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凱碩:美國的一些行為,讓中國人倍感困惑
中國大陸方面會不會在沒有受到挑釁的情況下單方面對臺灣采取軍事行動?對中國來說,有兩大制約因素:
其一,美國國會于1979年1月1日通過的“與臺灣關系法”明確指出:美國的政策是“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的高壓手段,和危及臺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jīng)濟制度的行動”,以及“美國將使臺灣能夠獲得數(shù)量足以使其維持自衛(wèi)能力的防衛(wèi)物資及技術(shù)服務”。
其二,允許一個社會和政治實驗室繼續(xù)存在,以顯示中國社會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如何運作,這實際上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這也是中美利益的交匯點。
簡言之,如果中美兩國就臺灣問題進行決策時,拿出政治智慧而非短期的博弈戰(zhàn)術(shù),那么雙方就可能一致同意臺灣保留自治權(quán)。美國強烈反對“臺灣獨立”將有助于緩和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一旦局勢緩和了,中國領導人加快臺灣與大陸統(tǒng)一的壓力也會隨之減輕。
近年來,中國歷屆政府不遺余力地增加和推動大陸與臺灣的接觸,這真是引人注目。如果美國人想理解中國大陸對臺灣政策的開明程度,可以拿美國對古巴的政策進行比較。菲德爾·卡斯特羅在世時,沒有哪位美國總統(tǒng)有勇氣去見他。相形之下,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會見了馬英九。
美國盛行硬漢文化。受人尊敬的領導者是那些表現(xiàn)得強大且好戰(zhàn)的人。吉米·卡特和貝拉克·奧巴馬通常被視作軟弱的總統(tǒng)。然而,有時候,更溫和的做法也許會更有效地保護和促進美國的利益。在臺灣問題上,一種更靈活的方式也許比約翰·博爾頓所倡導的方式對美國更有利。因此,美國國內(nèi)應該就臺灣問題達成更強的政治共識,以避免迫使中國大陸非常不情愿地對臺灣采取軍事行動。
除了臺灣問題,另一個導致中美軍事形勢緊張的是南海問題。2018年,亨利·保爾森隨口提到“最近導致兩國海軍在海上險些相撞的分歧”。他的對華軍事建議是:“實施嚴格的交戰(zhàn)規(guī)則,以防止解放軍海軍艦長上個月在南海近乎撞船的事件再次發(fā)生?!钡侥壳盀橹?,我們還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然而,我們確實知道,美國的海軍艦艇經(jīng)常在距離中國海岸12海里處巡邏。但截至目前,中國的海軍艦艇尚未在距離加利福尼亞州或紐約海岸12海里處巡邏。根據(jù)國際法,美國海軍(以及其他國家海軍)在距離中國海岸以外12海里航行完全是正當?shù)?。盡管這些巡邏本身不一定具有挑釁性,但執(zhí)行它們的方式可能存在挑釁性。
美國“本福德”號導彈驅(qū)逐艦9月8日未經(jīng)許可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美濟礁鄰近海域,中方組織??毡ζ鋵嵤┚骝?qū)離。(資料圖)
美國以保護“公海航行自由”這一全球公共利益為由,為它在南海進行咄咄逼人的海軍巡邏辯護。諷刺的是,美國保護的全球公共利益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國。今天,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mào)易額超過了美國。銷往世界各地的中國產(chǎn)品遠比美國產(chǎn)品要多。
因此,中美在航行自由問題上發(fā)生沖突,任何一位深思熟慮、理性且明智的觀察家都會感到困惑。在全球99.99%的海域適用航行自由這一原則上,美國和中國有著完全共同的利益。
問題發(fā)生在占全球海洋面積不到0.01%的地方。即使在南海,也沒有分歧,因為大多數(shù)海上通道是開放的國際水域,許多海軍艦艇可以順利無阻地通過。在南沙存在爭議的島礁中,中國只控制了少數(shù)。當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開始在各自控制島礁周圍填海造島時,中國決定效仿。然而,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只能在這些島礁周圍填造幾英畝的土地,中國卻可以憑借巨大的資源填造出多達2000英畝的土地。
這些填海造地行動引發(fā)了一個問題,這些島礁周邊12海里是它們的領海嗎?
接下來的問題是:解決中美在南海問題上的分歧,有何最佳途徑?派遣美國海軍艦艇進入這些中國島礁海岸的12海里以內(nèi),證明它們是國際水域,是最佳方式嗎?或者,如果國際法明顯地支持美國,美國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以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這是否更明智一些?
如果美國不派軍艦挑釁,中國可能不會軍事化它在南海的任何填造島礁。中國想為雙方找個臺階,以緩和南海日益緊張的局勢。這是雙方緩解局面的良好機會,但美國錯失了這個機會。美國會繼續(xù)誤解中國的意圖嗎?
在未來的一二十年里,中國很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它不會是一個擴張主義者。中國自秦朝統(tǒng)一以來兩千多年的歷史孕育出一種戰(zhàn)略文化,告誡人們切忌窮兵黷武。因此,可能的情況是,當中國在世界上的戰(zhàn)略地位和影響力顯著增長時,它并不會表現(xiàn)得像一個咄咄逼人的、好戰(zhàn)的軍事大國。如果中美之間的真正競爭并非發(fā)生在軍事領域,那么美國專注于增強其軍事能力是否明智?現(xiàn)在美國是否應該改變它對中國的戰(zhàn)略共識?
- 原標題:馬凱碩:中國在擴張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美延長港人“延遲強制離境”,香港特區(qū)政府堅決反對
2023-01-28 07:28 香港 -
廣西北海通報“4個菜1500塊”
2023-01-28 07:20 -
春節(jié)假期結(jié)束,全國鐵路、公路、民航、水路昨日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2023-01-28 07:05 春運來了 -
應急管理部:春節(jié)假期全國未發(fā)生重大以上災害事故
2023-01-28 06:59 -
廣西北海:專項整治!
2023-01-27 22:54 中國游客 -
北海啟動調(diào)查 涉事商家曾多次被投訴
2023-01-27 22:54 觀網(wǎng)財經(jīng)-消費 -
云南通報客車側(cè)翻事故:致3死2傷
2023-01-27 21:33 -
春節(jié)前6天,出入境人員達239.2萬人次
2023-01-27 18:06 節(jié)日談 -
春節(jié)假期3.08億人次出游,收入3758億元
2023-01-27 18:03 觀察者頭條 -
-
因為這個上熱搜,吳京:很內(nèi)疚
2023-01-27 16:25 -
山西應縣通報“木塔景區(qū)提前下班趕游客”事件
2023-01-27 13:53 -
假期近尾聲,全國鐵路預計今日發(fā)送旅客1210萬人次
2023-01-27 13:44 節(jié)日談 -
超162億人次!總臺春晚熱四海,全球共享中國年!
2023-01-27 13:14 -
返程提醒:帶上健康,注意這幾個細節(jié)【健康幸福過新年】(17)
2023-01-27 12:19 健康中國 -
小心煙花爆竹意外傷害【健康幸福過新年】(16)
2023-01-27 12:16 健康中國 -
滎陽一廟會收5元可把車停在麥田?官方回應
2023-01-27 10:59 -
春節(jié)期間多地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
2023-01-27 10:48 節(jié)日談 -
葛思越:上海是我夢想新的起點,我相信她的發(fā)展?jié)摿κ菬o限的
2023-01-27 09:49 老外話中國 -
故宮北院開建,世界最大宮殿群為何“開分號”?
2023-01-27 09:25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