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剛:若其他地方發(fā)生類似俄烏沖突,中國持同樣立場
最后更新: 2022-04-19 09:48:17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wǎng)站消息,2022年4月18日,駐美大使秦剛在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發(fā)表題為《烏克蘭危機之后》的署名文章。
全文譯文如下:
烏克蘭的危機令人痛心。流血沖突多持續(xù)一分鐘,四千三百萬烏克蘭人民就多受一分苦難。盡快結束這場誰都不愿看到的沖突,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中國歷來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倡導維護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主張尊重包括烏克蘭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支持一切有利于?;鹬箲?zhàn)和緩和人道主義危機的努力,并將繼續(xù)為勸和促談發(fā)揮建設性作用。
痛定思痛,我們必須嚴肅思考這場危機給世界帶來的改變以及危機后我們要走的道路。
二戰(zhàn)后國際體系正承受著冷戰(zhàn)結束以來最沉重的壓力。百年一遇的疫情,烏克蘭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空前規(guī)模制裁,歷史性的通脹和經(jīng)濟陷入衰退的前景,使國際體系“鍋爐”的壓力警報頻繁響起,需要我們共同為命運與共的世界減壓,而不是加壓。
歐洲是烏克蘭危機中承壓最重之地。對歐洲穩(wěn)定繁榮的預期似乎一夜逆轉,取而代之的是巨大不確定性。要扭轉這種預期,既要?;鹬箲?zhàn),更要找到危機后歐洲長治久安的根本出路,探討構建平衡、有效、可持續(xù)的歐洲安全新理念與新架構。
反思近30多年來歐亞大陸兩端安全形勢截然相反的演變,有助于看清未來歐洲乃至世界的安全路在何方。冷戰(zhàn)后,當歐洲走上以北約東擴尋求安全之路時,大陸東端,中國與俄羅斯、中亞國家創(chuàng)建了沒有先例可循的五方會談機制,開啟了對新型安全理念與道路的探索。1996年,就在克林頓總統(tǒng)在底特律首次宣布北約東擴時間表的同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國在上海簽署了《關于在邊境地區(qū)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xié)定》,徹底解決了中國同原蘇聯(lián)國家的邊境問題,結束了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的歷史,奠定了后來上海合作組織的基石,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的原則成為“上海精神”的內(nèi)核,實現(xiàn)了中國與俄羅斯、中亞國家長期睦鄰友好和共同安寧。歷史告訴我們,不同的選擇將結出不同的果實。??
烏克蘭危機下的美俄、美中關系,也走到了關鍵十字路口。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和中國在1992年分別接待了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首次訪問,同俄羅斯確立了“互不敵對”關系。當時的美俄、中俄關系,站在同一個起點上。
30年后,中俄關系取得長足發(fā)展,但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性質(zhì)沒有變化。中國過去是、將來也是獨立自主的大國,始終堅持從事情的是非曲直出發(fā)作出判斷、決定立場,不受任何外來壓力干擾。所謂中方事先知情俄方對烏軍事行動以及中方向俄方提供軍事援助都是虛假信息。類似俄烏沖突的事件如果發(fā)生在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之間,中國也會持今天這樣的立場。而30年后的美俄關系,卻滑向了“新冷戰(zhàn)”。這樣的美俄關系不符合中美俄三方任何一方的利益,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道理很簡單,讓美俄關系更壞不會讓中美關系更好,讓中俄關系變壞也不會讓美俄關系變好。把中美關系搞砸了,對美俄關系、對世界都沒有好處。?
