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依然難忘他?這里有個古典政治命題
關鍵字: 星球大戰(zhàn)星戰(zhàn)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星戰(zhàn)7粉絲電影阿納金《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正在刷新影史紀錄: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五類獎項提名,即最佳電影剪輯、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音效,僅次于1977年的《新希望》。同時,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原力覺醒》也在1月6日超越了《阿凡達》的7.605億美元,成為美國國內票房最高的影片,用20天打破了《阿凡達》7個月的票房紀錄。
JJ艾布拉姆斯接手的第七部《星戰(zhàn)》,當然是想盡辦法讓粉絲滿意,光是七七八八的致敬,也夠寫上幾萬字。(詳情請看南方戰(zhàn)士的《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全面解讀與彩蛋梳理》 )然而,新反派凱洛·倫的出現(xiàn),卻成了迷友們化身"九斤老太"茶余飯后的談資:"天行者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不信可以看官方的投票,觀影后,迷友們最想用的光劍,竟然是阿納金的藍色光劍,而不是凱洛·倫的十字光劍!還是大幅度勝出!求凱洛·倫此時的心理陰影面積……這位脆弱、敏感的天行者后裔,前半生都在試圖擺脫外公阿納金·天行者"影響的焦慮",可惜,頭盔也戴了,父親也殺了,人氣值還是落后不止一個段位。
達斯·維達之所以備受追捧,是因為他身上既有古希臘神話里“神”的影子,又有現(xiàn)代世界里“革命者”的氣息。這也和創(chuàng)作者對他的偏愛分不開,從絕地到西斯的“反叛之路”,從阿納金·天行者到達斯·維達,正史用整整六部曲來渲染,直到第七部《原力覺醒》,他的外孫依然對他頂禮膜拜。
阿納金·天行者的命運非常接近《伊利亞特》的套路,作為英雄和天選之子,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但澎湃血氣驅使下的掙扎與反抗,還是讓觀眾感到心情激蕩,過目難忘。他的原力之強,在動畫片《克隆人戰(zhàn)爭》第三季15-16集有明確的表現(xiàn):在MORTIS的祭壇上,日月無光,阿納金讓光明原力和黑暗原力同時俯首稱臣;他的師父歐比萬望向夜空,云開霧散,幾顆疏星正從薄云中顯現(xiàn)。
比起他的能力和宿命,他對官僚制的挑戰(zhàn)與失敗,以及來自于本能的“革命”沖動,才真正令人無限感慨。
絕地和西斯的對立,本質上來說,是理性和血氣的對立。絕地就像哲人,贊美和奉行理性。西斯就像戰(zhàn)士,歌頌血氣,發(fā)掘血氣里的任何可能。血氣(thymos)的近義詞是憤怒,同時在情緒的激蕩中,包含著奮不顧身的實踐。絕地和西斯不斷角力,對政府的影響此消彼長,整個星系各執(zhí)一端針鋒相對,也正對應著哲人王和僭主所代表的政治制度的此起彼伏。
阿納金九歲進入絕地受訓,絕地組織有一個學徒-武士-大師-長老會的晉升渠道,前三個階段與個人戰(zhàn)斗力、三觀相關,后一個階段就是管理層,一切相關決議都有長老會討論做出。層層晉級,按部就班??梢哉f,絕地組織是一個“按照能力和資歷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行政權力體系”,服膺的是“法理權威”。
他接受的是這樣的絕地信條:
There is no emotion,there is peace.
無需激情,平靜心智。
There is no ignorance,there is knowledge.
勿隨愚昧,順從真知。
There is no passion,there is serenity.
勿縱情欲,沉靜明意。
There is no death,there is the Force.
無有滅亡,唯行原力。
可是絕地對人的隔離培養(yǎng),忽略一個“天性”的問題,不僅忽略天性,還帶著“存天理滅人欲”的味道,比如不許結婚——師父歐比萬可以四處留情,但阿納金明媒正娶就是要被吊路燈——好像不結婚反而更加“政治正確”了。絕地組織“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內里爛掉大半,外面還是一派光鮮;管理者面目可憎,持身不正,教育原則又死板僵化,代代出幾個叛出師門者,不足為奇,況且那些本性張揚的天才。(所以受歡迎的反派,不只達斯·維達,還有杜庫伯爵。)
絕地認為需要克服的emotion和passion,基本上是阿納金的生活必須:反抗奴隸主沃圖的壓迫,反抗絕地長老會的壓迫,反抗絕地教條的壓迫,反抗帕爾帕廷的壓迫。換句話說,阿納金常常用生命的本能(愛欲)在反抗、挑戰(zhàn)一切權威,這種挑戰(zhàn),在對抗絕地官僚制的時刻,完成了他的陣營轉變和命運轉折。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chǎn)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