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軍、連平、屈宏斌、徐高:中國經濟需要重磅政策,給市場和老百姓交個底
最后更新: 2023-01-02 11:45:572023,新的一年已經掀開新的篇章。但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之間,仍需面對艱難的平衡。
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國經濟在面臨三重壓力的背景下,將疫情防控和挽救生命擺在第一位,克服了重重困難。直至在歲末,艱難調整了疫情防控政策,釋放出2023年重點發(fā)展經濟的信號。
這一年,中國經濟一波三折。就連年底歲末,我們的年終盤點訪談,都是在學者們感染新冠的咳嗽聲中完成的。
但正如屈宏斌所說,中國人總有一種正面思考的力量,我們相信否極泰來。
冬天即將過去,我們收拾行裝,將踏上新30年的經濟發(fā)展列車,新一屆政府如何應對這三年疫情之后“百廢待興”的棋局?幾位經濟學家暢所欲言,在歲末年初,跟觀察者網(wǎng)聊了聊他們的期待。
采訪嘉賓:
復旦大學經濟學資深教授 張軍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連平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 、前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屈宏斌
中銀證券研究總監(jiān)兼首席經濟學家 徐高
不尋常的一年
觀察者網(wǎng):綜合比較國際形勢,您對2022年中國經濟的表現(xiàn)如何評價?
徐高:2022年,由于疫情的超預期沖擊,以及國內地產行業(yè)的拖累,我國經濟表現(xiàn)明顯低于年初預期。這使得各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有所下降,海外有個別機構和學者甚至修改其預測,認為中國經濟規(guī)模將沒法趕上美國。而在過去,所有人都認為中國經濟在總規(guī)模上趕上并超過美國經濟沒有懸念。
這種信心的下降值得高度關注。因為經濟發(fā)展中時常會看到“自我實現(xiàn)的預期”。如果預期偏弱,則經濟主體的行為就會轉向保守,最后很可能就讓偏弱的預期變成現(xiàn)實。因此,當前各方都在期待2023年我國經濟會有一個良好表現(xiàn),從而可以提升市場預期,給大家信心。
張軍:今年無疑是極其不尋常的一年,完全不在預料中。大部分時間整個國家都在應付疫情,有點像戰(zhàn)時經濟。比較來看,歐美經濟增長比較差,主要原因還是通脹預期和烏克蘭戰(zhàn)爭導致的能源危機造成嚴重沖擊。2022年中國可能是唯一一個因為疫情沖擊導致的經濟表現(xiàn)遠不及預期的國家。
屈宏斌:今年對全球來說都是極其困難的一年,俄烏戰(zhàn)爭帶來的能源危機,加上通脹滯脹的風險,全球經濟危機四伏。對我國經濟來講,也同樣是極其困難的一年。
3月份開始,奧密克戎不斷地多點爆發(fā),最終導致我們很多城市進入封控。這不可避免地對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了重大沖擊,使得經濟運行脫離了正常的運行軌道。
按照目前最新的數(shù)據(jù),可能全年中國經濟增長3%左右,遠低于年初的市場共識和官方制定的增長目標。這個數(shù)字不是一個簡單的數(shù)據(jù),它背后體現(xiàn)的可能是成千上萬的企業(yè),尤其是中小企業(yè)面臨的巨大沖擊,以及員工面臨的減薪裁員的壓力。
連平:2022年,中國經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沖擊,實際增長和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水平差距是比較大的。通常大家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是在5%-6%,但是我們2022年可能只能達到3%或者多一點的增長。
但是,和全球主要發(fā)達經濟體比較來看,我們的增速可能還是屬于相對比較高的。
觀察者網(wǎng):具體來說,國內外制約中國發(fā)展的因素都有哪些?
徐高:2022年,國內對經濟影響的最主要因素是疫情和地產。2022年2季度和4季度,我國經濟都受到疫情比較嚴重的沖擊。但除疫情之外,地產行業(yè)的走弱也是制約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而到2022年4季度,西方國家貨幣緊縮帶來的外需收縮壓力,已經明顯在出口上體現(xiàn)出來,成為制約我國下一步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連平:我們遇到的挑戰(zhàn)與困難有國際的,也有非經濟因素,還有我們自己經濟發(fā)展本身的因素。
比如2022年年初輸入性通脹壓力很明顯;下半年美聯(lián)儲加息貨幣政策緊縮,也導致我們的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產生比較大的波動。
國內內需也受到很大的壓力,表現(xiàn)為消費非常弱。其一是疫情影響,使得消費活動難以展開;其二就是房地產。房地產對國民經濟直接和間接的貢獻,大概有30%。而2022年房地產銷售、土地出讓等的明顯下行,對固定資產投資、銷售和工業(yè)生產各方面都帶來壓力,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制約因素。
綜合起來,2022年我們遇到的挑戰(zhàn),歷史上來看也是少見的。但是我們全年仍然估計會有3%的增長。
疫情對消費帶來的沖擊顯而易見
積極信號:中國經濟的韌性
觀察者網(wǎng):那2022年,您看到的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或者積極因素有哪些?
