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燦榮:有些人覺得我們“四面楚歌”,但現在看來中央很有戰(zhàn)略定力
最后更新: 2020-11-11 09:11:00導讀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并發(fā)布公報。為此,觀察者網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請他就“十四五”規(guī)劃展望以及我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談談看法。
金燦榮指出,我國如今的內外形勢變得更為復雜,除了短期的經濟蕭條與長期的全球化倒退之外,我們還面對著美國的全方位打壓以及其他國家的小動作。不過,根據五中全會的判斷,我國發(fā)展仍然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我們應該要有戰(zhàn)略定力,辯證地認識機遇和挑戰(zhàn)的關系,并且善于化危為機。
【采訪/戴蘇越 整理/徐俊、戴蘇越】
觀察者網:五中全會公報出爐,“十四五”計劃即將開局,您覺得過去的“十三五”中,哪些變化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又有哪些超出了我們當初的預判?
金燦榮:總體上說,“十三五”還是很成功的,不管是內政還是對外工作都取得了很多成就。就外交而言,“十三五”的主要成就體現為“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實施了。“一帶一路”倡議是2013年提的,到了2014年有規(guī)劃,2015年開始有切實的行動。在其他方面,比如說我們中國主導推動的亞洲投資銀行、金磚銀行等也有所發(fā)展。隨著中國綜合實力上升,我們承擔了更大的國際責任,做的貢獻也更大,所以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有一定的發(fā)言權了。這些都應該算是進步。
當然,遇到的問題也很明顯。在過去五年中,美國對中國的戒備、警惕、防范都大大加強了。另外,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進一步強大,我們一些周邊國家的心理也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們既有從中國的發(fā)展當中獲得利益的期待,又有防范,擔心中國進一步強大之后會對他們形成某種控制。所以,我們的外部環(huán)境變得有點復雜了。
觀察者網:在對外工作領域,“十四五”期間我們是否要面對更大的挑戰(zhàn)呢?
金燦榮:“十四五”規(guī)劃特別引人關注,主要原因是“十四五”規(guī)劃跟“2035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的愿景,以及2027年建軍百年奮斗目標是連著的。所以比起“十三五”時期,這次情況的確變得更加復雜,三個規(guī)劃得協(xié)調好,次序得安排好。除此之外,我剛才說了,我們外部環(huán)境有了很大的變化。
我歸納一下咱們今年外部環(huán)境在經濟和政治兩個層面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今年和明年的世界經濟可能都是很困難的——今年肯定是負增長,明年能不能實現正增長,現在沒有把握。因為現在歐美第二波疫情非常嚴重,可能會拖累明年的經濟。所以有可能我們會遭遇到短期的經濟蕭條。
雖然疫情會隨著疫苗的成熟得到控制,但是人們的心態(tài)會出現變化。過去大家很信任全球化,但這次的疫情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全球化非常脆弱。現在很多國家都決定了在疫情過后把一些產業(yè)從國外拿回去,開始內循環(huán),這樣的話全球化就會出現倒退。一旦發(fā)生,相比短期的經濟蕭條,影響會是長期的。我們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干得挺好的,但是現在這個過程要終止甚至往后退,對我們不利。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副總統(tǒng)兼總理、迪拜酋長阿勒馬克圖姆(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接種中國國藥集團開發(fā)的疫苗(圖源:阿勒馬克圖姆的推特)
政治上有四個挑戰(zhàn),一個就是美國現在開始全方位打壓中國,稱為“全政府對華政策”(a whole-of-government strategy on China)。這就是不留空隙,讓中國沒辦法做工作。美國對我們打壓最大的還是政治方面,因為美國畢竟是現在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絕大部分方面的實力還是強于中國。
第二個就是中印關系現在有點問題。主要是因為印度想蠶食中國西部的領土,挑起事端。目前他們還沒有得逞,因為中國西部戰(zhàn)區(qū)能力很強,印度那些小動作都給我們擋回去了。
第三個就是美國很多鐵桿盟友,像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還有很多東歐國家,看到中美博弈之后就明確選邊站,也對中國搞很多小動作。
第四個,第三世界國家的精英大部分還是受歐美影響的。所以,在看到中美關系變差以后,他們也在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的關系上做一些小動作,這個對中國也很不利,是中國外交現在遇到的麻煩。
當然,中國政府做出了很多政策調整,在經濟上又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發(fā)展思路,叫“雙循環(huán)”。我們現在內循環(huán)、外循環(huán)都抓,只是現在以內循環(huán)為主,跟以前全力以赴參加國際大循環(huán)有所區(qū)別。雖然改變很大,但這應該是根據現在的世界經濟現實做出的一個及時而必要的調整。在政治方向,現在重點可能還是要穩(wěn)定中美關系,因為中美關系可謂重中之重。
現在因為我們剛進行調整,得等一段時間再進行效果的評價。
2020年國慶黃金周假期,在北京購買紀念品的游客。圖片來源:YAN CONG/BLOOMBERG NEWS
觀察者網:您剛才說了一系列的挑戰(zhàn),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其實現在我們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中,一個主要矛盾其實還是中美關系?
金燦榮:是的。我剛才講了這是重中之重,是個“龍頭”,如果抓住了就能抓住后面的一系列問題。
觀察者網:除了挑戰(zhàn),您覺得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中有哪些積極的因素呢?
