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弘:對華經貿出口,是澳方有求于中國,而不是中國有求于澳洲
最后更新: 2024-06-18 11:05:22當?shù)貢r間6月15日至18日,國務院總理李強應邀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提前在《澳大利亞人報》刊文表示,澳方歡迎中方的到來,希望以此訪為契機,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并期待印太地區(qū)“所有國家都能為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發(fā)揮作用”。
然而,恰恰是美國牽頭下、針對中國的排他性軍事集團“奧庫斯”組織,不斷在亞洲搞陣營對立、釋放擴員信號,嚴重沖擊亞太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在前任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澳大利亞正是“奧庫斯”的主要成員國。
澳大利亞的案例證明,用貿易力量遏制政治妖風是有效的,但比例原則卻要注意。中國應該如何處理與澳大利亞的關系,平衡這個比例?華東師范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帶來他的解讀。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弘】
目前,一些西方國家的“泛安全化”趨勢正愈演愈烈,任何議題都有可能會被扣上“安全擔憂”的帽子,所謂“安全問題”正在被高度工具化與武器化。諸如電動汽車、新能源電池、關鍵礦產都被強行與安全掛鉤?!皣野踩币呀洺蔀槲鞣絿掖驂焊偁帉κ值囊粋€抓手。
在這種氛圍下,西方國家內部從民間到公共人物、政治人物,包括知識分子、智庫學者等,只要一涉及到安全議題,往往噤若寒蟬,不加質疑。事實上,在所謂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政府采取的任何行動可以不做任何解釋。
因此,泛安全化問題正被高度政治化、陣營化,正在引起人們的警惕。在某些政治勢力的操弄下,西方國家一些政府部門肆意張貼安全標簽,正在嚴重沖擊正常的貿易投資、社會活動、科技合作、和文化交往。目前,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不斷以莫須有的借口,在教育、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領域對中國揮舞“安全”大棒,這種態(tài)勢正在破壞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信任。
當?shù)貢r間2024年2月20日,澳大利亞珀斯,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表講話。(視覺中國)
對中國而言,貿易從來不應成為政治斗爭的武器。中國堅決反對美國為維護和擴大自身的霸權地位,無理蠻橫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惡意行徑。政治問題應該由政治途徑來解決,不應制造所謂“貿易逆差”“產能過?!敝惖淖锩?,將經貿活動變?yōu)檎味窢幍奈淦鳌?
當然,政治與經濟之間也存在著關聯(lián)性。當兩個國家間的政治關系遇冷受挫時,政治氛圍勢必會影響到雙方的消費者、營商人士對對方的好感,或導致營商、投資信心下降,從而影響雙邊貿易和投資活動。
在安全問題泛化上,有一個典型案例頗令人啼笑皆非。2019年,中國蒙牛集團出資6億澳元向日本麒麟控股株式會社收購其旗下的澳大利亞獅王乳品飲料公司。對此,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已經審核并批準了這項收購計劃。然而,2020年,時任澳大利亞國庫部長佛賴登伯格突然宣布由于“國家安全”的原因,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否決該項收購。中企對乳制品企業(yè)的收購居然會威脅到 “國家安全”,這實屬天方夜譚式的笑話。更何況這家企業(yè)早已被日企控股,換言之,澳大利亞當時的莫里森政府認為日元是安全的,而中國的人民幣則是“不安全”的!
這種“濫殺無辜”的行為不僅僅嚴重打擊了中企投資者對澳大利亞營商環(huán)境的信心,而且更使當時已經開始惡化的中澳關系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莫里森政府又將經貿糾紛政治化,將中方對一些澳大利亞產品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等措施扣上“經濟脅迫”的帽子,將原本經貿領域的問題復雜化,這樣的行徑非但不能解決貿易上的爭端,反而加劇了兩國關系緊張程度。
2022年5月,澳大利亞工黨贏得議會選舉執(zhí)政后,旋即同上屆政府的反華政策作堅決切割,中方對阿爾巴尼斯政府的建設性態(tài)度和行動做出了積極回應,尤其是在習近平主席和阿爾巴尼斯兩次會晤之后,雙方共同自上而下推進雙邊關系的改善,短短兩年,兩國關系實現(xiàn)了方向性的逆轉。目前,中澳關系已經基本實現(xiàn)穩(wěn)定,已經走上改善回暖的正確軌道。
近來,經過中澳雙方相關部門的談判磋商,兩國間的大部分經貿糾紛已經得到了解決,包括大麥、葡萄酒等的一些澳大利亞產品重新回到了中國市場。事實上,這充分說明只要回歸理性,秉持務實的精神,切實解決經貿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兩國經貿關系就能夠得到長足發(fā)展。
近來有些人士認為,中方在貿易問題上對澳大利亞讓步過大、過多,應該要求澳方做出更多實質性的讓步。事實上這樣的思維恰恰陷入了美西方將經貿活動“工具化”“武器化”的陷阱。中方所作出的決策顯然是基于科學論證和雙邊磋商,絕非交易行為。經貿合作是雙向的,合則兩利。事實上,中國巨大的市場和無窮的潛力賦予中方以更大的主動權。一個開放的、充滿活力的中國正在為其經貿伙伴經濟的復蘇和騰飛帶來巨大的動能。
因此,正常、和諧的政治氣候有助于雙方建立有利的營商環(huán)境,促進實現(xiàn)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美西方泛化安全的行為十分短視,既破壞健康的市場規(guī)則和秩序,也必將反噬自身。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一中國公民在哥倫比亞總統(tǒng)府空域操控無人機被警方拘押,中使館回應
2024-06-18 09:43 中國游客 -
菲律賓承認:補給受阻
2024-06-18 09:15 南海局勢 -
北約竟威脅:中國再支持俄羅斯,要付出“經濟代價”
2024-06-18 09:00 觀察者頭條 -
-
美國強制出售,委內瑞拉:強盜
2024-06-18 07:10 拉美左翼 -
中國“出手”后,歐盟豬肉出口大戶西班牙呼吁談判
2024-06-17 23:05 歐洲亂局 -
普京簽令:解除四名副防長職務
2024-06-17 21:58 俄羅斯之聲 -
如果回到1998年會對年輕的自己說什么?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這樣答
2024-06-17 21:37 -
“對馮德萊恩而言,大局已定”
2024-06-17 21:00 歐洲亂局 -
“菲方劃界案如涉爭議海域,聯(lián)合國不會審議”
2024-06-17 20:17 南海局勢 -
越南本周將接待普京,美國坐不住了
2024-06-17 19:31 俄羅斯之聲 -
安瓦爾談“選邊站”:中國美國都是我們重要的伙伴
2024-06-17 19:27 -
駐印度使館提醒中國公民進入印度需事先辦妥簽證
2024-06-17 18:44 -
烏克蘭稱有必要與俄談判,佩斯科夫:俄方條件眾所周知
2024-06-17 18:41 -
“五六百年前中國就有強大艦隊,那是用來橫行霸道的嗎?不是”
2024-06-17 18:33 -
菲運補船蓄意碰撞中方船只,中國海警強制驅離
2024-06-17 18:01 南海局勢 -
外交部:贊賞安瓦爾總理的有關表態(tài)
2024-06-17 16:46 -
中國公民在印度被扣押期間死亡,我使館:敦促印方盡快查明真相
2024-06-17 16:38 -
安瓦爾:歡迎習主席“兩個結合”理念,中馬合作將是文明盛宴
2024-06-17 16:34 -
內塔尼亞胡宣布戰(zhàn)時內閣解散
2024-06-17 16:28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