連平:2022年中國經濟遇到的挑戰(zhàn)和困難很多,但我們仍然保持了一個較好的增長,有一些方面是可圈可點的。
2022年全年來看,出口狀況表現(xiàn)還是比較好的。尤其是一到三季度,出口總值達到17.67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2%,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四季度以后,尤其是三季度后期以后,出口增速明顯下降了,但是在這個之前的增速還是比較高的。
這說明了中國出口保持了足夠的韌性,這個韌性來自于強大的中國工業(yè)部門。全球來看,我們的工業(yè)門類更齊全,產業(yè)鏈供應鏈更完善,整個工業(yè)生產和制造業(yè)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在全球經濟遇到挑戰(zhàn)的情況下,中國的出口依然還是能夠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增速。即使2023年中國的出口仍然會面臨不小的壓力,但是可能還會保持一定的韌性。
張軍:一些制造業(yè)行業(yè)的產能恢復速度比較快,大概是2022年中國經濟困難中的一個亮點。比如2022年1至11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其中,汽車制造業(yè)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7.7%,裝備制造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6.2%,軟件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10.4%。
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期間,企業(yè)產業(yè)鏈受到沖擊,中國政府通過制定產業(yè)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推動關鍵節(jié)點企業(yè)復工復產,“以點帶鏈”促進產業(yè)鏈暢通,“以鏈帶面”促進工業(yè)經濟平穩(wěn)運行,這對于工業(yè)的快速恢復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屈宏斌:我覺得往前看,中國人總是有一種正面思考的能力,我們相信否極泰來。
我們看到,中國正在面臨人口大面積感染、疫情全面爆發(fā)的困難局面,但是至少最近防疫政策也做出了一些優(yōu)化和調整;我們看遠一點,2023年至少不會出現(xiàn)封控對人流物流造成的重大沖擊。對經濟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方面。
第二,從經濟政策方面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了,明年主要的工作重點是促進經濟恢復。
第三,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我們還有政策空間。跟其他國家相比,我們一直都沒有采取“大水漫灌”這種極端的貨幣政策,另外中國也沒有高通脹。所以明年要采取更積極的刺激經濟的政策,我們可選擇的余地比較大。
徐高:我認為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2022年的亮點。這兩次會議是二十大召開之后首次舉行的經濟工作方面的重要會議。這兩次會議不僅僅為2023年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了未來5年我國的經濟工作思路。而這兩次會議所傳遞出來的政策信號讓人振奮,讓各界對2023年的中國經濟有了更多期待。
這兩次會議釋放的政策信號非常明確,就是要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明年的工作就是要著力做好穩(wěn)增長、穩(wěn)就業(yè)、穩(wěn)物價三穩(wěn)。此外,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四敢”: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yè)敢干、群眾敢首創(chuàng),這是非常積極的一個信號。因為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沒有現(xiàn)有的經驗可循的。過去我們是靠著各級干部,以及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地摸索試錯,才闖出了一條路。未來,如果中央所提倡的“四敢”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則能更好地激發(fā)各級干部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會使我們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更快更好。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盧拉能拯救巴西經濟嗎?
2023-01-02 09:07 -
全年營收6369億,華為:制裁常態(tài)化下已逐步轉危為安
2022-12-31 11:58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布洛芬混懸液等12個新冠對癥治療藥物上市(附清單)
2022-12-30 18:30 抗疫進行時 -
滴滴出行、美團打車、貨拉拉等15家平臺公司被提醒式約談
2022-12-30 17:58 觀網(wǎng)財經-消費 -
A股紅盤收官:滬指全年下跌15%,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近30%
2022-12-30 16:28 觀網(wǎng)財經-金融 -
控制145賬戶操縱股票賺1.4億,福建一股民被罰沒5.7億
2022-12-30 11:28 股市 -
蘇泊爾等申請對國美電器破產清算?國美:470萬債權尚未確認
2022-12-30 09:54 大公司 -
阿里管理層變陣:集團CEO張勇兼任阿里云總裁
2022-12-29 15:47 觀網(wǎng)財經-互聯(lián)網(wǎng) -
臺積電罕見為3nm舉行量產典禮,但想說服客戶下單并不容易
2022-12-29 15:42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高盛下個月將裁員,涉4000個崗位
2022-12-29 14:57 -
寧德時代被起訴:濫用專利權惡意維權,不正當競爭
2022-12-29 13:39 -
扛不住了?傳蘋果有意砍iPhone供應鏈價格
2022-12-29 13:36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13部門:非學科類校外培訓一次收費不得超過5000元
2022-12-29 12:10 中西教育 -
2023世界經濟或陷深度衰退, 中國怎么辦?
2022-12-29 08:31 -
武契奇控訴:他們想把塞族人趕出科索沃
2022-12-28 22:17 歐洲亂局 -
印度要拯救全球鋼鐵行業(yè)?需求量僅中國13%
2022-12-28 16:17 觀網(wǎng)財經-海外 -
極端寒潮導致電價最高飆漲6500%,美國民眾錢包將遭“重擊”
2022-12-28 14:49 觀網(wǎng)財經-海外 -
海南將于12月30日發(fā)放兩輪旅游消費券
2022-12-28 14:01 觀網(wǎng)財經-消費 -
中銀航空租賃:訂購40架波音737 MAX 8新飛機
2022-12-28 11:30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維護流動性,央行連續(xù)三天開展2000億級逆回購
2022-12-28 11:05 觀網(wǎng)財經-宏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
“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
“在中國果斷反制時,歐洲在為美國買單”
-
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
中國披露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qū)全面斷電”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
特朗普開炮: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回應帶頭下館子:我們都不消費,民生就沒有錢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張表,再懟美聯(lián)儲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州
-
貶值超10%,美元今年開局表現(xiàn)創(chuàng)52年來最差
-
水均益曬新身份證,辟謠移民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生嚴重后果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