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世功:大英帝國的精心撤退制造了人類史上最悲慘的自相殘殺
最后更新: 2019-11-13 08:58:52這不能不讓我們佩服帝國政治家的智慧。當年,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矛盾最激烈的要數老牌工業(yè)國英國了,恩格斯專門寫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來宣傳社會主義,然而,社會主義運動在英國毫無起色,倒是把歐洲大陸搞得神魂顛倒,其中一個秘密就在于通過宣布英女王為印度女王來凝聚英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開拓海外殖民地。
英國取得印度大陸,為其提供了一個建立大陸帝國的希望。有人建議帝國應當遷都德里,然后再殖民伊朗和中國西藏,這樣就會取得地緣政治的大陸心臟地帶,建立統(tǒng)治全球的帝國,這是英國一直染指中國西藏和云南的原因。然而,慣于海洋思路的英國人,最終沒有采取大陸帝國的思路。畢竟資本家的商業(yè)利益在海洋貿易中,而不是那片土地貧瘠的大陸。
于是,環(huán)顧英國殖民地,大英帝國簡直就是一個島嶼的收藏家,把海洋中鄰近大陸的島嶼作為殖民的首選對象,編織了遍布全球的商業(yè)殖民網絡。這無疑是一個精明的商業(yè)策略,即可以利用島嶼與大陸的商業(yè)關系,取得大陸上一切商業(yè)利益,但卻不需要像羅馬帝國那樣,承擔繁重的、往往吃力不討好的治理陸地殖民地的政治責任。
如果說大陸帝國征服之后要承擔起治理的責任,大英帝國則如同吸血蟲一樣通過商業(yè)的管道汲取大陸的資源,但不需要承擔任何政治或道義責任。就這一點而言,大英帝國毫無羅馬帝國的氣象,毫無政治使命感和文明抱負,和愷撒、屋大維這些具有偉大文明抱負的羅馬皇帝相比,丘吉爾、迪斯累利等帝國政治家充其量是精于打算、損人利己的可恥商人。
本杰明·迪斯雷利,猶太人(1804年12月21日–1881年4月19日)英國保守黨領袖、三屆內閣財政大臣,兩度出任英國首相。在把托利黨改造為保守黨的過程中起了重大作用。在首相任期內,是英國殖民帝國主義的積極鼓吹者和衛(wèi)道士,大力推行對外侵略和殖民擴張政策。他的名字是同英國殖民帝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還是一個小說家,社會、政治名聲使他在歷任英國首相中占有特殊地位(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大英帝國這種政治精明不僅體現在帝國的建立過程中,更體現在帝國解體的撤退過程中。如果說建立帝國取決于時代的機緣,維持帝國統(tǒng)治則是需要良好的制度和堅韌不拔的意志,那么能讓帝國榮耀的解體,無疑是一項高超的技藝。大英帝國在殖民地的撤退就經歷了被迫撤退到主動撤退的轉變。
在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初期,由于英國不想放棄自己的殖民地,故采取高壓手段,導致與殖民地人民的對立,最終在殖民地解放運動中徹底喪失了自己的利益,被迫交出了政權。比如印度、緬甸的獨立。而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英國政治家意識到大英帝國的瓦解不可避免,就以退為進,通過主動撤退來最大限度地保證英國人的利益,尤其是其經濟利益。這就使“非殖民化”包含兩個相互對立的過程。表面上宗主國采取民主化進程逐步放棄直接行使殖民統(tǒng)治權,但另一方面將自己培養(yǎng)起來的政治精英推向領導地位,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其經濟和戰(zhàn)略利益。這種漸進撤退的“非殖民化”,就變成以退為進的“再殖民化”。
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局勢許可,首先是讓大陸實行自治,然后慢慢走向獨立,至于沿?;蛐u上的海港與商業(yè)中心,有可能的話,是稍后撤退,而且這些海港與商業(yè)中心的非殖民地化過程的模式則又與內陸的撤退不同。對于內陸,英國在政治行政上,將會盡快放手,但在海港尤其是小島的商港,在整個非殖民化的過程中卻是另有安排的。這特別安排的目的,不但是設法保住英國傳統(tǒng)的利益,同時也為這些地方的傳統(tǒng)利益著想,因為在這個殖民地化的過程中,這些商港已經建立成了與內陸有相當不同的經濟、文化、政治結構。(鄭赤琰:《收回主權與香港前途》,一九八二年版,49—50頁)
