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斯坦丁·卡卡斯:3分鐘看懂iPhone為啥不能“美國造”
關鍵字: iPhone為啥不能“美國造”特朗普美國蘋果蘋果iPhone為啥不能“美國造”【我們已經(jīng)總結過關于昨天凌晨的蘋果發(fā)布會,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今天不放來開個腦洞,探討一下特朗普們“讓蘋果離開中國,回到美國本土生產(chǎn)”的可能性。本文經(jīng)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mit-tr)授權轉載,禁止二次轉載?!?/strong>
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說,如果他當上了美國總統(tǒng),就會“讓蘋果離開天朝,轉而在美國本土生產(chǎn)電腦和手機”;民主黨候選人伯尼·桑德斯也曾呼吁,讓蘋果將一些產(chǎn)品搬回美國制造,作為籠絡人心的拉票方式。
不過,這哥倆并不能呼風喚雨,所以這事兒可能還得緩緩。上古大神喬布斯曾經(jīng)告訴奧巴馬總統(tǒng):“在中國生產(chǎn)iPhone并不只是因為那里的勞動力便宜,更重要的是,那里的工人素質更高,生產(chǎn)安排更靈活,產(chǎn)品和設備的更新速率遠超他們的美國同行。
分析公司IHS給出的iPhone主要零件構成
姑且把這些放在一邊,先來假設一下,如果蘋果真的說服了一家中國代工廠,把工廠開到美國本土,會咋樣?在不大幅提高產(chǎn)品價格的前提下,蘋果似乎真的可以保持他們產(chǎn)品的利潤哦!也許有那么一瞬間,特朗普說的美國夢的大門真的打開了!
等等,讓我們循序漸進地玩一次腦力風暴,再來看看這樣的假設究竟是否成立。
腦力風暴等級1
現(xiàn)如今,蘋果有7家代工廠,6家來自中國,1家來自巴西。假設蘋果將所有的代工組裝移回美國,但保持零件全球采購的話,蘋果產(chǎn)品的價格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
根據(jù)IHS這家分析公司的報告,現(xiàn)在iPhone 6S的售價為749美元,實際零件成本為230美元;iPhone SE的售價為399美元,實際零件成本為156美元。
一臺iPhone的組裝費用,IHS估計為4美元;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信息研究學院的簡森·德里克教授(Jason Dedrick)估計為10美元。而相同的工作在美國則需要30至40美元——其中工人工資的提高只是小頭,大頭是零件的運輸費用。如果僅僅要求最后組裝在美國完成,那么iPhone 6S plus的價格預計會要提高5個百分點。
蘋果在28個國家有供貨商……
但大部分的供應商來自4個地方,中國、日本、美國和臺灣。支撐蘋果公司運行的勞動力非常多(160萬),只是大部分都是為他的供貨商工作而已,而蘋果全球的雇員不過11萬人
那么這樣的做法對于美國,是否有利可圖呢?
蘋果曾宣稱,他的供貨商們的員工總數(shù)超過160萬,參與最終組裝的人員只是九牛一毛。所以,即便如特朗普和桑德斯所愿,富士康或者其他代工廠有意在美國組裝iPhone,對美國的實際幫助(勞動崗位、稅收等)也非常有限。
腦力風暴等級2
要是單個的iPhone零件也都在美國造呢?
在蘋果所有的766個供應商中,來自天朝本土的供應商接近一半,有346個;日本有126個,美國有69個,臺灣省有41個。
蘋果宣稱美國本土缺乏組裝iPhone的基本設備,但如果有美國人腦子一熱,添置了這些設備(并得到組裝iPhone的工作),那么iPhone的價格會如何變化呢?
手機的屏幕是來自康寧(Corning)的大猩猩(Gorilla)玻璃,這款玻璃會在肯塔基、韓國、日本或者臺灣制造,也是整個手機最貴的零件——iPhone SE的玻璃大概值20美元。
另外一個比較貴的零件是處理器,SE和6S所搭載的處理器都由蘋果自行開發(fā),委托三星和臺積電制造。手機的調制解調器由高通設計,大概15美元;閃存和內存一共15美元;能量管理模塊6.5美元;天線放大器和收發(fā)器15美元。
這些零件大部分被供貨商外包給了下一級供貨商,所以想要弄清它們究竟在哪里被生產(chǎn)出來,實在比較棘手。比如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負責給高通制造芯片,他們在德國、新加坡、紐約和佛蒙特州都設有工廠。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杜安·波寧(Duane Boning)長期從事半導體元件組裝研究,他認為:“單從芯片來說,產(chǎn)地對價格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工人的工資相比于幾十億的設備來說,就是滄海一粟。”
埃姆斯實驗室貴重金屬研究院院長亞歷克斯·金(Alex King)說:“生產(chǎn)半導體的工廠的設備和技術,過個幾年就會被淘汰。也就是說,每次新一代的半導體元件出現(xiàn),就需要新的半導體制造工廠,建在哪都一樣,反正大部分生產(chǎn)設備也只有美國賣?!?
那么到底這么做可行嗎?
德里克教授和他的同事估計,這么做的代價,就是每個iPhone的成本價,得至少再增加30至40美元:“美國的工廠在制作這些電子零件方面毫無競爭力,尤其是在和亞洲的相關工廠比較的時候?!?
綜上所述,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比較靠譜地說,每臺iPhone會在成本上貴100美元,并且制作所有零件的原料,依舊依托全球供貨。
腦力風暴等級3
為了進一步理解全球貿(mào)易的重要性,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蘋果嘗試著從原材料起,只使用美國產(chǎn)的“原子”,不依賴于任何進口,會發(fā)生什么?
阿姆斯實驗室的金介紹,一部iPhone由75種不同的元素組成,占據(jù)了整個元素周期表的3分之2。哪怕是制造iPhone外殼的鋁,美國也沒有礦脈(礬土)可以開采,唯一可行的辦法,是從金屬垃圾中提取。
組成iPhone的元素覆蓋了幾乎整個元素周期表,其中大部分,都不是美國本土能夠開采到的
半導體行業(yè)所需的稀土元素,幾乎被天朝壟斷,份額達到全球的85%。比如iPhone半導體元件里的鉿,話筒、免提喇叭以及振動馬達所使用的永久磁鐵里的釹,攝像頭里的鑭等等。
換一句話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徹頭徹尾掌握某種科技產(chǎn)品。”《元素之力》(The Elements of Power,介紹稀土元素)的作者大衛(wèi)·阿布拉罕(David Abraham)說。
iPhone是美國創(chuàng)造力的代名詞,但它的問世,并不是集一個國家之力就能實現(xiàn)的。
(編譯:懶猴子)
- 原標題:3分鐘看懂iPhone為啥不能“美國造”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chǎn)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