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小兵:特朗普時代
關(guān)鍵字: 特朗普美國特朗普時代美國民主美國大選民粹主義希拉里奧巴馬那些擔憂“美國孤立主義”的人,有美式和平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會有天塌地陷之感,但也不乏賈桂那樣的奴仆,聽慣了吆喝,覺得站直了不舒服,更有一些種族主義者,不愿意看到歐美不是左右世界的中心。希拉里不是就說過,她無法想象自己的子孫生活在中國人領(lǐng)導(dǎo)的世界里?
十一月九日的上午,在費城國際機場的電視上,我看到希拉里作敗選后的正式講演。機場里照例是匆忙來去的人流,但也有三三兩兩的旅客,停下來看CNN的直播。
一夜之間,她衰老憔悴了許多。
我因為有人來機場接,不便久留,只能稍微駐足,正好看到她聲音略帶顫抖地說敗選是痛苦的,而且將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她說自己的競選從來不是為了某一個人,而是為了我們大家所熱愛的這個國家,“是為了建成一個充滿希望,廣納百川,心胸博大的美國”。
這恐怕也是競選政治中最大的荒謬和最有必要的謊言了。
既然目標這樣崇高,為什么不能贏得大多數(shù)人的認同,贏得選舉?而如果一個國家的選民連這樣純潔美好的愿望都不能接受,那我們熱愛的究竟是什么,還能指望什么?又有哪一個競選人會公開抱怨選民的愚頑和狹隘?又有哪一個敗選的政客愿意承認選舉的結(jié)果證明了自己的狂妄和無知?
無怪乎當特朗普在第三場辯論中暗示他有可能不接受自己敗選的結(jié)果時,會引起美國政界和輿論的一片嘩然和驚恐,齊聲抨擊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商人威脅到了美國的整個民主體制。也無怪乎在今天,如果希拉里仍然想要在美國的政治生活里有任何發(fā)言權(quán),她就必須無條件的接受選舉結(jié)果,無論她是多么憎惡唐納德·特朗普,也無論她是多么地相信自己的敗選是美國的悲劇,是對美國夢的背影子。
再大的委屈,也只能忍了,這就是游戲規(guī)則。正像世族里的同室操戈,一旦決出了勝負,雙方就必須握手言和,共同維護家業(yè),光宗耀祖。
因此,只有在號召自己的擁護者對特朗普報以開放的心態(tài),強調(diào)憲政民主的根基是權(quán)力的和平交接之后,希拉里才可能為自己的政治信念作最后的辯護,為她所代言的民眾再次發(fā)聲。
我們都有目共睹,我們國家的割裂程度,比我們當初想象的要深刻,但我依然對美國有信心,而且將永遠有信心……
我們的憲政民主制度把權(quán)力的和平交接奉為神圣不可侵犯。我們不僅尊重這個制度,我們珍愛這個制度。憲政民主奉為神圣的還包括法治,包括在權(quán)利和尊嚴上人人平等的原則,信仰的自由和表達的自由。我們同樣尊重和珍愛這些價值,我們必須捍衛(wèi)這些價值。
和特朗普閉口不談什么價值和原則,而是要挽起袖子修路筑橋、大干一場的架勢相比,希拉里擅長的是講身份政治。她競選中的一大口號,便是要打破制約婦女掌權(quán)的隱形的天花板,選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tǒng)。這當然具有極大的象征意義,但象征并不是現(xiàn)實,也不能完全覆蓋現(xiàn)實世界。假若希拉里當選,她的首要職能不可能是做女總統(tǒng),正如奧巴馬在白宮所做的決策,并不都想當然地以其半非裔身份為出發(fā)點。而曾經(jīng)做過小布什國家安全顧問的賴斯,其凌厲的新保守主義鷹派嘴臉,和她非裔女性的身份又哪有半毛關(guān)系?
唯身份論政治的正面價值,是承認并尊重人類歷史和文化的多元,其負面效果,則是把社會生活中的人標簽化,碎片化。被唯身份論綁架的政治,最終是絕望的政治,分離的政治,因為其出發(fā)點是我們每個人都注定只可能,而且只應(yīng)該是自己,我們不可能改變自己,也不可能改變他人,更不可能組成超越了自我的聯(lián)盟和共同體。唯身份論政治,也是迎合消費時代的政治,遵循的是標簽和品牌至上的作秀邏輯。
希拉里的敗選,意味著唯身份論政治的破產(chǎn)。即使是最有理由認同她的白人女性選民,也因為不同的教育、經(jīng)濟和黨派背景而分裂,最終以不可否認的多數(shù)投票支持特朗普。
唯身份論政治的流行,并非始于希拉里的競選,而是與美國社會最近二三十年間日益占據(jù)主流的多元文化論息息相關(guān)。多元文化論以進步主義為旗幟,以消費主義為動力,可說是為推崇市場導(dǎo)向的當代新自由主義服務(wù)的文化理論。多元文化論的布道者們以西方后殖民時代五方雜處的都市生活為基地和想象空間,把全球化看作是自由主義價值的普世化,抨擊傳統(tǒng)社會的偏狹和森嚴,將社會進步等同于不同身份的發(fā)現(xiàn)和確認。其后果,便是個體身份替換了集體認同和政治同盟的塑造,自我表達的標新立異掩蓋了階級的差異,歷史經(jīng)驗的差異。所謂“政治正確”,實際上是用生活方式來取代政治抗爭,用符號和話語來置換政治實踐本身。在這個層面上,可以說希拉里的競選因為唯身份論政治而轟轟烈烈,也因為唯身份論政治而功虧一簣。
正因為其把政治作為文化來消費,多元文化論在城市居民中間,尤其是對城市青年和大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也是為什么,歷來以代表基層選民利益為傳統(tǒng)的民主黨,在候選人希拉里這里,終于失掉了產(chǎn)業(yè)工人和鄉(xiāng)村選民的信任,而倒是一個生在紐約長在紐約的靠房地產(chǎn)起家的富豪,反而在天高地遠的鄉(xiāng)村美國激起共鳴,搞起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美國版。
美國大選后,年輕人在街頭抗議力挺希拉里。
這也是為什么,大選后爆發(fā)的游行抗議,都發(fā)生在大城市,而大選后最感絕望無措的,是滿腔熱情支持希拉里的大學生。
九號晚上,我在電視上看到費城市民雨中游行,抗議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的場面。我知道安娜堡的校園里,跟很多大學校園一樣,正在舉辦各種抗議和守夜。我也知道,在這次變天為共和黨的紅色的密歇根,安娜堡是民主黨碩果僅存的幾個藍色小島之一。
我知道他們?yōu)槭裁纯棺h,也知道他們在抗議什么,但如果人們不正視把特朗普推上前臺的巨大力量,不擺脫“政治正確”的局限,走出唯身份論政治,在抗爭中建構(gòu)新的聯(lián)盟,那么“不是我的總統(tǒng)!”的口號至多只不過是憤懣的宣泄,而不可能呼喚出新的可能和策略。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shè)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yīng)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guān)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