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散逸:通過個稅嬰幼兒加計扣除提高生育率——取不足補有余的錦上添花
【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楊散逸】
近日,我國個人所得稅在六項專項扣除后又增加了新的第七項扣除,對三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扣除(《國務院關于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國發(fā)〔2022〕8號),它和原來六項扣除中的子女教育相銜接,就可以使一個孩子出生后,從嬰幼兒時期(3年)到學齡前教育(3年)、義務教育(9年)、高中階段教育(3年),直到高等教育的大專本科、碩士博士一路讀下去,父母每月每孩可以稅前扣除1000元。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以我作為父親的經驗看,由于三歲前需要配方奶粉、紙尿褲等嬰幼兒用品,其日?;ㄤN可能比義務教育孩子的還要高,當初以子女教育的名義加計扣除,而對三歲前的孩子不允許扣除,其實有些過于咬文嚼字了,現(xiàn)在這樣也算是亡羊補牢吧。
但是看到很多說法認為,這是提高我國生育率的優(yōu)惠政策,那我覺得這種個稅加計扣除只能是“取不足補有余”了。
首先,根據(jù)婚姻狀況或者子女數(shù)量進行稅收加計扣除的方法在國際上很常見,從實際意義上來講屬于一種“單身稅”。但是,比較結婚或者生娃對生活質量可能帶來的巨大下降,這種稅收扣除的效果可謂是杯水車薪,東亞地區(qū)的日本、韓國這幾年都和我國一樣有或明或暗的各種形式“單身稅”,但是人口生育率卻都沒有回頭上升的跡象。
總體而言,稅收手段在這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我國選擇的形式可能更難發(fā)揮作用,因為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并不是普遍征收的,納稅人數(shù)比例太低。
這里涉及中國稅務部門最“神秘”的數(shù)據(jù)——個稅納稅人數(shù)。按理說這種宏觀數(shù)據(jù)不涉及納稅人個人隱私,甚至應該公布不同收入納稅人數(shù)的比例,幫助計算基尼系數(shù),也為起征點調整提供依據(jù)。但是這個數(shù)據(jù)卻一直神秘地未曾明確公布過。
目前比較近的個稅納稅人數(shù)信息有三個:
首先是2015年3月9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提到:“現(xiàn)在交個稅的人很少,只有2800萬人,占整個人口總數(shù)的不到2%?!?
其次是2018年8月3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人民大會堂廣西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程麗華副部長說:“僅以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這一項因素來測算,修法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占城鎮(zhèn)就業(yè)人員的比例將由現(xiàn)在的44%降至15%?!?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2016年我國城鎮(zhèn)就業(yè)人口是42462萬人,也就是說,這次修法將使個稅納稅人從18683萬人減少為6369萬人,減少12314萬人。
最后是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11月30日通報:“個人所得稅改革實施首月,也就是10月份,全國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其中工資薪金減稅304.1億元,有6000多萬稅改前的納稅人不再繳納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如果用前面從44%降至15%這個比例推算,6000萬人占29%,則現(xiàn)在的納稅人是3000萬左右,改革之前納稅人為9000萬。
雖然18683萬人、9000萬人和2800萬人差距極大,但是我相信他們都是真的,只不過只是部分的真相而已。
首先,財政部說的18683萬人是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的工資收入比例反推的,數(shù)據(jù)和稅收這種真金白銀的東西差距極大并不奇怪。
其次,十月6000萬人申報收入在3500-5000兩個起征點之間應該也是真的,而且2011年調整后,工薪收入者納稅人數(shù)也說是減少了6000萬。這里面除了部分真正處于這一區(qū)間以外,有一些是收入不到3500但是不繳納或者最低標準繳納社保,提高起征點后按照5000申報并不增加社保金額,可以無成本地逃稅;另外一些是本來收入就超過3500甚至5000,一直在拿發(fā)票列支等手段逃避個稅,起征點提高后對提高這部分可以不用找發(fā)票了。
最后,賈康先生說的2015年有2800萬人納稅應該就是當時的納稅人數(shù),但是短短三年個稅工資納稅人數(shù)上升到6000萬或者9000萬我覺得應該不大可能。
與此同時,2019年起開始六項扣除,假設納稅人是本人獨生子女,有一孩,有房貸這種標準配置,即使房貸和子女撫養(yǎng)費都與配偶均攤,那么他每月可以抵扣的金額是2000+500+500=3000元。而這次起征點只調整1500元就使納稅人減少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那么假設起征點調整后,我國個稅納稅人從9000萬減少6000萬變?yōu)?000萬,專項扣除后還有多少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上海疫情封控下,生鮮保供人迎來一場極限抗壓測試
2022-04-01 19:10 觀網(wǎng)財經-互聯(lián)網(wǎng) -
紫光破產重整最新進展:智路建廣聯(lián)合體600億到位
2022-04-01 17:32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IMF高級官員:西方對俄制裁可能威脅美元地位
2022-04-01 17:18 觀網(wǎng)財經-海外 -
商務部:希望跨國車企抓住機遇,進一步擴大在華投資
2022-04-01 17:13 觀網(wǎng)財經-汽車 -
中俄美巴:阿富汗不應成為地緣角逐場所
2022-04-01 16:30 阿富汗 -
“預摘牌名單”再度嚇壞中概股,富途、百度、愛奇藝緊急回應
2022-04-01 16:19 觀網(wǎng)財經-海外 -
美國制裁俄羅斯最大芯片制造商
2022-04-01 15:43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讓渡隱私的個性化推薦,關還是不關?
2022-04-01 15:05 觀網(wǎng)財經-互聯(lián)網(wǎng) -
聯(lián)想控股:持續(xù)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 收入利潤實現(xiàn)歷史新高
2022-04-01 11:46 -
中芯國際凈利首破百億,為何一年流失577位研發(fā)人員?
2022-04-01 10:03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大公司早報 | 百度、愛奇藝被列入預摘牌名單 楊元慶出8000萬獎勵員工
2022-04-01 09:17 大公司 -
大規(guī)模留抵退稅政策今日起實施:向小微企業(yè)、制造業(yè)傾斜
2022-04-01 09:05 觀網(wǎng)財經-宏觀 -
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莫讓軟件成“軟肋”
2022-04-01 08:20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鎳價風波擾亂上下游生產,如何全面提升供應鏈安全穩(wěn)定?
2022-04-01 07:56 觀網(wǎng)財經-宏觀 -
明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10元
2022-03-31 17:32 -
去年收入2800億,超全國電視臺總和?字節(jié)跳動:黑公關造謠
2022-03-31 17:01 觀網(wǎng)財經-消費 -
3.5億,國家“大基金”首次布局半導體零部件產業(yè)
2022-03-31 12:01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快手,快起來了?
2022-03-31 11:01 觀網(wǎng)財經-互聯(lián)網(wǎng) -
是否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白宮:暫時不能給出承諾
2022-03-31 10:44 烏克蘭之殤 -
全國樓市分化中回暖:北京成交量大幅反彈
2022-03-31 10:17 觀網(wǎng)財經-房產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