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如果國民黨軍也學紅軍長征,“一定會被消滅”
關鍵字: 毛澤東軍事文集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毛澤東在紅軍大學演講第五節(jié) 反攻開始問題
反攻開始問題,即所謂“初戰(zhàn)”或“序戰(zhàn)”問題。許多資產階級軍事家都主張慎重初戰(zhàn),不論在戰(zhàn)略防御或戰(zhàn)略進攻皆然,而以防御為尤甚。我們過去,也曾經嚴重地提出了這個問題。江西反對敵人第一次至第五次“圍剿”的作戰(zhàn)給了我們以豐富的經驗,研究一下這些經驗不是沒有益處的。
第一次“圍剿”時,敵人以約十萬人之眾,由北向南,從吉安、建寧之線,分八個縱隊向紅軍根據地進攻。當時的紅軍約四萬人,集中于江西省寧都縣的黃陂、小布地區(qū)。當時的情況是:(一)“進剿”軍不過十萬人,且均非蔣之嫡系,總的形勢不十分嚴重。(二)敵軍羅霖師防衛(wèi)吉安,隔在贛江之西。(三)敵軍公秉藩、張輝瓚、譚道源三師進占吉安東南、寧都西北的富田、東固、龍岡、源頭一帶。張師主力在龍岡,譚師主力在源頭。富田、東固兩地因人民受AB團欺騙一時不信任紅軍,并和紅軍對立,不宜選作戰(zhàn)場(四)敵軍劉和鼎師遠在福建白區(qū)的建寧,不一定越入江西。(五)敵軍毛炳文、許克祥兩師進至廣昌寧都之間的頭陂、洛口、東韶一帶。頭陂是白區(qū),洛口是游擊區(qū),東韶有AB團,易走漏消息。且打了毛炳文許克祥再向西打,恐西面張輝瓚、譚道源、公秉藩三師集中,不易決勝,不能最后解決問題。(六)張、譚兩師是“圍剿”主力軍,“圍剿”軍總司令江西主席魯滌平的嫡系部隊,張又是前線總指揮。消滅此兩師,“圍剿”就基本上打破了。兩師各約一萬四千人,張師又分置兩處,我一次打一個師是絕對優(yōu)勢。(七)張、譚兩師主力所在的龍岡、源頭一帶接近我之集中地,且人民條件好,能蔭蔽接近。(八)龍岡有優(yōu)良陣地。源頭不好打。如敵攻小布就我,則陣地亦好。(九)我在龍岡方向能集中最大兵力。龍岡西南數十里之興國,尚有一個千余人的獨立師,亦可迂回于敵后。(一○)我軍實行中間突破,將敵人的陣線打開一缺口后,敵之東西諸縱隊便被分離為遠距之兩群?;谝陨侠碛?,我們的第一仗就決定打而且打著了張輝瓚的主力兩個旅和一個師部,連師長在內九千人全部俘獲,不漏一人一馬。一戰(zhàn)勝利,嚇得譚師向東韶跑,許師向頭陂跑。我軍又追擊譚師消滅它一半。五天內打兩仗(一九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至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于是富田、東固、頭陂諸敵畏打紛紛撤退,第一次“圍剿”就結束了。
第二次“圍剿”時的情況是:(一)“進剿”軍二十萬人,何應欽為總司令,駐南昌。(二)和第一次“圍剿”時一樣,全部是蔣之非嫡系部隊。以蔡廷鍇的第十九路軍、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朱紹良的第六路軍為最強或較強,其余均較弱。(三)AB團肅清,根據地人民全部擁護紅軍。(四)王金鈺的第五路軍從北方新到,表示恐懼,其左翼郭華宗、郝夢齡兩師,大體相同。(五)我軍從富田打起,向東橫掃,可在閩贛交界之建寧、黎川、泰寧地區(qū)擴大根據地,征集資材,便于打破下一次“圍剿”。若由東向西打去,則限于贛江,戰(zhàn)局結束后無發(fā)展余地。若打完再東轉,又勞師費時。(六)我軍人數較上次戰(zhàn)役時雖略減(三萬余),然有四個月的養(yǎng)精蓄銳?;谝陨侠碛桑藳Q找富田地區(qū)的王金鈺、公秉藩(共十一個團)打第一仗。勝利后,接著打郭、打孫、打朱、打劉(47)。十五天中(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走七百里,打五個仗,繳槍二萬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圍剿”。當打王金鈺時,處于蔡廷鍇、郭華宗兩敵之間,距郭十余里,距蔡四十余里,有人謂我們“鉆牛角”,但終究鉆通了。主要因為根據地條件,再加敵軍各部之不統一。郭師敗后,郝師星夜逃回永豐,得免于難。
