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在法生活20年,這次罷工還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最后更新: 2019-12-16 09:32:05現(xiàn)代國家管理日益復雜,對政治人物的素質(zhì)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但選不出優(yōu)秀的政治人物已是西方常態(tài)。
所以從這些角度講,法國等西方國家問題雖然出在經(jīng)濟,但根源還是在于政治。
從民族性的角度講,法蘭西民族喜愛享受,好逸惡勞,同時又擁有決定一切的選票,從而把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發(fā)揮到極致。
遠的就不說了,僅二十一世紀就發(fā)生過幾次著名的罷工。一是2005年醫(yī)療系統(tǒng)大罷工。其背景是2003年法國發(fā)生酷暑(也就是37度),沒有經(jīng)驗的法國應對無力,最終一萬多人死亡。2005年酷暑又至,醫(yī)療系統(tǒng)本應該吸取教訓未雨綢繆,結果他們卻選擇這個時候罷工。因為此時罷工效果最好,能給政府施加最大的壓力,更能達到目的。至于造成的風險和后果就無所謂了。二是法國申辦2012年奧運會期間,當奧委會到法國考察舉辦環(huán)境時,交通系統(tǒng)發(fā)起全面大罷工。因為他們也認為此時罷工效果最好。這一事件逆轉了法國一直領先的支持度,并最終輸給了英國。
2003年的法國酷暑,對潛在的罷工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應該說任何民族都有劣根性,任何制度都有不足,最可怕的是兩者的完美結合。法國就屬于此例。瑞士搞直接民主,民眾比法國的權力更大。但瑞士民族理性著稱,許多要求延長帶薪假和增加工資的公投都被否決,從而確保了這個國家的長期繁榮。
當代西方德國在世紀之初的改革也成功了。原因在于施羅德總理破釜沉舟進行改革,下臺也不足惜。把他趕下臺的默克爾當上總理后,竟然繼續(xù)推進他的改革,不僅政黨輪替而改變,也不因前者因此下臺而改弦易轍。德國民眾也接受了,并不因此覺得被政治人物欺騙了。當然改革隨后見了成效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說,法國罷工之國的美譽絕非浪得虛名,是經(jīng)濟規(guī)律、政治制度和國民性完美的三結合。
當然,全球化和新興國家的崛起也加劇了法國的問題,但這畢竟只是外因,根本的還是法國自身。
法國出路何在?
從歷史上看,法國也是一個對世界頗有貢獻的偉大國家,歷史上也曾多次經(jīng)歷過生死存亡的考驗,到今天依然是世界大國——盡管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含金量最不足的。所以法國也不是就只有沉淪這一條路。
一是危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出現(xiàn)政治強人。法國歷史上的輝煌和驕傲自豪都來自他們。從朕即國家的路易十四,到征服歐洲的拿破化,再到當代重新解放法國的戴高樂。只是這是一種歷史概率,難以預測。
二是進行政治改革。這包括如何確保盡可能產(chǎn)生優(yōu)秀的領導人;怎樣減少國民性和制度弊端的結合;各政黨放棄門戶和利益之爭,如同德國一樣,把改革進行到底?;蛟S法國要做到這一步,還是得需要更大的危機促成共識。
9月19日是馬克龍成為法國總統(tǒng)的第1000天,他面臨著非常棘手的退休制度改革問題
但不管怎樣,今天馬克龍的退休制度改革并不解決根本問題。即使退休年齡更長,退休制度統(tǒng)一,也只不過是一定程度緩解矛盾的爆發(fā),但對于這個國家的深層次問題毫無影響。馬克龍仍然只是扮演了風雨之中法蘭西的裱糊匠而已。法國需要的是戴高樂這樣的領導人:敢于制訂新憲法、敢于退出北約,敢于讓阿爾及利亞獨立,敢于和中國建交這種既有戰(zhàn)略遠見也有政治勇氣敢破敢立能治本的領導人。
當然,偉大的政治家不是一天就能煉成的。現(xiàn)在馬克龍倒是有一個歷史性的機遇。目前法國政壇,傳統(tǒng)左右政黨都已經(jīng)式微,他唯一的對手就是極右。下一次大選能夠進入第二輪和他對決的還是極右。以法國選民的覺悟,哪怕再不喜歡馬克龍,也多數(shù)會含淚甚至含血支持他。事實上,他只需要大膽改革,無需擔心連任。更何況距下一次大選還有兩年半,他還有足夠的時間等待改革見成效。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并義無反顧的進行改革,或許馬克龍就真的能夠成為另一個載入法國史冊的政治人物。
最后,從制度對比的角度看,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主張人民當家作主,只不過方式不同。哪種方式更好,顯然無法從理論上尋找答案,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實踐。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法國今天全國癱瘓的大罷工都是西方這種人民當家作主的結果。中國的方式是建立在悠久的民本傳統(tǒng)之上的,執(zhí)政者在決策時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民意,吸取各方意見,以人民利益為重,最終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其效果顯然要優(yōu)于今天的西方??磥?,西方要是還有實事求是精神的話,不僅應該尊重中國的方式,還要借鑒和學習。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武守哲 
-
熊本熊落選奧運火炬手:不是“人”
2019-12-16 08:09 東京奧運會 -
史上最長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閉幕:市場機制未達成共識
2019-12-16 07:28 -
拒絕服務還嘲笑警察,星巴克道歉、員工停職
2019-12-15 23:19 美國一夢 -
烏克蘭航空發(fā)動機巨頭:過半股份已售給中企
2019-12-15 21:53 觀察者頭條 -
俄媒稱16歲中國女學生在俄死亡 我使館已聯(lián)系警局
2019-12-15 20:44 海外華人 -
海通證券評中美第一階段協(xié)議:從強脫鉤到再融合
2019-12-15 18:51 中美關系 -
美財長: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jīng)貿(mào)協(xié)議是“歷史性的”
2019-12-15 16:36 中美關系 -
紐約時報CNN的小心機,終于有美國人注意到了
2019-12-15 16:08 美國一夢 -
剛剛,菲律賓棉蘭老島附近發(fā)生6.9級左右地震
2019-12-15 14:51 地震 -
首次!美國小姐、環(huán)球小姐、美利堅小姐、世界小姐都是黑人
2019-12-15 13:25 -
美國單親家庭兒童比例接近1/4,全球最高
2019-12-15 13:06 婚姻故事 -
紐約警察暴力執(zhí)法強搶嬰兒,母親獲賠62萬美元
2019-12-15 11:10 美國一夢 -
這次,她為“瑞式英語”道歉了
2019-12-15 09:43 -
特朗普盟友:彈劾法案會在參院迅速“死亡”,明年1月中旬結束
2019-12-15 09:33 美國政治 -
朝鮮軍方談近期國防試驗成果:將用于開發(fā)“另一戰(zhàn)略武器”
2019-12-15 08:11 半島火箭 -
蘇丹前總統(tǒng)巴希爾以涉嫌貪腐被判2年監(jiān)禁
2019-12-14 23:19 非洲之窗 -
中援柬吳哥古跡王宮遺址修復項目開工:超14萬平方米
2019-12-14 20:10 中國外交 -
時隔一周,朝鮮再次進行“重大試驗”
2019-12-14 15:05 朝鮮現(xiàn)狀 -
1天123條,“推特之王”又破紀錄
2019-12-14 14:52 美國一夢 -
美防長談“重中之重”:中國第一,俄羅斯第二
2019-12-14 14:30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27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07“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52“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