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柔柔:如果當年印象派遇上的不是浮世繪,而是中國畫……
最后更新: 2024-04-26 09:30:34但是其實更早,16世紀歐洲通向東方航線開通后,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漆器等物產(chǎn)開始大規(guī)模地進入歐洲。17世紀,歐洲“漢學”研究蓬勃發(fā)展,內(nèi)容涵蓋了政治、經(jīng)濟、社會、風俗等領(lǐng)域。1698年3月,法國商船“安菲特利特號”抵達廣州,兩年后回到法國,帶回瓷器、絲綢等各種貨物在法國熱賣,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
17-18世紀,中國風在法國乃至歐洲備受推崇。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舉辦中國式的盛大舞會,他扮演中國皇帝,身著中式服裝,從一頂八抬大轎中緩緩走出。巴黎街頭,穿中國絲綢坐中國轎子,都是流行時尚。伏爾泰崇拜孔子,宣揚儒家文化;狄德羅的百科全書派常用中國文化來批判西方,霍爾巴哈的名言:“歐洲政府必須以中國為模范”。
法國皇室首席畫家布歇從未到過中國,只憑想象為皇家壁毯廠先后畫了九幅中國風壁毯,其中六幅被路易十五遠渡重洋送給了乾隆皇帝。
法國畫家布歇的作品《中國花園》
但他是以法國畫家的想象去描摹中國生活,而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法并沒有引發(fā)后來的浮世繪帶動的革新。
原因見仁見智,但歸根結(jié)底是,當時攝影技術(shù)還沒有發(fā)明,歐洲繪畫并沒有面對致命的沖擊,正在“像和更像”的大路上飛奔,也就沒有變革的需求。盡管16世紀起,從威尼斯畫派到巴比松畫派都開始研究運用光影技巧,但總體來說還是在舊畫法的窠臼中打轉(zhuǎn)。
中國繪畫對他們來說僅僅是異域的新奇,甚至還是落后的象征。在中國的傳教士畫家盡管為了討好皇帝,學習應(yīng)用了一些中式技法,但其實對中國繪畫并不欣賞,認為中國人“不懂得在繪畫中運用透視知識”,中國繪畫“毫無生氣”等等。
后來被攝影逼得前路渺茫,苦苦尋求卻不得出路時,日本浮世繪恰逢其時地出現(xiàn)了。
西方古典畫派重寫實,中國畫亦有寫實派,在宋代發(fā)展到巔峰。宋代工筆花鳥對花鳥的蕊瓣毛羽無不描摹得細致入微,尤其是宋徽宗為代表,甚至觀察到了“孔雀升高,必先舉左(足)?!?
宋徽宗《瑞鶴圖》
然而同時,中國畫還發(fā)展出了另一個更重要的流派——文人畫。蘇軾提出繪畫應(yīng)該不拘泥于形似,而更要注重主觀意興的抒發(fā)。宋朝文人就此注重自我發(fā)揮,不追求繪畫的真實度和準確度,更著意于表達個人情懷。元四家之一的倪瓚,提出繪畫是“聊以寫胸中逸氣”,“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睔v經(jīng)明代沈周、文徵明眾多大師,再到清朝八大山人、石濤、鄭板橋等,中國文人畫把神韻作為最高的藝術(shù)追求,標榜“士氣”“逸品”,重視詩書畫的意境締造,或典雅超逸、疏秀明潔,或筆墨潑灑、快意縱橫,把文人的悲愁喜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但到了近代,隨著中國國力的一落千丈,西方文明對中國形成了碾壓式打擊,中國傳統(tǒng)繪畫亦萎靡不振。以徐悲鴻、林風眠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畫家紛紛到歐洲學習繪畫,力圖用西式畫法改良中國繪畫。
1918年,徐悲鴻發(fā)表《中國畫改良之方法》一文,認為“中國畫與學之頹敗,至今日已極矣”,批評傳統(tǒng)人物畫造型“夫?qū)懭瞬粶室哉娣ǘ龋干僖还?jié)。臂腿如直角,身不能轉(zhuǎn)使,頭不能仰面?zhèn)纫?,手不能向畫面而伸。無論童子,一笑就老,無論少艾,攢眉即丑,半面可見眼角尖,跳舞強藏美人足”。徐悲鴻堅信“只有寫實主義足以治療”,提出其“作物必須憑實寫”的藝術(shù)主張。
只是歷史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了幾百年,往往會出現(xiàn)令人啼笑皆非的結(jié)果。十九世紀晚期印象派大師修拉以點畫法聞名于世,其代表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然而中國北宋時期,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山水”就已經(jīng)用水墨點染方式作畫,自謂“信筆作之,多以煙云掩映樹石,意似便已”。不過后來還被魯迅批判為“米點山水則毫無用處”,其實魯迅應(yīng)該看看修拉的。
反倒是某些西方大師更贊許中國藝術(shù)。張大千拜訪畢加索的時候,畢加索就對張大千說:“在歐美,我看不到藝術(shù),在中國,才有真正的藝術(shù)。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為什么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shù)?” 畢加索欣賞中國畫的“空白意象”,說“中國畫是神秘的,但神秘不在黑色部分,神秘在墨色的空白之處?!?
到如今西方又發(fā)展出野獸派、未來派、達達派、超現(xiàn)實主義、抽象主義等諸多派別,其作品用當年徐悲鴻“夫?qū)懭瞬粶室哉娣ǘ取眮碇肛熞环坪跻餐耆珱]有錯誤。
社會進步再進步,信息時代的繪畫又會如何發(fā)展?分子繪畫、AI繪畫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各種新奇手段層出不窮,未來繪畫往何處去?會不會再出現(xiàn)量子畫派,乃至以確定和不確定為特點的薛定諤式畫派,都很值得令人拭目以待。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guān)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知名女星演唱會全場喊退票?官方回應(yīng)
2024-04-21 15:31 -
熱搜第一!黃子韜就不當言論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會的毒瘤——依法取締“法輪功”邪教組織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組數(shù)據(jù)看出行新特點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結(jié)果揭曉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進中央:建議加大教育捐贈的稅收減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館新館下周開館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來年味在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惱的不是圖案不夠多樣,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太過于豐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國人民,向所有中國游客發(fā)出最誠摯的邀請”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貨帶回家,親戚家的小孩都饞哭了
2024-01-30 11:22 愛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過調(diào)研認真解決上市公司發(fā)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2024-01-29 19:00 -
書生在官場的365天,建了座“不網(wǎng)紅”的圖書館
2024-01-27 14:31 觀察者頭條 -
去年國外撤回大量中國學者論文,教育部:開展高校撤稿論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這次,他們要為“男聲”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譯一個字獎10萬元的甲骨文“懸賞令”,公布第二批獲獎名單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tǒng)遺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輪訓期間到私企內(nèi)部食堂違規(guī)吃喝,官方通報
2023-11-10 11:40 廉政風暴 -
《無窮之路3》走進新疆西藏,“想對西方觀眾說,百聞不如一見”
2023-11-05 13:51 文化 -
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揭曉!中國作家獲獎
2023-10-21 22:50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mào)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