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偉:從塞納河畔到揚子江邊——紀念羅曼·羅蘭誕辰150周年
關鍵字: 羅曼羅蘭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誕辰150周年約翰克里斯朵夫傅雷羅曼羅蘭誕辰羅曼羅蘭作品一百五十年前,1866年1月29日,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克拉梅西出生。對于上個世紀的中國,他無疑是帶來影響深遠的人物之一。
當馬塞爾·普魯斯特(18721-1922)和路易·費迪南·塞利納(1894-1961)以無與倫比的寫作風格后來居上地席卷了法國,掩蓋了羅曼·羅蘭這位曾在1915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作家的風采,然而他的作品《約翰·克里斯朵夫》在中國讀者的記憶里卻依舊鮮活。
羅曼·羅蘭(資料圖)
這不僅僅是關于一個名字、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或是一本書名的記憶,在這本著作中展現(xiàn)的是一種世界觀,這本描述成長的小說,得到了上個世紀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高聲贊揚。他們似乎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到以貝多芬(1770-1827)為原型而創(chuàng)造的主人公約翰·克里斯朵夫,面對歐洲即將進入恐怖的第一次世界時的感受。
卓越的體現(xiàn)一個時代的維克多·雨果(1802-1885)也曾經(jīng)影響著中國,他在頤和園遭洗劫后,曾撰文捍衛(wèi)中國的尊嚴。然而,當我們與中國作家、藝術家甚至是政治人物的交談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對羅曼·羅蘭(1866-1944)懷抱著一種獨特的熱情。
魯迅(1881-1936)帶領中國現(xiàn)代文學走向了輝煌,羅曼·羅蘭很欣賞他的《阿Q正傳》 。在兩次大戰(zhàn)之間的時期,魯迅在將法國作家引入上海文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徐志摩(1897-1931)是一位英年早逝而一生富有浪漫情懷的詩人。1925年,他將羅曼·羅蘭和托爾斯泰(1828-1910)的作品放在同一高度品評,比喻兩人的作品如磅礴奔騰的河水。托爾斯泰如穿越寸草不生之土、杳無人煙之境,將亞娜斯亞·博利爾納與尼羅河所代表的智慧結合在一起;羅曼·羅蘭則像是滋潤一方土地、哺育萬千兒女的悠悠長江。
電光火石之間,徐志摩將羅曼·羅蘭從塞納河畔帶到了揚子江邊,拉近了他與中國讀者的距離。
然而,事實上是傅雷(1908-1966)為中國讀者打開了羅曼·羅蘭文學天地的大門。他是一位卓越優(yōu)秀的翻譯家,對待翻譯工作力臻完美,沒有他的翻譯,巴爾扎克(1799-1850)的作品在中國將絕不可能得到如此全面深入地展現(xiàn)。傅雷的翻譯,不僅僅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簡單轉換,而是將一種精神從歐洲傳遞到中國,是一種對普世精神的追求。
傅雷與羅曼·羅蘭對文學有著同樣的尊敬,除此之外,他們也與歷史上偉大的創(chuàng)作家進行著無聲的交流。傅雷還譯有羅曼·羅蘭的《托爾斯泰傳》及《米開朗基羅傳》等眾多著作。這兩位靈魂工作者也都同樣地熱愛音樂,在靜心聆聽音樂中體會著靈魂的升華。
站在黃河岸堤或揚子江邊,每當人們誦讀羅曼·羅蘭的文字,都仿佛能夠聽到傅雷帶有悲劇色彩的聲音。那是在1966年9月3日,在夫人朱梅馥的陪伴下,兩人一同自殺,直到死亡都不能將他們分離。自此,他們逃離了文化大革命帶給他們的屈辱和暴力.
羅曼·羅蘭的作品在中國引起的共鳴有時似乎令人費解,因為他的《甘地傳》、《鮮活的印度》、以及他對拉馬克里斯那(1836-1886)和維韋卡南達(1863-1902)的一生的描述,都展現(xiàn)了他對印度文明擁有著巨大的熱情。而他也從未像他的朋友保羅·克洛代爾(1865-1955)那樣,如此近距離地了解中國??寺宕鸂栐?jīng)在福州生活過,縱然這個城市給予他無限靈感,讓他無比熱愛,然而中國與他深奉的基督教信仰卻又是如此迴異,于是他與中國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以至鮮有他留下的痕跡。
正因為在《約翰·克里斯朵夫》中找到了與其自身形象的相呼應之處,中國才對這部作品格外關注。而克洛代爾信奉的天主教義,不像羅曼·羅蘭的人文主義精神一樣觸動中國這個信奉孔孟之道的世界。
縱觀清末之后的中國,中華民國、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系列事件都被認為是人民解放進程上偉大的一步。在這個文明全面變革的時代背景下,羅曼·羅蘭的理想主義就被熱情地接受了。
世界歷史的長河浩浩蕩蕩,有交匯也有終結,然而羅曼·羅蘭是兩個文明對話的巔峰,它滋養(yǎng)著羅曼·羅蘭在揚子江邊永恒的存在。
《約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羅曼·羅蘭是一個超越民族主義的歐洲主義者。雖然起源于歐洲的民族主義思潮曾經(jīng)影響中國,然而中華文明從古代開始即是懷著世界大同的理想。
《約翰·克里斯朵夫》是一個和平主義者的作品。中國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地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洗禮,但是中華文明卻生生不息,追求和諧,渴望和平。
中華文明的“大同”是一種永恒的世界和平的理想,這一理想與《約翰·克里斯朵夫》頌揚的博愛精神不謀而合。
反對戰(zhàn)爭、追求和平、尋求世界大同,約翰·克里斯朵夫是歐洲人文主義的體現(xiàn),而在他的身上,中國又仿如對鏡正冠,重拾中華文明中最高尚的傳統(tǒng)。
誠然,羅曼·羅蘭曾經(jīng)目睹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導致了歐洲分裂、世界幾近陷入毀滅的深淵。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歐洲逐步地邁向一體化的道路,這證明了羅曼·羅蘭指出的人類道德所該選擇的道路,更是指引了一條通向歐洲民族團結的光明大道。
新世紀的中國,當她在世界舞臺上找回了自身的地位,仍然將繼續(xù)高聲朗讀羅曼·羅蘭的文字。而西方世界,也將再一次仔細品讀這位被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評論為早已超越了文學的范疇,而富有人類道德倫理意義的偉大作家羅曼·羅蘭的作品。
在羅曼·羅蘭眼中,沒有歐洲與中國的分別,只有靈魂的升華與沉淪之別。正如他在博愛頌歌中寫到的一般:“當我們能夠感知靈魂達到某種高度時,便不再有國界之分,人們感受著友鄰民族的幸?;驗碾y,就如同是自己的遭遇一般?!?
當靈魂隨著書頁飛揚,歌頌永恒的人性之際,遙想彼時,傅雷滿腔熱情將這些不朽篇章獻予揚子江,心不由得也隨之變得更加寬闊。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