第三次“圍剿”時的情況是:(一)蔣介石親身出馬任總司令,下分左右中三路總司令。中路何應欽,與蔣同駐南昌;右路陳銘樞,駐吉安;左路朱紹良,駐南豐(48)。(二)“進剿”軍三十萬人。主力軍是蔣嫡系之陳誠、羅卓英、趙觀濤、衛(wèi)立煌、蔣鼎文等五個師,每師九團,共約十萬人。次是蔣光鼐、蔡廷鍇、韓德勤三師(49),四萬人。次是孫連仲軍,二萬人。余均非蔣嫡系,較弱。(三)“進剿”戰(zhàn)略是“長驅直入”,大不同于第二次“圍剿”之“步步為營”,企圖壓迫紅軍于贛江而消滅之。(四)第二次“圍剿”結束至第三次“圍剿”開始,為時僅一個月。紅軍苦戰(zhàn)后未休息,也未補充(三萬人左右),又繞道千里回到贛南根據地西部之興國集中,時敵已分路直迫面前。在上述情況下,我們決定的第一個方針,是由興國經萬安突破富田一點,然后由西而東,向敵之后方聯絡線上橫掃過去,讓敵主力深入贛南根據地置于無用之地,定此為作戰(zhàn)之第一階段。及敵回頭北向,必甚疲勞,乘隙打其可打者,為第二階段。此方針之中心是避敵主力,打其虛弱。但我軍向富田開進之際,被敵發(fā)覺,陳誠、羅卓英兩師趕至。我不得不改變計劃,回到興國西部之高興圩,此時僅剩此一個圩場及其附近地區(qū)幾十個方里容許我軍集中。集中一天后,乃決計向東面興國縣東部之蓮塘、永豐縣南部之良村、寧都縣北部之黃陂方向突進。第一天乘夜通過了蔣鼎文師和蔣、蔡、韓軍間之四十華里空隙地帶,轉到蓮塘。第二天和上官云相軍(上官指揮他自己的一個師及郝夢齡師)前哨接觸。第三天打上官師為第一仗,第四天打郝夢齡師為第二仗,爾后以三天行程到黃陂打毛炳文師為第三仗。三戰(zhàn)皆勝,繳槍逾萬(50)。此時所有向西向南之敵軍主力,皆轉旗向東,集中視線于黃陂,猛力并進,找我作戰(zhàn),取密集的大包圍姿勢接近了我軍。我軍乃于蔣、蔡、韓軍和陳、羅軍之間一個二十華里間隙的大山中偷越過去,由東面回到西面之興國境內集中。及至敵發(fā)覺再向西進時,我已休息了半個月,敵則饑疲沮喪,無能為力,下決心退卻了。我又乘其退卻打了蔣光鼐、蔡廷鍇、蔣鼎文、韓德勤,消滅蔣鼎文一個旅、韓德勤一個師。對蔣光鼐、蔡廷鍇兩師,則打成對峙,讓其逃去了。
第四次“圍剿”時的情況是:敵分三路向廣昌進,主力在東路,西路兩師暴露于我面前,且迫近我之集中地。因此我得以先打其西路于宜黃南部地區(qū),一舉消滅李明、陳時驥兩個師。敵從左路分出兩個師配合中路再進,我又得消滅其一個師于宜黃南部地區(qū)。兩役繳槍萬余,這個“圍剿”就基本地打破了。
第五次“圍剿”,敵以堡壘主義的新戰(zhàn)略前進,首先占領了黎川。我卻企圖恢復黎川,御敵于根據地之外,去打黎川以北敵之鞏固陣地兼是白區(qū)之硝石。一戰(zhàn)不勝,又打其東南之資溪橋,也是敵之鞏固陣地和白區(qū),又不勝。爾后輾轉尋戰(zhàn)于敵之主力和堡壘之間,完全陷入被動地位。終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一年之久,絕無自主活躍之概。最后不得不退出江西根據地。
上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圍剿”時期我軍作戰(zhàn)的經驗,證明處在防御地位的紅軍,欲打破強大的“進剿”軍,反攻的第一個戰(zhàn)斗,關系非常之大。第一個戰(zhàn)斗的勝敗給予極大的影響于全局,乃至一直影響到最后的一個戰(zhàn)斗。因此得出下述的結論:
