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林民旺:與印度學者的對話
最后更新: 2022-07-25 09:53:29【林民旺演講】
我也看了普拉薩德去年12月演講的短視頻,非常精彩。但是很遺憾的是,像他這樣很具有批判性的,并且能夠站在亞洲或者發(fā)展中國家的立場來看待國際問題的印度學者,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少了。原因還在于,印度整個國家的對外關系和自我認同上的一個大的變化。
其實在印度獨立前,泛亞洲主義在印度的思想界非常有市場。尼赫魯(印度開國總理)本人其實深受泛亞洲主義的思想影響,他把印度看作是亞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他還認為印度注定要當亞洲的領袖。所以在尼赫魯時期,印度是積極支持亞洲國家追求主權獨立和去殖民化的。
隨著新中國在1949年建立,尼赫魯很快就承認中國并且跟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他實際上內心的訴求是希望中印兩國能夠攜手共同推動亞洲的崛起。所以1955年在萬隆召開亞非會議的時候,實際上這次會議是尼赫魯和其他的第三世界國家領導人積極倡導才召開的一次沒有美歐國家參與的大會。同樣也是在這次會議上,印度實際上扮演了亞非新興獨立國家領導者的角色。當然了,我們也知道,也是在尼赫魯?shù)耐苿雍团ο拢袊苎麉?
1955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與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交談。
印度當時在亞洲的這種領導角色,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它介入亞洲的幾乎所有熱點問題,不論是朝鮮問題,還是東南亞很多國家的獨立戰(zhàn)爭,印度都積極參與其中,進行調解斡旋。所以尼赫魯本人在亞洲享有非常高的聲譽和威望。
但是很不幸,1962年發(fā)生了中印邊界戰(zhàn)爭,尤其印度在軍事上“不堪一擊”。隨后印度又大規(guī)模地向美蘇尋求軍援,這種做法就導致它亞洲“領袖”的聲望徹底破產,印度“不結盟”外交的虛偽一面就徹底暴露出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印度在整個亞洲的“領袖”地位實際上一落千丈。
1964年尼赫魯去世之后,印度的整個“去亞洲化”色彩是在不斷增強的。所以后來的印度慢慢地就退回到南部亞洲或者叫南亞霸主這么一個角色,對整個亞洲的事務逐漸就失去了熱情。
到尼赫魯?shù)呐畠河⒌侠じ实厣吓_之后,特別是1971年《印蘇友好合作條約》簽訂之后,實際上印度就非正式地加入蘇聯(lián)陣營,在亞洲著重發(fā)展同蘇聯(lián)陣營國家的關系,包括蒙古國、朝鮮、越南、老撾。再加上印度當時的經濟政策是選擇“進口替代”的這種管制經濟,所以它跟亞洲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也在這個過程當中逐漸地削弱。
由于這一時期印度的政治外交是選擇站在蘇聯(lián)陣營的,所以印度共產黨(馬)和印度左派的知識分子在印度國內就如魚得水,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和發(fā)展。所以印度共產黨(馬)在喀拉拉邦、西孟加拉邦能夠長期執(zhí)政。一直到新世紀之初,印度共產黨(馬)都是印度政壇里的第三大政治力量。
到了1991年蘇聯(lián)解體之后,印度就失去了戰(zhàn)略和經濟上的靠山。它在國際上備受孤立,加上經濟緩慢的發(fā)展,所以印度的經濟在1991年的時候,已經落后于大部分亞洲國家。這個時候印度就開始逐漸地外交“向東看”,推動它的整個外交戰(zhàn)略方向跟東亞國家看齊。
但是亞洲大部分國家,都對印度支持承認越南在柬埔寨扶植的政權,有這樣的一個歷史記憶。其實絕大多數(shù)東亞國家都不歡迎和接納印度,尤其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對印度都相當?shù)亍疤岱馈?。特別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他們基于伊斯蘭教的團結,考慮到巴基斯坦的因素,其實一直都比較反對印度加入東盟整個制度框架內。
