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又是退休制度改革,又是大罷工,馬克龍這次頂得住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
2023年新年的到來并沒有給歐洲帶來多少好消息,外部的沖突愈演愈烈,內部的紛爭也接踵而至。
比如這幾天在法國上演的罷工潮。
凡在法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它最流行的段子就是:冬天有圣誕節(jié),春天有春假,夏天有帶薪休假,到了秋天沒有假就開始罷工。但現在冬未去春未來,針對退休制度改革的罷工抗議浪潮已經席卷全法。
退休制度改革是老問題了,或者說是政府人為制造出來的老問題了。法國退休制度設立于1945年,當時的退休年齡為65歲。但當時法國預期壽命男性只有51.3歲,女性只有58.6歲。這意味著多數人辛苦工作一生,最后根本領不到退休金。
1765-2020年法國人平均壽命圖(圖源:Statista)
但就是這樣的制度,一直執(zhí)行了三十多年。直到1982年,首次執(zhí)政、左派的社會黨將退休年齡改為60歲。這算是第五共和國第一次退休制度改革,只是這個改革不但太遲,而且方向錯了。因為1980年法國人均壽命已經到了74歲,而且繼續(xù)延長的趨勢很明顯——現在更高達82歲以上。也就是說,法國政府在人均壽命很低的時候工作時間)很長,但當人均壽命很長的時候,卻要縮短工作時間。
還有一點很重要,1945年法國總和生育率是2.3個,到1980年已經降到1.9個(2022年為1.79),而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很多國家的財稅、社會及福利制度,也都是建立在高生育率基礎之上的。
1800-2020年法國生育率(圖源:Statista)
所以不難理解,這個政策實行幾年后就暴露出嚴重的問題,不得不進行改革。
1995年,希拉克總統(tǒng)曾試圖改革公務員退休制度,結果長時間的大罷工令國家癱瘓,當時連軍車和塞納河上的郵輪都被政府動員出來維持基本公共交通。他的愛將總理朱佩也不得不辭職,還在不久之后的議會選舉中大敗,不得不與社會黨聯(lián)合執(zhí)政,開了第五共和國左右政黨共治的先河。自此在他執(zhí)政的十二年間,再也沒有碰過這個議題。
到了2010年,時任總統(tǒng)薩科齊將法國人退休年齡由60歲提高到62歲,這同樣引發(fā)了全國大罷工,有超過200萬人參與。但面對人口老齡化、高達323億歐元的退休金赤字,薩科齊彼時別無選擇,只能頂著壓力硬上,最終也讓他付出了連任失敗的代價。
這次馬克龍推出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建議到2030年時,將退休年齡從目前的62歲提高至64歲。而且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計劃從今年9月起,每年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遲3個月,直到2030年延遲至64歲。即便如此,還是引發(fā)了全國范圍的大罷工,超過120萬人走上街頭表示抗議。
這不是馬克龍第一次因為退休改革議題遭遇大罷工,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因為修改養(yǎng)老金改革計劃,80萬人走上街頭,要求馬克龍下臺。
有了這么多前車之鑒,馬克龍為什么還要偏向虎山行呢?
第一,馬克龍已經連任成功,沒有選舉壓力。第二,他沒有政黨背景,是靠著理念獲得各方特別是資本支持的,他也必須對此有所交待。第三,不改革不行,否則法國養(yǎng)老金體系很快就會破產。而且和歐洲各國比起來,法國退休年齡是最低的。意大利、丹麥、希臘都已是67歲退休,德國、西班牙、比利時和荷蘭很快也要到67歲了。
本次罷工的游行者舉著馬克龍的頭像進行示威(圖源:法國《世界報》)
但馬克龍的改革是否能夠成功呢?成功之后是否能解決問題呢?
- 原標題:又是退休制度改革,又是大罷工,馬克龍這次頂得住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珈媛 
-
澤連斯基:對俄羅斯核工業(yè)實施制裁
2023-02-06 07:05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國防部長、安全局長等職務調整
2023-02-06 07:05 烏克蘭之殤 -
已提交辭呈?烏防長:對所作所為不羞愧
2023-02-05 22:12 烏克蘭之殤 -
紐約警察與搶劫犯拔槍互射,頭部中彈情況危急
2023-02-05 20:59 -
敘利亞外長:美國及其盟友企圖使用同樣的謊言
2023-02-05 20:26 敘利亞內戰(zhàn) -
替換西方設備,“近7成俄企選擇‘中國制造’”
2023-02-05 18:39 俄羅斯之聲 -
脫歐3周年,英國大敗局
2023-02-05 17:20 不列顛 -
稱“看到同性戀就討厭”,日本首相秘書官被解雇
2023-02-05 16:53 -
“日本工人已經30年沒漲工資”
2023-02-05 16:33 日本 -
韓國稱自華入境旅客陽性率已為零
2023-02-05 16:13 三八線之南 -
特朗普過氣了?美國民主黨正準備“狙擊”德桑蒂斯
2023-02-05 15:46 -
紐約被曝從印度“曲線進口”俄石油產品
2023-02-05 15:30 -
日本計劃實施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最快今春啟動
2023-02-05 15:16 日本 -
我國防部: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2023-02-05 15:09 中美關系 -
巴基斯坦前總統(tǒng)穆沙拉夫去世
2023-02-05 14:27 巴鐵 -
朝鮮或于2月8日舉行閱兵
2023-02-05 14:11 朝鮮現狀 -
“馬克龍和普京通話,是應澤連斯基要求”
2023-02-05 14:07 -
“已有中國公民不幸傷亡”,中國總領館提醒!
2023-02-05 13:20 -
皮凱蒂新報告:全球精英造成50%溫室氣體排放
2023-02-05 11:48 -
僅有37輛豹2坦克的葡萄牙,也宣布要援助烏克蘭
2023-02-05 10:36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9“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