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飛龍:香港是誰的香港,輪不到美國來定
最后更新: 2019-10-16 11:18:42【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田飛龍】
當地時間10月1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全會審議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以下簡稱“香港法案”)。此前的9月25日,該法案已經由美國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通過,看樣子美國是鐵了心要對香港事務進行更為直接、具體及深入的干預。
從法案具體進程來看,這一法案目前已經通過了“引入程序”(Introduced)、“參議院程序”(Passed Senate),接下來再經過“眾議院程序”(Passed House)、“差異解決程序”(Resolving Differences)及“總統簽署程序”(To President),就將最終公布為生效法律。以目前的中美關系惡化情勢、貿易談判僵局以及香港牌的獨特政治效用來看,該法案預期11月份會正式通過所有立法程序而成為法律。
該法案將為美國執(zhí)法機關的調查、制裁以及美國國會的有關監(jiān)督與決策行為提供國內法依據,以進一步完善美國干涉香港事務的國內法制基礎。不過,特朗普行政當局對法案具體條款在執(zhí)行上有著較大的政策裁量權,這就為中美政治博弈及利益協調留下了一定空間。美國的國家行為邏輯中潛藏著一種深刻的“商業(yè)化邏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依靠強大的實力優(yōu)勢首先造成對他國不利的法律或政策處境,再以緩和這一處境為由要求他國妥協及犧牲利益,空手套白狼。國際法缺乏對強權政治下敲詐勒索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這使得美國的這種無法無天的利益榨取行為屢試不爽。這是國際法治的一個顯著漏洞。
10月16日,外交部對美通過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資料圖)
這一法案既是美國戰(zhàn)略“鷹派”的杰作,也是香港反對派極力游說的產物。華盛頓的對華鷹派以一種極度的幽怨和泄憤心態(tài)推動通過了這一可能引發(fā)中美關系進一步緊張的敏感法案。與此同時,美國也在極力推動“臺北法案”,以全力維護臺灣的“邦交國秩序”,確保臺灣具有最低限度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美國傾盡國家立法資源和全球性戰(zhàn)略資源而支持香港反對派及臺獨勢力,是一種典型的對他國國內事務的“長臂管轄”。美國對港獨、臺獨勢力輕率許下承諾,如今又以國家立法履行相關承諾,對這些分離勢力可謂仁至義盡,但對中國國家主權利益以及國際法原則卻構成了直接的損害。
美國的這一干預行為無論以國內法制的何種形態(tài)及程序呈現,均不具有任何國際法的合法性基礎,執(zhí)行這些法律的也只能是美國的自然實力,而不是任何規(guī)范性的法律力量。在美國國境之外,美國并不享有跨境管轄的法律特權。在國際法世界里,美國是普通的主權國家。然而,美國例外主義及美國實質性的帝國法權,建立的則是一種嚴密維護“美國治下的和平”的美國式全球權力秩序。因此,在美國精英的法律世界觀中,不僅有著“法律東方主義”的歧視性思維,更有著國內法與國際法混同的法律霸權思維。香港法案是美國法律世界觀的直接投射。
這部法案在美國法律體系中歸屬于“外交關系法”,但主要功能并非服務于美國的平等外交,而是服務于帝國霸權的干涉需要,為其干涉行為提供合法性依據。美國是法治形式主義非常凸顯的國家,“政策法律化”是其一貫的治理行為習慣。香港法案的主要內容本來屬于美國外交政策范疇,但卻被制定成國會法律。這一方面凸顯了美國國會在外交權領域的重要影響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總統的外交政策選擇。
美國是三權分立體制的國家,三權之間不僅有著憲法條款上的規(guī)范分權,還有著具體權力實踐上的動態(tài)攻守。這種外交權上的立法與行政分權制衡,甚至在1979年的對臺立法上就已凸顯:1979年中美建交,以行政公報形式確立“斷交、廢約、撤軍”的政治共識,但同期的美國國會悍然通過《與臺灣關系法》,確立對總統外交權限的限制以及對臺灣政策的立法澄清。近年來,美國不斷通過涉臺立法如《臺灣旅行法》、《臺灣保證法》等突破“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確認的外交政策基礎,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干預主義特征。香港法案屬于美國國會立法干預主義的再一次體現。
從法案歸屬的部門法體系及制度功能來看,香港法案是對1992年《香港政策法》的修訂和升級。因此,必須從《香港政策法》的完整體系來理解和應對這部新的涉港法案。
《香港政策法》制定于中國改革轉型的特殊時間點,基本背景包括:其一,美國因應《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回歸帶來的香港地位與港美關系變化,從法律技術而言有確認和調整新的港美經貿關系的立法需要,美國同期也制定了《澳門政策法》;其二,1989事件后香港民主派對美加強游說以及美國鷹派對華制裁力量推動,造成《香港政策法》越過單純的經貿議題而觸及對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的保障問題。