與此同時,我們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初,其實美國和東亞國家努力推動建立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印度也想要融入這個組織,但是美國多次拒絕了印度。后來印度經過持續(xù)努力,特別是在新加坡和日本的支持下,才逐步地融入到東亞。
現(xiàn)在,印度已經是東亞峰會機制當中的主要成員。印度跟東亞國家的貿易量也上升了四五十倍。印度現(xiàn)在已經是東盟第七大貿易伙伴,東盟同樣也是印度第四大貿易伙伴??梢哉f印度的亞洲認同和融入實際上得到了部分恢復。
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印度共產黨(馬)因為自己思想上沒有與時俱進,在印度的經濟開放過程中已經逐漸地衰落,現(xiàn)在在印度政壇上越來越處在一個比較邊緣化的位置。與此同時,印度的思想界和學術界也變得越來越親美、親西方。
到了現(xiàn)在莫迪執(zhí)政之后,印度在外交上實際上不僅呼應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而且在亞洲它所追求的政策,我們看到的一面是它積極推動這種陣營對立和集團對抗,并沒有像過去一樣尋求亞洲國家的團結。在莫迪政府的對外政策當中,印度的戰(zhàn)略界和思想界發(fā)揮著推波助瀾的消極作用。
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動了特別軍事行動之后,立刻我們就可以看到,印度這種外交戰(zhàn)略路線上的一些局限性。美西方競相向印度施壓,要求印度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印度不認同,當然也沒有妥協(xié),印度外長蘇杰生多次批評美國,批評美西方的虛偽。這種回擊,似乎又讓我們看到印度當年外交獨立性的一面。
但是,印度在追求亞洲團結的這個道路上能走多遠呢?實際上我們也并不確定。
- 原標題:張維為、林民旺:與印度學者的對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有間諜正試圖‘除掉’我,破壞塞爾維亞與中俄的關系”
2022-07-25 09:52 俄羅斯與世界 -
白宮醫(yī)生公布拜登最新狀況
2022-07-25 09:15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感染20201例、死亡14例
2022-07-25 07:30 美國一夢 -
美國今年已有近2.5萬人因涉槍事件死亡
2022-07-25 07:14 美國槍擊案 -
“美國西部12個世紀來最嚴重的干旱”
2022-07-24 22:43 全球變暖 -
櫻島火山噴發(fā),日本氣象局發(fā)布史上第二次5級警報
2022-07-24 20:25 -
澳反華分子跑去英國搞事,被捕
2022-07-24 20:02 不列顛 -
-
普京剛走,馬克龍和伊朗總統(tǒng)打了2小時電話
2022-07-24 16:53 伊朗局勢 -
美媒:美國為何抗疫失?。繜o能、階級暴力、欺騙和謊言
2022-07-24 16:27 美國政治 -
為更具性別包容性,迪士尼把這一員工稱呼給改了
2022-07-24 16:22 -
襲擊紐約州州長候選人,美退伍老兵再度被捕
2022-07-24 15:58 美國政治 -
“他出現(xiàn)在這張照片上,是個挑戰(zhàn)”
2022-07-24 10:52 德意志 -
白宮醫(yī)生、福奇透露拜登新冠病情
2022-07-24 10:35 -
剛簽協(xié)議就攻擊烏港口?土耳其:俄方否認
2022-07-24 10:19 烏克蘭之殤 -
世衛(wèi)就猴痘發(fā)最高級別警報,專家:非常意外
2022-07-24 09:15 觀察者頭條 -
美國新增感染40009例、死亡133例
2022-07-24 07:48 美國一夢 -
最高級別警告!WHO: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
2022-07-23 22:36 醫(yī)學 -
“歐洲國家政府正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崩塌”
2022-07-23 22:26 歐洲亂局 -
德國總理家垃圾桶“泄密”,對領導人配偶們的備注亮了
2022-07-23 22:05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