹義的、在網絡輿論空間里的信息戰(zhàn)呢?在軍事學研究中有一個傳統(tǒng)的廣義信息戰(zhàn),它是一個軍事概念,是指圍繞著信息的獲取、使用、控制,然后雙方通過破壞對方或者利用對方來保護己方的信息系統(tǒng),展開作戰(zhàn)活動。它也有很多新現象,比如美西方的衛(wèi)星或者馬斯克的“星鏈”、無人機等,但它是在原有技術應用上的一種提高,并沒有出現一種模式的轉換。
但是今天這個狹義的信息戰(zhàn),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模式,社交媒體和個人自媒體成為中心。它的威力主要有幾個層次,第一,在俄羅斯國內,它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阻礙形成共識,有相當一部分人被洗腦,大量普通人被洗成了所謂的“國際價值派”,不自覺地服從于西方趨勢,還有一部分精英甚至與西方里應外合,也就是普京講的“第五縱隊”或者“西方的耗材”,這給俄羅斯帶來很大的被動。
第二就是在戰(zhàn)場上,它用假消息轟炸,釋放俄軍失敗的信息,甚至還有一些非常反人道的納粹做法。比如拍攝俄軍的遺體照片發(fā)給他的家屬,這真的是很野蠻、很殘忍了;通過這種手段,打亂俄羅斯的一個重要計劃,即俄羅斯一開始是想打造一個仁義之師的形象,所以它一開始進去的時候,車隊等紅燈,遇到堵車還要排隊,俄軍士兵下來指揮交通,士兵去加油、購物還會付費,但西方搞的信息戰(zhàn)把俄羅斯的這一構想完全給破壞掉了,反而讓俄軍飽受自縛手腳之苦。所以,在未來的戰(zhàn)爭里邊,我們不僅要關注怎么做,更要關注怎么講,正面形象往往是需要講出來的。
第三是西方的信息戰(zhàn)給烏克蘭的民眾打氣,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反俄情緒,給俄方的行動造成了更大阻礙。
第四就是在國際上給俄羅斯的聲譽造成了巨大損失。雖然非西方國家跟進制裁的不多,但各國都有一部分老百姓受到蒙蔽,反俄情緒比較強。
主持人:其實隨著戰(zhàn)事發(fā)展,隨著信息戰(zhàn)的打響,我們明顯看到這些作用是在顯現出來的。我們觀察這將近20年西方在軍事行動中的信息戰(zhàn)用法,當然技術條件變化,具體的打法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脈相承,就是議題設置的能力,它總能夠產生很多議題,能讓你把目光聚焦到他所要帶的方向去,這一點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或者說我們需要警覺的是什么?
張維為:實際上我們研究了西方和俄羅斯,俄羅斯這方面的能力是相當強的,但它這次沒有平臺。我給你舉一個例子,2014年奪回克里米亞的時候, RT(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在歐洲和美國都是可以播節(jié)目的;西方當時還比較自信,讓它自由播出節(jié)目,結果RT的報道設置了很多議題,大家記不記得,一開始西方全都是譴責俄羅斯這個行動的,然后突然俄羅斯推出一個美女檢察官,一下子又全是報道這件事,因為西方媒體也要賺流量;那次就證明RT和俄羅斯有關部門有密切合作,突然放了一個現任美國副國務卿紐蘭跟美國有關方面的電話,整個錄音全部放出來,紐蘭在里面大罵歐盟,人家一下子就覺得原來是你們搞的一出戲。最后民調顯示,法國、德國有一半的民眾、甚至超過一半,更相信RT的介紹。但是,這次RT的作用一點都發(fā)揮不出來,有點像特朗普一樣,哪怕有八千萬粉絲,說禁就禁。
此外,信息戰(zhàn)還分大國和小國,小國真是沒有辦法,不要說現在,即便是過去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時代,針對一個小國,BBC只要造一個謠,CNN造一個謠,馬上國內就政治暴動了,政權就要下臺了。但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畢竟是大國,即使一開始在整個輿論戰(zhàn)場上是失利的,但還是可以穩(wěn)步實現我的戰(zhàn)略目標,以后看明白的人越來越多了,所以大國小國是不完全一樣的。
中國也是如此,要是完全放開打,也許就是他們更強一點;但隨著我們的戰(zhàn)略目標一個個實現,未來情況會不一樣,會變化過來的。所以我覺得大國可以自信一點,但是要研究他們的做法,他們真的是打仗。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烏克蘭難民疑在華沙街頭騷擾女性并刺死阻攔者,輿論炸鍋
2022-05-14 15:06 烏克蘭之殤 -
“永不承認克里米亞屬于俄,但可先放一邊”
2022-05-14 14:18 烏克蘭之殤 -
她的棺槨,摔了…
2022-05-14 13:31 -
“恐怖組織大本營想入北約,土耳其不同意”
2022-05-14 13:15 -
“我會打給普京,告訴他情況變了”
2022-05-14 13:10 俄羅斯之聲 -
“許多國際機構已自證無效,全球安全新架構將出現”
2022-05-14 12:16 俄羅斯之聲 -
拉脫維亞外長:芬蘭瑞典加入,波羅的海成了“北約海”
2022-05-14 10:16 歐洲亂局 -
南奧塞梯宣布入俄全民公投時間:我們要回家了
2022-05-14 10:13 俄羅斯之聲 -
“拜登以為自己當選是要來改造國家,但大家只是厭倦了特朗普太‘抓馬’”
2022-05-14 09:51 -
朝鮮新增17.44萬例發(fā)熱病例,死亡21例
2022-05-14 08:48 朝鮮現狀 -
俄烏沖突以來,美俄防長首次通話
2022-05-14 07:59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新增感染96912例、死亡416例
2022-05-14 07:28 美國一夢 -
聯(lián)合國安理會再次召開烏克蘭生物實驗室問題會議
2022-05-14 07:21 烏克蘭之殤 -
“400億美元法案若19日未通過,美對烏援助將受影響”
2022-05-14 07:19 烏克蘭之殤 -
新西蘭總理陽性
2022-05-14 07:13 -
法國外長:G7會繼續(xù)支持烏克蘭,“直到贏”
2022-05-13 22:11 烏克蘭之殤 -
一年前西方資本贏下埃塞5G招標,如今華為笑到最后
2022-05-13 22:07 5G -
趙立堅:中美都是亞太國家,完全可以擁有共同的“朋友圈”
2022-05-13 22:07 中國外交 -
“我想問問我的法國同事,您知道自己其實是烏克蘭人嗎?”
2022-05-13 22:00 -
相關推薦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8“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73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