第一,必須打勝。必須敵情、地形、人民等條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敵,確有把握而后動手。否則寧可退讓,持重待機。機會總是有的,不可率爾應戰(zhàn)。第一次反“圍剿”時先想打譚道源,僅因敵不脫離源頭那個居高臨下的陣地,我軍兩度開進,卻兩度忍耐撤回,過了幾天找到了好打的張輝瓚。第二次反“圍剿”時,我軍開進到東固,僅因等待王金鈺脫離其富田鞏固陣地,寧可冒犯走漏消息的危險,拒絕一切性急快打的建議,迫敵而居,等了二十五天之久,終于達到了要求。第三次反“圍剿”雖是那樣急風暴雨的局面,千里回師,又被敵人發(fā)覺了我們迂回其側后的計劃,但我們仍忍耐折回,改用中間突破,終于在蓮塘打著第一個好仗。第四次反“圍剿”時攻南豐不克,毅然采取了退卻步驟,終于轉到敵之右翼,集中東韶地區(qū),開始了宜黃南部的大勝仗。只有第五次反“圍剿”時全不知初戰(zhàn)關系之大,震驚于黎川一城之失,從挽救的企圖出發(fā),北上就敵,于洵口不預期遭遇戰(zhàn)勝利(消滅敵一個師)之后,卻不把此戰(zhàn)看作第一戰(zhàn),不看此戰(zhàn)所必然引起的變化,而貿然進攻不可必勝的硝石。開腳一步就喪失了主動權,真是最蠢最壞的打法。
第二,初戰(zhàn)的計劃必須是全戰(zhàn)役計劃的有機的序幕。沒有好的全戰(zhàn)役計劃,絕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這就是說,即使初戰(zhàn)打了一個勝仗,若這個仗不但不于全戰(zhàn)役有利,反而有害時,則這個仗雖勝也只算敗了(例如第五次“圍剿”時的洵口戰(zhàn)斗)。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須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體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勝了,敵軍全局將起如何變化,假若敗了,又將起如何變化。雖結果不見得乃至決不會盡如所期,然而必須依據雙方全局,仔細地切實地想明白。沒有全局在胸,是不會真的投下一著好棋子的。
第三,還要想到下一戰(zhàn)略階段的文章。若只顧反攻,不顧反攻勝利后,或萬一反攻失敗后,下文如何做法,依然未盡得戰(zhàn)略指導者的責任。戰(zhàn)略指導者當其處在一個戰(zhàn)略階段時,應該計算到往后多數階段,至少也應計算到下一個階段。盡管往后變化難測,愈遠看愈渺茫,然而大體的計算是可能的,估計前途的遠景是必要的。那種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導方式,對于政治是不利的,對于戰(zhàn)爭也是不利的。走一步應該看那一步的具體變化,據此以修改或發(fā)展自己戰(zhàn)略戰(zhàn)役計劃,不這樣做,就會弄出冒險直沖的錯誤。然而貫通全戰(zhàn)略階段乃至幾個戰(zhàn)略階段的、大體上想通了的、一個長時期的方針,是決不可少的。不這樣做,就會弄出遲疑坐困的錯誤,實際上適合了敵人的戰(zhàn)略要求,陷自己于被動地位。須知敵人的統帥部,是具有某種戰(zhàn)略眼光的。我們只有使自己操練得高人一等,才有戰(zhàn)略勝利的可能。在敵人第五次“圍剿”時期“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和張國燾路線的戰(zhàn)略指導之所以錯誤,主要地就在于沒有作到這一點。
總之,退卻階段時必須計算到反攻階段,反攻階段時必須計算到進攻階段,進攻階段時又須計算到退卻階段。沒有這種計算,束縛于眼前的利害,就是失敗之道。必須打勝;必須照顧全戰(zhàn)役計劃;必須照顧下一戰(zhàn)略階段:這是反攻開始,即打第一仗時,不可忘記的三個原則。
- 原標題:毛澤東:如果長征的是國民黨軍,“一定會被消滅” 從《毛澤東軍事文集》看長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