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威亮相人大“一帶一路”論壇,只來得及說出一小部分精彩
關鍵字: 一帶一路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經濟論壇亞投行胡鞍鋼歐曉理一帶一路官員5月的北京,晴空萬里,不見霧霾。走進校園,立刻感覺到空氣中都是“一帶一路”的味道。筆者趕赴北京,原本只為參加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經濟論壇”,但是兩天的時間里,幾乎見過的所有師友都在談論“一帶一路”。不只是談論,還有勾畫,還有行動。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開發(f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劃時代的“一帶一路”計劃,堪稱對未來中國政治經濟發(fā)展方向的啟迪,如果成功,必將把中國強大的基建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轉化為具有全球效應的文明發(fā)展動力。從西部大開發(fā)到“一帶一路”的提出,是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飛躍。如果套用韓毓海5月23日在中信大講堂上的話,這是一個為后世開太平的雄偉計劃,回答了很多問題,也超越了很多問題。
“一帶一路”,仿佛穿透歷史的一道閃電,激活了知識界空氣中的種種分子、原子,把原來散布于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國際關系學乃至文化專業(yè)領域的研究者統攝到一個大目標之下,使得原本自為的知識建構紛紛找到了自覺的入世感覺。
在我的微信群里,青年學者們不斷討論“一帶一路”的金融模式、安全前景、政治框架、文教結構。在北京,幾乎每個飯桌上都能聽到“一帶一路”——媒體朋友談論正在與沿海城市地方聯系成立論壇,政府退休官員在尋找有為青年學者收集南亞中亞國家材料;當中文系教授演講中古古代治理模式的時候,學生提問卻首先詢問如何運用于“一帶一路”。上周六,大公網剛剛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產業(yè)政策研究與投資趨勢分析論壇。不知道還有多少相關論壇、研討會投資正在醞釀、舉行。
“一帶一路”的空氣在人民大學似乎更濃厚一些。
5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經濟論壇與會學者與官員,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教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原中國駐WTO特命全權大使孫振宇先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先生;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胡鞍鋼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宇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求教授;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西部開發(fā)司巡視員歐曉理先生;國家開發(fā)銀行規(guī)劃局副局長王文松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忠先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院長鄭新業(yè)先生
5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在逸夫會堂舉辦首屆中國人民大學“一帶一路”經濟論壇。同時,人大經濟學院“一帶一路”研究院也宣告成立。大會堂座無虛席,沒有座位的學生們站在門口聆聽。在主持人張宇院長介紹完嘉賓之后,人大校長陳雨露親自做開場講話:
在國際秩序發(fā)生深刻調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展開的大背景下,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重大的倡議迅速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的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動,資源的高效配制和市場的高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qū)域合作,共同打造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均衡的、普惠的區(qū)域經濟合作架構。
“一帶一路”有利于形成中國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國際合作以及國際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任務是發(fā)展經濟,它將造福于沿線各國人民,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耙粠б宦贰苯ㄔO作為一項國家戰(zhàn)略,高等學校理應在其中擔負應有的責任,提供有價值的成果,為國家戰(zhàn)略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智庫保證。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當前中國學術界,特別是經濟學界亟待深入研究的一個系統性的大問題。我個人認為,“一帶一路”需要研究的主要經濟問題至少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民經濟發(fā)展狀況,“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和實施中涉及到的基礎設施、貿易、投資、金融、能源等問題?!耙粠б宦贰迸c世界經濟體系的重構及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和經濟改革的影響,“一帶一路”和中國其他國家戰(zhàn)略的協同效應等等。
關鍵詞:高層次,復雜。
這是今天與會者的共同聲音。我的意思是,在每個人僅僅十五分鐘的發(fā)言時間里,不可能有太多技術分析與實務分析,更多的是高屋建瓴的論述。心氣、方向、路線、價值觀是專家們今天的主要話題。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會長、原中國駐WTO特命全權大使孫振宇說:
我們一向重視周邊,一向重視南南合作,一向重視與東南亞、中亞、南亞地區(qū)國家的合作。我們通過推動互聯互通和大家共同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意義也是很重大的,反映了我們中國文化當中的包容性及大國胸懷。習主席指出的“五通”,尤其是民心相通非常重要,致力于把中華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相互交融和融合,建立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亞洲命運共同體,甚至是世界的命運共同體,這對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提升影響力至關重要?!耙粠б宦贰辈皇侵苓厙业莫氉?,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奏。
全國政協外委會委員、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同樣強調“一帶一路”工程是一個協作曲、交響曲,而不是獨角戲。要實現這樣一個宏大的構想,要動員沿線60多個國家,幾十億人口,發(fā)揮國家的優(yōu)勢和潛力,首要一點是政策溝通,這是前提和保障。
聽著宏大,然而在學者講述故事的時候就能體會到他們的實干經驗。于洪君說到過去當中國向烏茲別克提出石油管道計劃的時候,烏茲別克人反問中國人是否知道烏茲別克自己的規(guī)劃?一些鄰國對我們和他們搞任何合作項目都疑慮重重,與他們談判、溝通、交涉都倍受折磨,做的很多項目都千辛萬苦,付出了很多代價甚至血本無歸。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
會后,我的朋友毛克疾和李靖云則告訴我,身處昔日帖木兒帝國中心的烏茲別克在中亞別具雄心,自主性很強。這從側面映證了于洪君先生說出的復雜性。
在“一帶一路”發(fā)展方向上,學者們的信心來自于中國無與倫比的基建能力與拼搏精神。國家開發(fā)銀行規(guī)劃局副局長王文松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日本人在非洲投資建設一座學校,但是他們沒有施工隊,只能聘請中國施工隊建設學校。所以當地人一直認為這所學校是中國人投資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