更令人憂慮的是,當危機來臨時,仍然有人對中國揮舞制裁大棒,企圖逼迫中國放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選邊站隊;有人炮制“中俄軸心論”,極其危險地曲解中俄關系,無端讓中國為烏克蘭危機負責;有人把臺灣問題和烏克蘭危機聯(lián)系起來,渲染臺海沖突風險;有人不顧烏克蘭危機警示,在亞太地區(qū)制造隔閡、對立和不安全,企圖讓亞太重走歐洲的老路。這些言行對解決烏克蘭危機沒有任何好處,對穩(wěn)定中美關系沒有任何好處。把中美俄、歐洲、亞太和世界“都拖下水”,對我們的子孫后代沒有任何好處。
烏克蘭曾是二戰(zhàn)后國際體系起步之地。70多年后,烏克蘭的命運再次同世界的命運息息相關。也許我們暫時還不能就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國際體系達成一致,但在“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zhàn)禍”并有過40年相互隔絕的不堪回首經(jīng)歷之后,我們至少應意識到,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都不可能不顧別國的安全而謀求自身的絕對安全。沒有尊重、信任、包容與合作,這個世界將永無寧日。危機過后,世界不需要也承受不起一場新的冷戰(zhàn)。
中美兩國不僅應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開展平等互利的合作,更應當在應對國際政治氣候變冷中積極尋求最大限度的共識。對危機認知的差異,不應成為無端指責和施壓的理由,不應干擾中美為走出烏克蘭危機作出努力。我本人同美方同事保持著密切溝通。同時,中、美有理由把眼光放得更遠,就危機之外與危機之后展開務實、建設性對話、協(xié)調(diào)與合作,推動實現(xiàn)各方都能接受的歐洲長治久安之策,妥善解決其他全球熱點問題,與國際社會攜手預防和應對烏克蘭危機給全球經(jīng)濟貿(mào)易、金融、能源、糧食、產(chǎn)業(yè)鏈、供應鏈等帶來的嚴重沖擊,確保各國經(jīng)濟民生不受影響。當今的國際體系并不完美,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在這一進程中,中國是維護者、建設者,不是破壞者、顛覆者。使中美18億人民和世界78億人民共享持久和平、普遍安全與共同繁榮,這是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共同擔負的歷史責任。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烏克蘭危機之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谷歌否認公開俄軍事設施高清衛(wèi)星圖像:未更改地圖服務
2022-04-19 09:48 烏克蘭之殤 -
美駐關島核潛艇增至5艘
2022-04-19 09:30 美國一夢 -
俄駐美大使:莫斯科與華盛頓不再是伙伴
2022-04-19 08:17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新增確診48317例、死亡245例
2022-04-19 07:32 美國一夢 -
烏總理將訪美,討論對烏宏觀金融援助
2022-04-19 07:05 烏克蘭之殤 -
阿富汗抗議巴基斯坦空襲,巴方:阿方須遏制跨境襲擊
2022-04-19 07:03 阿富汗 -
俄羅斯舉行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日閱兵彩排
2022-04-19 06:57 俄羅斯之聲 -
澤連斯基:俄軍已經(jīng)開始頓巴斯之戰(zhàn)
2022-04-19 06:50 烏克蘭之殤 -
被俘英國士兵喊話約翰遜:求您拿我換梅德韋丘克吧!
2022-04-18 23:16 烏克蘭之殤 -
意大利總理,陽性
2022-04-18 22:55 -
烏克蘭:要求G7提供500億美元財政援助
2022-04-18 22:16 烏克蘭之殤 -
“融入歐洲,我們也要維護與中俄傳統(tǒng)友誼”
2022-04-18 22:13 -
俄國防部首次公布烏軍詳細傷亡名單
2022-04-18 21:28 烏克蘭之殤 -
澤連斯基不斷要軍備讓拜登陷入新困境:怕踩普京“紅線”
2022-04-18 21:14 烏克蘭之殤 -
“送烏克蘭更多武器防止全球饑荒”
2022-04-18 19:28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公布紅場閱兵安排:8架戰(zhàn)機組成“Z”字隊形
2022-04-18 18:38 烏克蘭之殤 -
韓檢察總長請辭反對剝奪檢方偵查權
2022-04-18 17:53 三八線之南 -
俄國家杜馬議員勸拜登別去基輔:可能被謀害
2022-04-18 17:39 烏克蘭之殤 -
汪文斌:美國正淪為一個人權遭受系統(tǒng)性侵犯的國家
2022-04-18 16:32 美國一夢 -
世衛(wèi)組織欲公布全球疫情死亡數(shù),印度阻撓
2022-04-18 16:25 抗疫進行時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