2019年的香港法案則屬于1992年法案中對香港人權與民主保障條款的細化與系統化,因應回歸22年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中央“積極治港”帶來的香港治權結構及對外關系上的若干變化。事實上,1992年法案通過后,一直有香港反對派及美國鷹派力量試圖借助具體的央港沖突事件推進法案修訂,但囿于中美關系的起伏不定與總體可控,美國國會的修訂共識一種未能穩(wěn)定形成。
從1992年以來,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依法制定發(fā)布了若干份“香港政策法年報”(1997-2007以及2015-2019)。美國依據《香港政策法》對香港自治地位的所謂“監(jiān)察”集中于回歸后十年以及最近的五年。美國將香港經貿地位與香港自治地位(主要是人權與民主狀況)掛鉤,將香港嚴格識別為區(qū)別于內地的單獨關稅區(qū)、司法管轄區(qū)甚至政治實體。美國的香港政策法及最新法案將香港的經貿獨立性混同于政治獨立性,對香港人權與民主事務進行了超常規(guī)干預,嚴重違反了“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秩序。
從法案的具體內容來看,包含十章,較為全面地確認、修訂和升級了1992年法案中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的保障性規(guī)定:(1)法案簡稱;(2)關鍵詞定義;(3)政策聲明;(4)對1992年香港政策法的修訂;(5)關于香港執(zhí)行美國出口管制與制裁法律的年度報告;(6)保護美國公民及其他人士免于引渡至中國內地;(7)對以綁架、拐騙、劫持等方式壓制香港人自由的責任人的識別(包括“銅鑼灣書店事件”的相關責任人):(8)特定外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拒簽政策;(9)金融制裁措施;(10)對國會的報告義務(含提供人員清單)。
這些法案條款主要進行了如下方面的規(guī)制:其一,對香港憲制基礎及香港人權與民主的認知與保障;其二,對香港自治地位與經貿地位的年度評估;其三,對香港抗爭人士的優(yōu)待與保護;其四,對侵害香港人自由權利的執(zhí)法者的制裁;其五,對香港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情況的調查與制裁;其六,對美國在港公民與利益的保護。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香港?首宗辱國旗案定罪
2019-10-16 11:08 香港 -
習近平向首屆世界科技與發(fā)展論壇致賀信
2019-10-16 11:02 -
黃浦江啟動三級水上交通管控,已處置不合規(guī)船舶331艘次
2019-10-16 10:52 進博會 -
直通“四葉草”的人行地道試運行,還有更多交通保障正在布局
2019-10-16 10:50 進博會 -
進博會舉行臨戰(zhàn)綜合演練,確保極端大客流時30分鐘內可入館
2019-10-16 10:48 進博會 -
北方凍得發(fā)紫,有供暖企業(yè)違規(guī)漲價
2019-10-16 10:07 極端天氣 -
港澳辦:奉勸美國會,立即終止涉港法案后續(xù)審議程序
2019-10-16 09:41 香港 -
武大櫻花后,梨花、桃花也開了…
2019-10-16 09:39 趣讀 -
女子打砸迪奧專柜,警方:家屬稱有精神病史
2019-10-16 09:35 依法治國 -
清華學霸作息表沖上熱搜!網友看完瑟瑟發(fā)抖
2019-10-16 09:07 中西教育 -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總書記這樣說!
2019-10-16 08:48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
李心草事件:昆明警方立案或因發(fā)現新證物
2019-10-16 08:38 -
港府擬向紀律部隊“借兵”助警止暴
2019-10-16 08:37 香港 -
胡錫進對話七名香港學生
2019-10-16 08:20 香港 -
“母公司”回應:和我們無關,不懂啥是量子
2019-10-16 07:56 打擊網絡詐騙 -
被@中國消防 怒懟的“專業(yè)人士”,什么來頭?
2019-10-16 07:52 中國雷人秀 -
國家郵政局:2020年我國國際小包終端費漲27%
2019-10-16 07:49 -
倒計時20天!在今天這個領導小組會議上,李強要求確保進博會“越辦越好”!
2019-10-16 07:47 上海觀察 -
國考首日報名超8.6萬 最激烈競爭比達248:1
2019-10-16 07:32 公務員 -
涉割傷警頸?的19歲學生被提堂 學校:不考慮開除
2019-10-15 23:02 香港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79“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68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8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