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波:美國不可能組建“新全球聯(lián)盟”應對中國的“戰(zhàn)略挑戰(zhàn)”
最后更新: 2020-12-08 07:24:23【文/ 周波】
那些迫不及待地祝賀拜登勝選的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這并不令人意外。過去的四年里,特朗普的“美國第一”政策和對北約國家的惡語相向讓所有盟友都感到不安,他們當然會熱烈擁抱那個說“我們將重返賽場,這次美國不再單打獨斗”的人。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最近起草了一份計劃,呼吁美國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組建新的全球聯(lián)盟,終結特朗普時代的緊張局勢,迎接中國帶來的“戰(zhàn)略挑戰(zhàn)”。
在2015年的第5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拜登與默克爾和波羅申科合影
這可能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绱笪餮箨P系已經遭受的損害,并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填補的細小裂縫。特朗普是罕見的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過時”的美國總統(tǒng),但他肯定不是第一個對歐洲長期搭美國“安全保護傘”便車感到焦躁的美國總統(tǒng)。
唯一不同的是,他對盟友不留情面的抨擊雖然毫無總統(tǒng)風范,但卻收效明顯。如今,八個北約國家——相比之下,奧巴馬政府任期結束時只有四個——正在實現(xiàn)將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用于國防的目標。像拜登這樣被布什稱為“好人”的總統(tǒng)能否做到這一點還有待觀察。
某種程度上,跨大西洋關系成功與否取決于美國是否愿意讓其盟友搭便車。當蘇聯(lián)的威脅瓦解時,西方的團結開始分化。盡管美國和歐洲仍有一些共同目標,但它們的緊迫性和嚴重性已不可同日而語。當美國收縮時,歐洲就不再處于優(yōu)先位置。
盟國繳納的會費越多,美國就可能越快擺脫責任,退出歐洲。
只有兩種情形可以加強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盟。第一種是盟友與美國一起對抗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國。但中國是美國幾乎所有歐洲和亞洲盟友的最大貿易伙伴。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布魯塞爾和華盛頓很難在大西洋兩岸的大國之間和歐洲內部達成諒解。
對于華盛頓在印太地區(qū)的盟友來說,學學美國,喊喊“航行自由”是一回事,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叫板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以澳大利亞為例,其出口貨物的大約三分之一都駛向中國港口。
第二種情形是中國和俄羅斯結成同盟,引發(fā)新冷戰(zhàn)。北京和莫斯科越走越近,部分原因是兩國都被視為華盛頓的主要競爭對手。因此,華盛頓對莫斯科的任何壓力都只會讓俄羅斯更靠近中國,反過來,對北京的壓力也會讓中國更接近俄羅斯。
中俄兩國不僅每年進行聯(lián)合演習,近年來還舉行了計算機模擬反導演習和聯(lián)合空中戰(zhàn)略巡航。
10月份,當被問及莫斯科和北京之間是否有可能建立軍事聯(lián)盟時,普京總統(tǒng)回答說,“我們不需要它,但理論上說,想象一下還是很有可能的”。
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盟的價值更多體現(xiàn)在政治上而非軍事上。北約在其官網上宣稱,北約的首要目標是促進“民主價值觀”,但中國沒有表現(xiàn)出挑戰(zhàn)任何西方價值觀的意圖。
中國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或發(fā)展模式。盡管中國已經有了全球影響力,但主要體現(xiàn)在經濟領域。中國人民解放軍增加了在海外的軍事活動,但這些活動迄今僅限于人道主義領域。
中國對西方的挑戰(zhàn)不是意識形態(tài)上的,而是心理上的:一個“威權”國家怎么可能發(fā)展得如此之快,甚至有一天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簡短的答案是:因為中國的崛起是從內部產生的。
作為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最大受益者,中國沒有必要挑戰(zhàn)現(xiàn)行的國際體系。北京只是證明了并不是條條大路都必然通向羅馬,選擇不同發(fā)展模式和價值觀的國家照樣可以成功。
西方的問題在于它自戀地將二戰(zhàn)后的70余年等同于“自由的國際秩序”,并希望這一秩序繼續(xù)下去。但即使大多數(shù)機構和規(guī)則的確是西方在戰(zhàn)后設計和建立的,這樣的秩序也不存在。
必須指出的是,1945年以來,非洲50多個國家的獨立、美蘇對抗以及中國崛起等重大事件,也重塑了國際秩序。中國和俄羅斯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亦對國際安全至關重要。
所謂的“自由的國際秩序”,充其量也就是蘇聯(lián)解體之后、中國全面崛起之前、西方的影響力呈壓倒性優(yōu)勢的大約15年左右的短暫時期。
如果小國抱團應對重大外部威脅,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感到有必要加強聯(lián)盟,那就讓人很困惑了。
美國第15任總統(tǒng)布坎南曾說過:“自華盛頓時代以來,避免聯(lián)盟糾纏一直是我們政策的準則,其智慧無人可駁詰?!笨吹矫绹谙喾吹姆较蛏献吡诉@么遠,真可謂莫大的諷刺。
(“中國論壇”許馨勻譯自《南華早報》,翻頁閱讀英文原文)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晗軼 
-
繼續(xù)開庭,交叉詢問第八位證人
2020-12-08 07:13 華為 -
美國新增18萬例,累計1490萬例
2020-12-08 07: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伊朗央行行長:美國不讓我們買疫苗
2020-12-07 22:2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馬杜羅誓奪議會選舉勝利:委內瑞拉將進入新時代
2020-12-07 20:39 拉美左翼 -
此時澳大利亞一算賬:明年農產品出口額要下降7%
2020-12-07 19:55 觀察者頭條 -
他倆還在吵,“場面堪比拳擊比賽”
2020-12-07 19:36 歐洲亂局 -
拜登選他當美國衛(wèi)生部長,美媒:好意外
2020-12-07 18:52 美國政治 -
-
伊朗軍方:人工智能鎖定目標,槍口只對準他
2020-12-07 16:58 伊朗局勢 -
拜登提名的國安顧問站澳大利亞,澳網民“嗨”了
2020-12-07 16:41 中國外交 -
美官員指責中方破壞環(huán)境,華春瑩:自己先照照鏡子
2020-12-07 16:20 -
美媒:美司法部長考慮在特朗普任內辭職
2020-12-07 16:18 美國政治 -
蓬佩奧又盯上了委內瑞拉選舉,委外長回應亮了
2020-12-07 16:10 -
美方對中方統(tǒng)戰(zhàn)部官員實施簽證限制,外交部回應
2020-12-07 16:09 中美關系 -
眼灼、嘔吐…印度暴“怪病”,數(shù)百人住院
2020-12-07 15:52 -
這些歐洲國家要搞“新冠免疫護照”?
2020-12-07 14:1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澳政府機構敲警鐘:中澳關系惡化將重創(chuàng)農產品出口
2020-12-07 13:56 -
王毅:中美應開啟各層級對話,任何問題都可以談
2020-12-07 13:30 中美關系 -
疫情追蹤技術推出半年了,美國沒什么人用...
2020-12-07 10:3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剛被特朗普炒掉的官員,還不忘炒作中國“竊取疫苗”
2020-12-07 10: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