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學院直播廳第八期(上)| 如果總把中國當對手,韓國經濟發(fā)展空間會越來越小
·韓國保守勢力依然強大,短期內推動司法改革困難重重
黃靖:我認同這樣的觀點,即韓國面臨的是雙重矛盾。一方面,朝鮮半島內部,韓國和朝鮮之間的矛盾正以越來越敵對的方式發(fā)展;另一方面,中美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倘若中美關系較為緩和,朝鮮半島的局勢或許還能有所緩和;但要是中美關系持續(xù)惡化,再加上日本日益右傾化,這就很容易讓韓國國內的一些政治領袖利用這雙重矛盾,將其作為旗幟性或標志性的政策,比如像鄭教授所說的,推行以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為核心的政策取向,而這勢必會造成韓國內部的分裂。
顯然,新當選的李在明總統已經意識到這種分裂對韓國今后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比如他曾表示要修憲。
我個人一直認為,韓國民主化之后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或缺陷,就是總統的一任制。由于總統只有一屆任期,在任總統就會試圖在短短五年內將自己的政見全部付諸實施。然而,韓國的經濟和社會由財閥主導,總統不得不與大公司建立良好的聯系,再加上韓國的人情文化,這就容易滋生一些不太正常甚至不光彩的關聯。要是下一任總統來自反對黨,就必然會抓住前一任總統執(zhí)政期間的一些漏洞,導致前一任總統陷入牢獄之災。所以,人們常說青瓦臺的工作充滿危險,甚至有所謂的“青瓦臺的詛咒”。
這一次,我看到李在明提出的一些想法,實際上直擊要害。例如,他提出實行四年制的總統連任制,讓總統能在較長時間內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時,他還表示國務總理應由國會推薦,并認為新政府應該更加向中間靠攏。那么,大家覺得他這些理念,尤其是修憲理念,像總統連任制、總理由國會推薦等改革,能否實現?如果不能實現,主要的阻力又在哪里?倘若實現了,又會對韓國今后的政治產生怎樣的影響?
觀學院直播廳| 上海外國語大學杰出教授黃靖
鄭載興:您剛才提到韓國的修憲問題,其實這并非是今天才提出的,上次大選時就已經有過相關討論。不過,您也知道,在韓國,這個問題極為復雜。就我個人而言,是比較支持修憲的。
韓國為何會采用總統制?這是因為在樸正熙和全斗煥這兩個獨裁政府統治幾十年后,韓國進行了民主化變革,之后才有了總統選舉——以前都是他們說了算的。為了防止總統權力過大,所以規(guī)定總統任期為五年。但如今,韓國人的民主意識和政治水平早已不是上世紀80年代的水準了。
然而,對于修改總統任期這一問題,存在支持者,也有不少反對者。就拿保守陣營來說,他們認為,如果修憲成功,而進步陣營在下次選舉中又繼續(xù)獲得連任,那就意味著保守陣營將在野八年,這對他們而言是件非??植赖氖?,因為這樣一來,他們能發(fā)揮的空間將受到極大限制。
目前,很難對修憲問題的進展做出預測。比如這次大選,我個人原本預測李在明會獲得55%左右的支持率,沒想到他最終只獲得了大約一半的選票。所以,修憲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要知道,要想成功修憲,必須先經過國民投票;而要想在國民投票中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支持,提出這一提案的政府執(zhí)政表現必須得到民眾認可。而且,剛剛詹老師也提到過,韓國國內的問題受到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此外,我們韓國國內以尹錫悅為代表的保守陣營,非常懷念冷戰(zhàn)時代,也就是類似樸正熙、全斗煥執(zhí)政的那個時期,因為那是他們認為最好的時期。這些因素也使得如今韓國的內部斗爭異常激烈。
換言之,如果新政府執(zhí)政表現糟糕,再加上在野的保守力量持續(xù)攻擊,那么到最后國民投票很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黃靖:還有一個問題,我想聽聽詹德斌老師的看法。我們知道,李在明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建議,即建立獨立檢察官制度,同時削弱總統對檢察官的影響。
在韓國民主化之后,由于長期處于軍政權的獨裁統治之下,韓國非常重視對總統權力的限制和監(jiān)督。這就導致在韓國政治中,檢察官群體的權力極為強大。一旦在任總統和檢察官的政治立場一致,就很容易對反對派形成強有力的打壓,甚至把前一任總統送進監(jiān)獄也不在話下。
我認為李在明顯然看到了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他提出了一個看似一箭雙雕的政策,一方面要設立獨立檢察官,另一方面要限制總統對檢察官的影響。那么,在您看來,在這個關鍵點上,李在明的想法和建議能夠實現嗎?如果實現了,未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要是不能實現,會不會反而起到進一步的反作用?
