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舍臺灣,救美國!(中英對照)
最后更新: 2021-01-17 22:24:55【中譯】
美國《紐約時報》2011年11月11日刊文,題為:為拯救美國經濟,舍棄臺灣吧!
若是奧巴馬總統(tǒng)想要糾正美國的發(fā)展路徑,贏得連任,并保護這個國家下一代的未來。他只需要采取一個大膽的行動。
奧巴馬總統(tǒng)需要重新塑造美國對國家安全的思路,拋棄老調的國防觀念,后者堅持認為美國的權力主要源自于軍事實力,而不是美國經濟的實力、活力和競爭力??偨y(tǒng)必須明確,今天美國人的就業(yè)和財富,要比軍事實力更重要。
正如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上將去年宣稱的那樣:“對美國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是美國的債務?!?
在加強美國的經濟安全方面,奧巴馬總統(tǒng)有許多措施可選,比如組織一次有中國領導人參加的閉門會議。議題是終止美國對臺灣的軍援和軍售,在2015年以前廢除美臺防衛(wèi)協(xié)議,以此交換中國豁免其持有的美債,這一數(shù)字已高達1.14萬億美元。
對北京那些謹慎的人來說,這是個極為珍貴的獎品,為此他們愿意慷慨解囊。畢竟美國與臺灣之間的關系是一項冷戰(zhàn)時期的遺產,且在1979年已有過調整。
今天,美國在臺灣已沒有什么戰(zhàn)略利益。臺灣對大陸的投資不斷增加,與大陸企業(yè)的合資經營越來越多,因此臺灣與大陸在經濟上的一體化正不斷增強。因此,臺灣被大陸融合,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但這種現(xiàn)狀充滿危險。如果“臺獨”政客鋌而走險,宣布獨立;或者北京的“鷹派”對一體化過程中的等待失去耐心,而急于以武力奪取臺灣,那么美國就可能在突然之間卷入戰(zhàn)爭,這可是幾萬億美元的戰(zhàn)爭。
美國的“對華鷹派”必定會反對以臺灣問題為交易,認為這是美國向中國投降。這些“鷹派”頭腦中想象出一副赤色中國在亞洲張牙舞爪的可怕景象,但這種觀念早就過時了。想象美國是民主的雅典,而中國是獨裁的斯巴達,這種令人感動但背離現(xiàn)實的觀念,不可能有未來。
今天的戰(zhàn)斗是資產負債表上的競爭,而戰(zhàn)場是在各大企業(yè)的董事會上,根本不是什么要在軍事或意識形態(tài)上“支配”太平洋的地緣政治博弈。
事實上,中美兩國在經濟利益上緊密聯(lián)系。美國海軍事實上是中國最大的軍事資產,前者保證了航行安全,中國因此能自由地輸送產品和資源。
出于以下幾個考慮,中國會很樂意就臺灣問題與美國達成協(xié)議:
第一,由于臺灣問題的象征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它是中國政府未曾明言,但很難否認的戰(zhàn)略優(yōu)先目標。對中國領導人來說,臺灣問題意義重大,而不僅是海上航路或能源通道。
第二,這一協(xié)議將為臺灣逐漸、有序地融入大陸打開更清晰的路徑。
第三,這一協(xié)議將捆住那些強硬的軍國主義分子的手腳,否則他們會用臺灣問題挑動民族主義情緒,架空親西方的政治官僚,并推出更大的軍事預算。
最后,中國在龐大的軍事建設計劃上所費不菲,這個協(xié)議可以使中國節(jié)省一筆可觀的開支。
杰弗里?劉易斯是蒙特雷國際研究院的東亞問題專家,他估計中國國防開支的1/4到1/3,即大約300億到500億美元,用于在臺海地區(qū)的軍事部署。如果中美之間能通過協(xié)議解決臺灣的地位問題,那么中國在2020年以前將節(jié)省下5000億美元的國防開支,并在2030年前稍有休息。相形之下,美國將能得到債務豁免,以及更廣泛的經濟利益。
如果美國在未來傳遞這種談判的信號,中國的領導層肯定會感到驚訝,并樂意做出回應。如果中美之間就臺灣問題達成協(xié)議,除了債務的豁免外,還可以促使中國停止對伊朗、朝鮮、敘利亞等邊緣國家的政治、經濟支持,并對不大穩(wěn)定的巴基斯坦施加適當?shù)挠绊?。整個國際格局將由此一新。
這項協(xié)議一旦達成,約10%的美國債務將立刻豁免,既不需要增加稅收,也不需要削減開支。與此同時,美國的外交政策將擺脫過時的冷戰(zhàn)遺產的糾纏,重新調整定位,以符合當今的經濟和戰(zhàn)略利益。更關鍵的是,美國由此可以避免與中國開戰(zhàn)的風險,而兩國之間一旦爆發(fā)戰(zhàn)爭,其代價必定十分高昂。
批評者會認為這個提議不合實際,甚至荒唐可笑。他們會說國會不會通過這樣的提議,也不符合政治現(xiàn)實。他們的批評大約是對的,至少在當下如此。
但只要提出這個議題,奧巴馬總統(tǒng)就能改變思路,扭轉政治現(xiàn)狀。對國會而言,與中國達成協(xié)議,也能使其重新獲得信任。
債務只要能有效管理,本身并不是什么壞事。但今天美國的債務已經難以為繼,眼看就要摧毀這個國家的經濟、民主,還有下一代的未來。
奧巴馬總統(tǒng)現(xiàn)在正面臨許多頭疼不已的問題,不過通過推動臺灣議題,這些麻煩都有望迎刃而解。他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向全國傳遞某種信息,關于大膽的外交政策設想,以及財政責任等等。每位公民都能從中受益,而選民也會理解。
保羅?V?凱恩是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國際安全問題的前研究員,他曾作為海軍陸戰(zhàn)隊員在伊拉克服役。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舊文資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新偉 
-
大象走鋼絲,“觸底”的上汽集團如何反彈?
2021-01-17 22:13 汽車工業(yè) -
河北又一地升為高風險地區(qū)
2021-01-17 21:3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日本最高法院還是裁定他有罪
2021-01-17 21:23 日本 -
習近平: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fā)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zhàn)
2021-01-17 20:31 中國經濟 -
【每日一習話】著力提高應對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021-01-17 20: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東風浩蕩萬里澄——寫在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發(fā)表歷史性演講四周年之際
2021-01-17 20:23 -
石家莊“北漂”6次被隔離…
2021-01-17 20:1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拿錢說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2021-01-17 20:07 外媒看中國 -
打中國疫苗還是美國疫苗?張文宏:入鄉(xiāng)隨俗
2021-01-17 19: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吳存榮任重慶市委副書記
2021-01-17 19:51 -
沒檢測就從全美各地派往華盛頓,已發(fā)現(xiàn)43人陽性
2021-01-17 19:13 美國政治 -
河北邢臺增3例陽性:檢測機構瞞報
2021-01-17 18: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亂港頭目李卓人突然賣房,低于市價百萬港元
2021-01-17 17:19 香港 -
特朗普著手“退休生活”:醞釀“家族王朝”的誕生
2021-01-17 17:13 特朗普 -
1傳102,吉林調查涉疫養(yǎng)生館
2021-01-17 17:1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京昨日確診病例詳情公布:1例集中隔離后20天才確診
2021-01-17 16:5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
柬埔寨首相:中國疫苗,我第一個打
2021-01-17 16:1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巴西媒體:特朗普要下臺了,巴西不反華為了
2021-01-17 16:10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2021-01-17 16: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