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天下講壇|田雷:假如林肯還活著,會如何看待美國的文化內戰(zhàn)(上)
關鍵字: 林肯紀念堂被涂鴉同性婚姻法案持槍法案墮胎合法拉斯維加斯槍擊案【10月22日,觀天下講壇第12期,特邀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田雷老師,主講《假如林肯還活著,會如何看待美國當下的文化內戰(zhàn)》。演講內容經(jīng)整理分為上、下兩篇,今日推出第一篇,以饗讀者。點擊鏈接查看講座完整視頻。】
感謝觀天下講壇的邀請,他們做了很用心的準備,還有精美的預告片,也感謝主持人剛才的介紹。
今天我主講的題目叫“假如林肯還活著,會如何看待美國當下的文化內戰(zhàn)”。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做美國憲法研究,其中一個關注焦點就是林肯,剛才主持人也提到了我去年翻譯了一本書《林肯傳》。
我今天要講的并不是一出穿越劇,主要還是從林肯以及他所代表的美國憲法入手,來談一談應該如何認識和理解美國的政治。
有些朋友知道我除了做個人的研究以外,近幾年在學術出版上投入了一些精力,所以也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就是特別關注即將出版的新書。前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有兩本很有趣的關于美國憲法的新書即將出版,第一本是Cass Sunstein寫的,翻譯成中文標題叫《彈劾:公民指南》;第二本是Laurence Tribe寫的《如何終結一任總統(tǒng):論彈劾權》。
大家知道,美國憲法規(guī)定了國會有權彈劾總統(tǒng),但是這個權力在美國歷史上極少被運用。如果沒記錯,彈劾權只動用過兩次,一次是內戰(zhàn)之后,接替林肯的約翰遜總統(tǒng),在重建國會被共和黨彈劾,僥幸逃脫。另一次就是克林頓總統(tǒng)被彈劾。因為彈劾權極少被運用,所以在美國憲法研究中,是非常邊緣的題目。
但接下來竟然有兩本即將出版的新書,同時關注彈劾總統(tǒng)的問題。熟悉美國憲法學的,都知道這兩位作者的大名可以說是如雷貫耳——有時候,說什么內容不重要,誰來說才是特別重要的。Cass Sunstein和Laurence Tribe都是哈佛大學的校級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是哈佛大學最尊貴的學者。整個哈佛,校級教授只有30位左右,而法學院近年來一直維持兩個名額,前面一個退休了,后面一個才會遞補上去。這兩位學者也都和民主黨以及前總統(tǒng)奧巴馬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Tribe是奧巴馬在哈佛法學院讀書的老師,Sunstein是奧巴馬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兼職講師時的同事。
在我看來,這就非常有意思了,兩位最有權威的自由派憲法學者,同民主黨高層政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在特朗普執(zhí)政的時代,竟不約而同地出版了以如何彈劾總統(tǒng)為題的書。從中也可看出,美國的兩黨政治目前是一個非常極化的對峙格局。
下面我要講的內容,整體上有兩部分。第一部分,談談美國的文化內戰(zhàn),如何理解美國當下在自由派的民主黨和保守派的共和黨之間的政治分裂。第二部分,我們要設想一下如果林肯歸來,他可能會以什么樣的方法、態(tài)度和立場來解決問題。
1
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幅照片,就在不久前,我們中國人正享受著一個安靜、祥和的國慶節(jié),而美國又一次發(fā)生了槍擊事件,為什么說“又”,大家都知道,槍擊案在美國是層出不窮的。這次槍擊發(fā)生在拉斯維加斯,造成了58人死亡,超過500人受傷。我查了一下,這是美國歷史上單次造成傷亡最慘重的槍擊事件。2008年,美國的聯(lián)邦最高法院判決了一個關于持槍權的案件,其中有一位自由派大法官講到,在美國每天都會有69個人因為槍支而喪命,這聽起來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為什么美國會出現(xiàn)這么嚴重的槍支暴力犯罪,如此頻繁的槍擊事件?當然跟美國民眾普遍持有槍支有關。
那么為什么美國不禁槍?為什么美國的聯(lián)邦以及各州政府,沒有基于公共安全的理由對槍支進行管制?許多朋友知道,這是因為美國憲法里有一條“第二修正案”,第二修正案是美國憲法正文的1-7條通過后,由第一屆國會增補進入憲法的前十條修正案中的一條,而這十條修正案我們現(xiàn)在統(tǒng)稱為《權利法案》。
第二修正案規(guī)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須的,因此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因此,美國各州政府無法禁止槍支,也很難管制槍支的持有和使用。簡言之,禁槍是個憲法問題,美國政府能不能禁槍,取決于我們怎么理解第二修正案。
關于第二修正案的條文,大家從文本上看是比較清楚的,人民享有“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但是怎么解釋這一條,在美國政治和社會中,始終存在著一個最基本的分歧:你是把這一條理解成保障民兵作為一個集體的持槍權,還是說公民個體的持槍權。
熟悉美國政法體制的人知道,誰來最終解釋憲法,這個權威往往是交給最高法院的。這其中的機理比較復雜,并不是簡單地說美國有司法獨立,有司法審查制度,所以大法官說了算。關鍵在于,民選的政治家是不愿意觸碰某些社會分裂議題的。原因說來簡單,如果某個問題造成了社會分裂,民選的政治家無論怎樣處理,只要鮮明地亮明自己的姿態(tài),勢必會得罪某一部分的選民,因此有損下一次當選機會的最大化。
反過來說,因為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是任期終身的,所以不受制于連選連任這個壓力。這樣看來,是民選政治家把這些議題交給了最高法院,不是說最高法院敢于摸老虎的屁股,而是民選政治家愿意讓他們去摸老虎的屁股。大法官說了算,前面遺漏了個主語,而是誰讓大法官說了算。
至于第二修正案怎么解釋,在2008年這問題被推到了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做出了一個在憲法學上很著名的判決,叫“哥倫比亞特區(qū)訴赫勒”案。在這個判決里面,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做出了5:4的表決,五位保守派大法官占據(jù)多數(shù),由斯卡利亞大法官主筆的最高法院多數(shù)意見,判定持槍是公民個人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因此哥倫比亞特區(qū)管控槍支的法案是無效的。
另外四位自由派大法官是少數(shù),其中有一位大法官斯蒂文森發(fā)表了反對意見,他認為持槍只能理解成民兵組織所有的一項集體權利。比較有趣的是,從憲法學上講,無論是多數(shù)意見,還是少數(shù)意見,都聲稱自己運用了原旨主義的解釋方法,也就是怎么理解第二修正案,應追溯至第二修正案的制定者,回到他們原初的意圖去理解他們留下的文本。但同樣都是原旨主義的方法,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結論卻是大相徑庭。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