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散逸:財政收入下降后的稅收改革,可能動到哪些“奶酪”?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散逸】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消息,今年前5個月財政收支情況為:1-5月,全國稅收收入80462億元,同比下降5.1%,扣除特殊因素影響后可比增長0.5%左右。
雖然這不是全年的最終數據,但也是一個不樂觀的信號。要知道,我國上次全年稅收收入下降還得追溯到遙遠的1976年——可能比包括筆者在內大多數讀者的出生都要更早。
在這個背景下,探討稅收改革的相關話題,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7月1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2023年中央決算的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在談及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時稱,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突出問題導向,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yōu)化稅制結構,完善地方稅體系,強化轉移支付激勵約束,建立健全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政制度。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謀劃”新一輪財稅改革,此后官方相關文件都延續(xù)了這一表述,而上述《報告》采用的措辭已變成“推進”新一輪財稅改革。
在新疆霍爾果斯市政務服務中心,人們在辦理稅務業(yè)務新華社
7月5日,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在《學習時報》刊文《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稅務實踐》,文中寫道:
“加大力度推動稅收領域立法,加快進度推進稅收征管法修訂,不斷增強稅務執(zhí)法剛性和精準性,持續(xù)加強稅法普及宣傳,以高水平法治助力高效能治理。
稅務部門要在稅收治理中掌握主動、提高效能,必須積極順應數字時代發(fā)展浪潮,把海量數據資源和強大算法算力作為核心競爭力和新質生產力,堅持‘用數據、找問題、堵漏洞、防風險、增效能’工作策略,以數據的深度應用推動稅務管理、稅費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
深度融入數字中國建設,堅持向數據要治理效能,在不斷拓寬數據來源、提高數據質量的同時,用好用足現有數據資源,不斷提高‘以數治稅’能力和水平。”
這些講話信息量很大,下面咱們詳細解析一下。
一
對于我國稅收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
2015年初,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布,之后這十年征管法修訂卻慢慢退出了立法計劃,直到今年才再次回歸。
15版征管法最令人激動的段落是:
“第四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二條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內容、格式、時限等要求向稅務機關提供本單位掌握的賬戶持有人的賬戶、賬號、投資收益以及賬戶的利息總額、期末余額等信息。對賬戶持有人單筆資金往來達到五萬元或者一日內提取現金五萬元以上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guī)定向稅務機關提交相關信息。
稅務機關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獲取的納稅人信息只能用于稅收目的,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第三十三條 網絡交易平臺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電子商務交易者的登記注冊信息?!?
當然,這些條款可能也是征管法修訂遲遲無果的原因,十年后再次提出的修訂是否還會保留這些條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一直認為,我國的稅收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以票控稅導致的不開票就不納稅與我國全球最高的貨幣電子化水平之間的矛盾。如果征管法能夠賦予中國稅務局金融信息監(jiān)控的職能,我國稅收才有可能從以票控稅的間接稅為主,轉移到以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為主,從而加強稅收二次分配職能,增加稅收公平性,減少貧富分化。(相關論述詳見《明星大肆逃稅,漏洞怎么補?》)
如果稅務局能夠金融監(jiān)控,再加上日益成形的金稅四期,相信我國稅收管理會呈現另一番景象了。當然這是一個遠景,短期內可能并不能實現。
二
下面我們再來討論一下近期可能出現的稅收改革,首先是消費稅。
最近關于消費稅改革的傳聞很多,個人認為有三點值得探討。
一是,消費稅從生產環(huán)節(jié)后移到批發(fā)零售環(huán)節(jié)征收。
這是國家大政方針,是國務院在2019年10月9日印發(fā)的《實施更大規(guī)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中提出的。
不過,我當時就在《困難重重的消費稅后移》一文中指出,這一變動暫時無法實施,現在還是這個觀點,在以票控稅的管理模式下,消費稅還不具備批發(fā)零售環(huán)節(jié)征收的技術條件。
二是,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
這可能是眾多“吃瓜群眾”最關心的點,想知道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錢包。
我國消費稅本質上是奢侈稅,只對少數奢侈品和部分希望減少使用降低環(huán)境污染的商品征收,而不是美國消費稅那種類似于營業(yè)稅的普遍征收。
由于有錢人的奢侈品消費可選擇性太多,美國之前對游艇征收奢侈稅的案例已經證明,對部分奢侈品征稅只是轉移了有錢人對該產品的消費,對稅收增加有限,反而對該行業(yè)有所打擊。
所以,不論是否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對稅收整體可能影響有限,但是對相關行業(yè)可能影響巨大。
三是,消費稅從中央稅變?yōu)橹醒搿胤焦蚕矶悺?
消費稅占我國稅收收入總額接近10%,之前一直都是100%歸中央預算,而不像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些其他主要稅種,中央和地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這種情況導致了地方政府對消費稅逃稅查處的積極性極低,例如之前很多地方煉油廠公開面向消費者銷售只有市價一半但是不開票成品油,以及全國數千億級別的成品油洗票逃稅案。
但是,隨著增值稅發(fā)票系統升級,由之前的密碼區(qū)比對變?yōu)槿泵姹葘?,消費稅在沒有大幅度調整稅率同時電動汽車快速增長及煙酒消費被年輕人拋棄的大趨勢下,從2016年到2023年增長了57.76%,還略高于同期稅收增長率56.31%。此外,消費稅也是今年前5個月四大主要稅種中唯一增長的。
歷年消費稅收入金額表作者制圖
所以,如果將消費稅按一定比例劃歸地方,無疑將極大提高地方對消費稅查處的力度,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這是目前環(huán)境下比較可行的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手段。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蘿卜快跑”有駕駛員干預?按規(guī)定遠程安全員人車比不低于1:3
2024-07-13 14:34 -
陣痛與希望:中國經濟的“破繭”時刻
2024-07-13 11:07 觀察者頭條 -
高通在印度、歐洲、中國起訴傳音
2024-07-13 09:4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審核通過!“殲-20”有望“入A股”
2024-07-12 19:44 金融觀察 -
蘿卜快跑取代人類駕駛員,經濟賬怎么算?
2024-07-12 18:16 -
AI耗電劇增,科技巨頭的氣候承諾正在失約
2024-07-12 18:1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央行: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27萬億,存款增加11.46萬億
2024-07-12 17:16 金融觀察 -
美團又雙叒找到了新戰(zhàn)場
2024-07-12 16:29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改革要解決老百姓真正關心的問題,讓多數人獲益”
2024-07-12 14:58 改革進行時 -
央行兩省分行行長落定
2024-07-11 22:24 金融觀察 -
央企重組整合,或有新突破
2024-07-11 21:38 -
中國銀聯迎來新任黨委副書記,將出任總裁
2024-07-11 19:55 金融觀察 -
臺積電下周提前試產2nm芯片,韓美日步步緊追
2024-07-11 18:1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十八金剛”大閱兵,中國機器人走到哪一步了?
2024-07-11 16:57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蘋果想把iPhone16出貨量提升10%,能做到嗎?
2024-07-11 14:22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國會山股神”們的財路要被“堵”了
2024-07-11 14:14 觀網財經-海外 -
“巡游出租車已到死亡邊緣”
2024-07-11 09:12 -
多地出臺收費新辦法,物業(yè)費要降了?
2024-07-11 08:49 觀網財經-房產 -
事關轉融券、量化交易,證監(jiān)會重磅發(fā)布
2024-07-10 18:38 觀察者頭條 -
中國最容易被念錯名字的城市,用5年時間實現一場產業(yè)3級跳
2024-07-10 18:27 觀網財經-互聯網
相關推薦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124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75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208“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9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