鄭赤琰,祖籍廣東豐順,1936年生,1946年在柔佛士乃小學受教育,1959年畢業(yè)于巴株華仁中學,1963年畢業(yè)于新加坡南洋大學政治系獲文學士學位,1971年考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75年又榮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77年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行政系講師。被稱為系內“四大長老”之一(另外三位為關信基、翁松然及李南虹),后晉升為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兼主任,并成立“海外華人研究所”。1998年起出任香港嶺南大學“族群與海外華人經濟研究部”主任。2008年下旬開始在珠海學院兼職任教政治學(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因此,在政權移交的過程中,英國人絕不會突然把全部政權交出,而是采取逐漸移交,比如先把地方政權移交出去,或者先把經濟、勞工、教育、醫(yī)療等經濟社會事務交給當地人管理,或成立半獨立的自治政府,然后再逐漸移交政治、軍事和法律等方面的政權事務,從而保證英國人培養(yǎng)出來的政治精英和商業(yè)精英把持政權。這就是大英帝國撤退戰(zhàn)略的精髓所在:培養(yǎng)地方精英的政治忠誠,實現幕后遙控;培養(yǎng)民眾的獨立公民意識,實現分而治之。
- 原標題:大英帝國的精心撤退制造了人類史上最悲慘的自相殘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雪瑩 
-
波蘭極右翼游行慶祝獨立日:西歐正在滅亡
2019-11-12 23:35 歐洲極右翼 -
BBC被罵“假新聞”:拿3年前視頻掩蓋首相尷尬一幕
2019-11-12 23:12 不列顛 -
習主席時隔5年再赴巴西!一起來了解這三本書的故事
2019-11-12 19:16 中國外交 -
訪問希臘期間,習主席為何專門來到這個地方
2019-11-12 19:10 中國外交 -
“這話有人不愛聽,但我們美國的確依賴中國研究員”
2019-11-12 17:33 中美關系 -
70名中國與會者未獲簽證,中印商業(yè)論壇被推遲
2019-11-12 16:54 龍象之間 -
日方確認:一名50余歲日本男子昨天在港被打
2019-11-12 15:54 香港 -
墨西哥派專機接莫拉萊斯,拍下這張照片
2019-11-12 15:07 -
習近平:浩瀚的太平洋沒能阻止中巴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進程
2019-11-12 14:23 中國外交 -
圖解習近平同希臘領導人會談:“酒逢知己千杯少”
2019-11-12 14:20 中國外交 -
加州州長指責電力公司“貪婪”,美媒曬了曬他收過的錢
2019-11-12 14:03 美國一夢 -
蘋果信用卡遭創(chuàng)始人抨擊性別歧視
2019-11-12 13:22 -
流通美元、人民幣10年,津巴布韋發(fā)新本幣
2019-11-12 13:10 非洲之窗 -
谷歌“夜鶯計劃”曝光:私下收集數百萬人健康數據
2019-11-12 13:06 谷歌 -
莫拉萊斯走了,美國終于樂了
2019-11-12 12:03 拉美左翼 -
希臘拒收,被土耳其驅逐的美籍IS分子卡在兩國中間
2019-11-12 10:45 -
德國兩大州長表態(tài):不能因為美國不喜歡就排斥華為
2019-11-12 10:26 德意志 -
墨西哥度假勝地附近兩月來發(fā)現尸骸52具
2019-11-12 09:46 薄荷四國 -
獨家視頻 | 習近平同希臘總統(tǒng)帕夫洛普洛斯會談
2019-11-12 08:52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和希臘總理共同參觀比雷埃夫斯港項目
2019-11-12 07:16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