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心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是否適用南昌景區(qū)兇殺案
警方通報中的“精神疾病診療史”信息,只是一個事實陳述,可能與案情有關,因此通報滿足大眾知情權。僅憑病史記錄,并不自然產生“免責”的結果,其中需要經歷大量的醫(yī)學和司法程序。由于本案受到輿論的高度關注,該程序必須經得起最嚴格的檢驗。[全文]
-
怎樣才是一次理想的道歉?
到底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不正常因素,是哪一方有心、或無意造成的這一幕,在8月6日發(fā)布的《理想汽車、中國汽研、東風柳汽聯(lián)合聲明》中并沒有講清楚。[全文]
-
“亮證姐”事件句號沒畫好,卻畫出一個新問號
細心的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當?shù)鼐阶畛豕_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上,給處罰對象“亮證女”匿名,而受害方“平頭哥”李先生的姓名和車牌號卻被公示出來,這是無心之果,還是有意為之,令人產生疑惑,客觀上成為又一個需要向公眾做出交代的問題。 [全文]
-
日本應引進并公映《南京照相館》
中日之間的歷史心結如果再不化解,就可能會失去徹底化解的機會。日本當局把它留給下一代日本人,相當于埋下一個巨大隱患。這是對日本整個國家的拷問與考驗。[全文]
-
宗慶后人設崩了,但娃哈哈成敗終究由市場說話
無論宗慶后生前的光環(huán),還是身后的爭議,最終都不能代替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yè)的經營能力。[全文]
-
不能說輿論當初對黃楊鈿甜事件質疑錯了
從事件本質看,公眾關注黃楊鈿甜佩戴“天價飾品”,背后是對“權力蔭庇”“資源特權”的天然警惕——公職人員家庭的消費邊界、財富來源是否合規(guī),本就是反腐監(jiān)督的題中之義。[全文]
-
不能因烏克蘭渣男陷入激烈內訌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將這樣的人列入“不受歡迎”名單,尤其需要避免的是,這個自外而來的“洋垃圾”沒得到報應,我們自己人卻內訌起來。[全文]
-
血鉛中毒事件,應該追查的不止8個人
如果在幼兒鉛中毒事件上“捂蓋子”,直接延誤孩子的治療時機,阻止問題的充分暴露,其行為性質將非常惡劣。[全文]
-
《歸唐》如果成功,現(xiàn)實意義甚至超越《黑神話》
盡管商業(yè)風險不小,歸義軍的故事卻蘊含著深刻的情感與文化價值?!耙磺袣v史都是當代史”,這種回歸祖國的自覺與韌性,在今天被重新詮釋,不是簡單的歷史重現(xiàn),而是充滿現(xiàn)實意義的。[全文]
-
“車圈”烏煙瘴氣,車評人該負多大責任?
近年來,“車圈”的名聲越來越糟糕,“車評人”這一曾經被視為專業(yè)代名詞的身份,也逐漸成了一個不太光彩的頭銜。這與中國本土汽車制造業(yè)的迅速崛起形成了鮮明反差,值得深思。[全文]
-
韋東奕賬號應該注銷,真正還他以寧靜
韋東奕對開設賬號意味著什么缺乏感知和自主能力,那些網(wǎng)紅或明星夢寐以求的巨大關注度和流量,對韋東奕沒有實際意義,只會干擾和破壞他專心治學的寧靜環(huán)境。[全文]
-
韋東奕的牙不是小事
韋東奕既不是普通人,也是普通人,網(wǎng)上很少有人貶損韋東奕,但對他的過度抬高和神化,讓他和大眾拉開距離成為實際上的“異類”,同樣是對他一種近乎殘酷的消費。[全文]
-
美國最高政治運作的真相被撕開了
長期以來,我們國內的一些分析中,存在著一種高看美國或者將它神秘化的傾向。馬斯克和特朗普這場極具街頭風格的公開互撕,用最直觀、最戲劇化的方式告訴世人:哪里有什么算無遺策的“深宮謀略”?在個人恩怨、眼前的政治利益面前,所謂的“國家戰(zhàn)略”和“長遠考量”常常脆弱得不堪一擊。[全文]
-
印尼不必把殲-10當作跟歐美壓價的籌碼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軍事實力的增強和中國軍工的不斷發(fā)展,比起將采購中國裝備作為“籌碼”,真心實意擁抱中國裝備的收益正日益凸顯。[全文]
-
白象“多半”的心機,早晚釀成危機
商家要明白一個鐵的事實,只要違反法律,商標注冊成功也會被宣告無效。如果動機不純、故意誤導,不僅行政管理機關可以宣告注冊商標無效,任何人都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宣告注冊商標無效。[全文]
-
李在明當選是好事,但有個令人擔憂的地方
李在明的施策空間注定是有限的,他還需要防備保守派對其“通北”“親華”的暗箭中傷。從這個層面講,中國人對李在明冷淡一點,他的施策空間可能反而更大一點;完全沒必要過于熱情,哪怕對李在明再有好感,他也不是我們的“自己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