金燦榮:我記得五中全會有個判斷,就是“我國發(fā)展仍然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也說明了中央現在面對著復雜的內外形勢,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中央經常提醒我們要有戰(zhàn)略定力,現在看來我們中央本身就是個榜樣。
現在很多網民很焦慮,個別網民甚至說我們外面四面楚歌什么的,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從最近中央的表態(tài)來講,中央很有定力,仍然判斷我們有重要的戰(zhàn)略機遇。我后來看了一個中共中央新聞發(fā)布會,香港《星島日報》的記者提問:“當前國內外環(huán)境復雜多變,五中全會提出,我國發(fā)展仍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這一重大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然后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解釋說,我們要辯證地認識機遇和挑戰(zhàn)的關系,并且善于化危為機。接著,他舉了新冠疫情的例子,說今年新冠疫情帶來了巨大沖擊,但是危中有機,克服了危就是機。
表面看,最近我們外部形勢有點嚴峻,但長期看問題應該不是很大。中國外交的四大塊: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fā)展中國家外交、國際組織外交其實總體還不錯?,F在只是我們大國外交的美國方向出問題了,但是中俄關系還是不錯的,中歐關系也是可控的。周邊外交中也就是印度這一個方向出了問題,其他都還好。發(fā)展中國家外交里面有一些小矛盾,但是大的基調還是不錯的,我國在周邊國際組織的影響力總體也是穩(wěn)步上升的。這就是一個基本事實。
我們不回避問題,知道外面問題很多,但是從全局和長期看,這些矛盾還可控。關鍵還是國內,國內問題處理好,對外就能比較主動。
觀察者網:剛才您提到了中國在“十三五”期間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一帶一路”的切實實施。您覺得“十四五”期間“一帶一路”會有什么樣的新局面呢?
金燦榮:我的理解是,“十四五”跟以前的“十三五”相比更強調內循環(huán),就是要搞好家里的事。不過有些情況跟外部是有聯(lián)系的,比如說這一次“十四五”就特別強調以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所以很可能是要把美國對我們“卡脖子”的技術都進行突破。芯片、工業(yè)設計軟件,精密儀器都得到解決。
另外就是要把國內市場搞大、搞活躍。我們過去進入國際大循環(huán)在一定階段是可以的,因為那時我們國內的資本不足,市場也很小,就業(yè)壓力大,那么用外資把中國的勞動力用起來,然后打入國際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也學到一些技術,但也是有代價的,就是全國人民補貼出口,于是有了大量的出口退稅。所以看上去中國的貿易量很大,但實際上福利給了外國消費者,中間商也賺了差價。
從大戰(zhàn)略上講,當時做得也沒錯,因為我們需要海外市場,而且要解決就業(yè),但是長期肯定不行。長期的補貼是不可持續(xù)的,而且也不公正。所以正好借著現在這個疫情我們就改了。
觀察者網:最后我想請您談一談臺灣問題。這次公報當中大家很關心的一個點,就是對臺方向的表述會不會有變化。我們發(fā)現這次強調了推動祖國統(tǒng)一,那么您覺得在新的五年當中,我們的對臺工作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以及面臨什么樣的新形勢呢?
金燦榮:我認為隨著內循環(huán)搞好,以及綜合國力加強,對臺統(tǒng)一的客觀條件應該會更好。但主觀上會不會下決心,還是由時勢決定。未來五年我們跟美國的力量差距會縮小,總量上去,質量上去,綜合國力就能上去。其中,軍事肯定會有一個挺大的變化。這次特別強調國防與經濟發(fā)展同步,而且提了“備戰(zhàn)”這個詞。所以除了綜合國力和軍事現代化會提升以外,戰(zhàn)斗意識、戰(zhàn)斗能力也會進步。應該講,未來五年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客觀能力肯定會提升的,但主觀上會不會下決心,取決于很多方面。
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臺灣和美國動作是不是切到我們底線了。如果碰觸了底線,我們必須反制。所以,從大陸角度來講,我們要做好各方面的防范和準備。我們不想主動攤牌,但如果攤牌我們也不怕。只要我們做好了準備,一旦發(fā)生攤牌的情況,我們能夠有勝利的把握。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徐俊 
-
神州數碼:與華為未就榮耀出售一事達成任何協(xié)議
2020-11-11 08:37 大公司 -
焦點訪談:新征程 新藍圖 謀劃長遠 久久為功
2020-11-11 08:3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2020-11-11 08:2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2020-11-11 08:15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國家衛(wèi)健委:新增確診17例,其中本土1例在安徽
2020-11-11 08: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萬里寫入胸懷間——記習近平主席三屆進博會主旨演講
2020-11-10 22:52 進博會 -
鏗鏘有力!習近平上合組織元首理事會“金句”來了
2020-11-10 22:48 -
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2020-11-10 22:46 -
外媒聚焦雙十一:各國企業(yè)指望中國消費者幫“回血”
2020-11-10 22:34 外媒看中國 -
李強與這6位基層代表座談,勉勵大家激發(fā)奮斗激情、創(chuàng)業(yè)熱情,共創(chuàng)更美好未來!
2020-11-10 22:34 上海觀察 -
陳薇團隊為新冠康復者研制新藥
2020-11-10 21: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張文宏:上海本土病例病情不重,不要因偶發(fā)病例影響正常生活
2020-11-10 21:21 疫情新熱點·專家來解讀 -
李強作為中央宣講團成員,今天在報告會上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10 20:53 上海觀察 -
運載澳大利亞煤炭的印度商船“被困”河北?外交部回應
2020-11-10 20:51 -
習近平:文明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
2020-11-10 19:43 -
習近平:大家一起發(fā)展才是真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才是好發(fā)展
2020-11-10 19:41 -
習近平:上合組織要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實踐探索
2020-11-10 19:40 -
習近平: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
2020-11-10 19:38 -
安徽阜陽介紹1例確診病例詳情:無發(fā)熱、咳嗽等癥狀
2020-11-10 18: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2020-11-10 18:52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91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74“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