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晉:薩利赫遇襲身亡,中東強人難善終?
關鍵字: 薩利赫薩利赫死亡薩利赫遇襲身亡中東強人卡扎菲薩達姆中東局勢也門局勢沙特在危局之中,沙特選擇介入也門局勢。沙特認為,也門胡塞武裝的背后是“伊朗支持”,目的是在沙特南部建立伊朗和什葉派的“戰(zhàn)略基地”,因此沙特決定聯合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巴林、埃及、約旦、蘇丹和摩洛哥等國,出兵也門,針對也門胡塞武裝展開空襲。而辭職的也門總統(tǒng)哈迪也借機逃亡,前往也門南部亞丁設立臨時政府,也門戰(zhàn)場呈現出南北軍事對峙狀態(tài)。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3月26日,也門薩那,胡塞反政府武裝分子持槍參加集會,高喊反沙特的口號
對于薩利赫來說,胡塞武裝一直是他手中獲取政治權力的重要“博弈品”。
比如在2011年之前,薩利赫一直想讓兒子阿赫馬德接班,而當時在也門軍隊中,以阿里·穆赫辛為代表的軍隊人物,反對阿赫馬德,穆赫辛自己甚至也躍躍欲試想要接班薩利赫。
于是薩利赫就將穆赫辛及其部隊派往也門北部,與盤踞在此的胡塞武裝作戰(zhàn)。而每當穆赫辛及其部隊取得戰(zhàn)場進展時,薩利赫便發(fā)布命令,讓穆赫辛及其軍隊要么停止進攻,要么后撤待命,幾經折騰,穆赫辛遲遲無法平定胡塞武裝,自己在也門國內的政治威望也大大下降。
也門胡塞武裝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在也門北部擴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薩利赫對于胡塞武裝的暗中支持。2014年下半年胡塞武裝南下進攻薩那時,守衛(wèi)首都的政府軍部隊直接調轉槍口,默許胡塞武裝進城;在胡賽武裝接管城市之后,薩利赫也一直留在薩那。因此胡塞武裝與薩利赫之間的關系,也就顯得撲朔迷離。
而美國也認為,薩利赫在2011年下臺后并不甘心,而且多次試圖發(fā)動政變,奪回政權。西方媒體也認為,薩利赫是2014年也門亂局背后的重要推手,試圖通過亂局來重新執(zhí)掌政治權力。
薩利赫突然宣布要與沙特等海灣國家“調?!?,很可能源于沙特和阿聯酋在背后提出的“秘密籌碼”。介入也門戰(zhàn)局是沙特國王薩勒曼和王儲穆罕默德的重大政策決定,但是當時介入之初,沙特情報機構的預估是“戰(zhàn)爭只會持續(xù)數月”,認為隨著沙特空軍的打擊,胡塞武裝很快會土崩瓦解。但是隨著戰(zhàn)爭的延續(xù),沙特也背負了沉重的戰(zhàn)爭負擔,不僅耗費了數十億美元的軍費,而且還造成了近百名沙特軍人和200多名平民死亡,胡塞武裝則依然在也門北部屹立不倒。
也門內戰(zhàn)長期化,使得沙特高層希望通過外交的方式來結束沖突。在這一時刻,海灣各類重大政治紛爭背后重要的“策動者”——阿聯酋——開始發(fā)揮作用。阿聯酋高層尤其是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開始勸說沙特穆罕默德王儲,希望沙特能夠默許薩利赫“重新執(zhí)政”,來換取薩利赫與胡塞武裝的決裂,幫助解決也門內戰(zhàn)紛爭。定居于阿聯酋的也門前總理、薩利赫的重要親信哈立德·巴哈赫,也成為了阿聯酋和薩利赫之間重要的“調解人”。
而薩利赫之子、前也門軍隊總參謀長,同時也曾經是被認為會接替薩利赫成為也門的未來領導人的阿赫馬德,也在2011年后居住在阿聯酋。在阿聯酋的協(xié)調下,阿赫馬德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的代表在迪拜舉行了多次會面,代表父親薩利赫與沙特和阿聯酋“討價還價”。
當沙特和阿聯酋開出的“價碼”合適,也門國內又經歷了多年內戰(zhàn)而民生凋敝,薩利赫也許看到“重掌權力”的大好時機。只不過這一次,薩利赫可能沒有預料到胡塞武裝的反應會如此之快,對于和談的抵制會如此堅決。當薩利赫在亂局中被武裝分子打死,又一個中東世界曾經的“強人”,就這樣多少有點意外地倒下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