詹德斌:韓國的檢察官問題由來已久。從民主化之后來看,實際上盧武鉉政府時期就曾下定決心大力推進檢察官制度改革。我記得他剛上任時,就和那些檢察官們舉行座談,結果卻遭到了檢察官群體的無視、蔑視或輕視。這也反映出檢察官制度改革困難重重,其難點就在于檢察官是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團體。
今年4月24日,韓國檢方以受賄嫌疑起訴前總統文在寅 圖自:韓聯社
尹錫悅之所以能夠成為總統,恰恰與此相關。他抵抗或抵制了文在寅政府對檢察官的改革,最后甚至拿起檢察官這把“刀”,將矛頭指向當時的法務部長曹國,反而把自己樹立成了英雄式的人物。尹錫悅的案例本身就說明檢察官改革相當困難,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檢察官向來是歷屆總統上任后的政治工具。每一屆總統上任后,又想利用檢察官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總統上任后到底有多少動力真正推動這一改革,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當然,這可能取決于時間點。因為在政權更迭初期,如果手上有聽話的檢察官、警察機關這樣強大的武器,對執(zhí)政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文在寅政府初期迅速啟用尹錫悅,就是打著清算樸槿惠時期弊癥的旗號;而到了執(zhí)政中后期才進行改革,而改革也是不徹底的。
這一次,我們可以看到李在明擔任總統初期,我記得他在當選前一天晚上于國會發(fā)表演講時,提到的第一點就是要克服內亂。而克服內亂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實際上就是要進行清算。
因為尹錫悅這個派系,特別是發(fā)動戒嚴之后,在韓國社會仍有強大力量,就像剛才鄭博士提到的金文洙居然還能拿到41%以上的得票,可見支持尹錫悅的保守勢力非常強大。在這種情況下,我估計李在明上臺初期的第一項任務可能就是在國會通過“特檢法”,還是要動用檢察官的力量去對付檢察官。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所以,我認為李在明執(zhí)政的初期,恐怕還是要先借力檢察官這個群體,等完成了這樣一個任務,到了執(zhí)政中后期再去推動司法改革。但是大家都知道,韓國總統是五年單任制,政權到了中后期會訊速地出現離心,導致推進檢察官體系改革時遭遇非常強大的阻力?,F在看,這個改革能否成功還真不好說。
回過頭看文在寅總統時期的檢察官改革,倒是有一大成果,即成立了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簡稱公調處。該機構在尹錫悅宣布戒嚴事件中也多次上新聞。但你會發(fā)現公調處非常的“無能”,一點用都沒有?,F在韓國國內反倒出現了廢除公調處的呼聲。所以我覺得,與其說又出臺一個新的獨立檢察官制度,李在明不如著重限制檢察官的權力。
韓國檢察官之所以能夠被總統拿來做刀槍去對付反對派,說白了就是他們同時掌握調查權和起訴權。我想,分離、剝離檢察官的調查權和起訴權,可能才是韓國檢察機關改革的根本路徑。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撕破臉!兩人公開對線,刀刀見血
2025-06-06 08:52 特朗普 -
澳大利亞吹噓:相對中國,我們更安全可靠
2025-06-06 08:42 -
馬斯克稱特朗普的名字在愛潑斯坦文件里,白宮回應
2025-06-06 08:3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馬斯克:特朗普應該被彈劾
2025-06-06 06:42 -
朝鮮證實驅逐艦已扶正,下一階段修復作業(yè)將在羅津修船廠進行
2025-06-06 06:41 朝鮮現狀 -
烏克蘭基輔市傳出爆炸聲
2025-06-06 06:35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拿新方案持續(xù)施壓,西班牙堅稱:2%夠了
2025-06-05 23:51 觀察者頭條 -
“不同過去,中國制造將成為高品質象征”
2025-06-05 23:23 人工智能 -
為拜登鳴冤?宣傳新書?前白宮發(fā)言人:已退出民主黨
2025-06-05 23:05 美國一夢 -
“特朗普私下夸上了:夠狠夠硬”
2025-06-05 22:50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2025-06-05 22:44 中美關系 -
烏軍證實:俄使用彈道導彈襲擊烏訓練場
2025-06-05 22:05 烏克蘭之殤 -
“烏軍此次行動,暴露美國一個致命弱點”
2025-06-05 21:11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
2025-06-05 20:51 -
印尼:若證明殲-10性能優(yōu)越價格合理,為何不買?
2025-06-05 20:33 觀察者頭條 -
韓正會見中美高級別二軌對話美方代表團
2025-06-05 19:47 中美關系 -
美越“零關稅互免”?美商務部長一口回絕:我們不蠢
2025-06-05 18:3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15年砸了70億美元,加州高鐵一條軌道都沒鋪…”
2025-06-05 17:58 美國一夢 -
果然要賴賬!“拜登的撥款過于慷慨,我們在重新談”
2025-06-05 17:0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企抱團叫喚:明明最初是我們領先,現在要輸給中國了
2025-06-05 15:41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8“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73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