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民鎮(zhèn):秦帝國是否受到波斯的影響?
關(guān)鍵字: 秦帝國波斯中華文明西來說秦居西北邊陲,與羌戎雜處。往來于歐亞草原、波斯化的塞人、吐火羅人等印歐人通常扮演了中間商的角色,一些來自歐洲、西亞、中亞的文化因素主要通過他們傳遞到羌、戎、周、秦等族群。早在西周時期,甘肅靈臺白草坡、陜西周原等遺址便已經(jīng)見到印歐人的形象。秦穆公霸西戎,與西域民族有一定接觸。因而秦文化的一些特點,如將文字銘刻于石頭(以石鼓文、秦始皇東巡刻石等為代表)、一些墓葬所見屈肢葬的葬俗、率先出現(xiàn)鐵器、較早出現(xiàn)金銀器、使用槽形板瓦等,均與中原王朝的固有傳統(tǒng)不同。如果說兵馬俑受到廣義波斯文化的間接影響,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國境內(nèi)的早期人像,具有代表性的新疆伊犁新源縣的武士蹲像便是塞人的杰作,時代在戰(zhàn)國時期。景騫、林梅村等先生認為,這尊青銅像表現(xiàn)的是希臘戰(zhàn)神阿瑞斯。無論其是何身份,它作為“遠東第一立體雕像”的特殊意義值得重視。此類雕像,還見于同是新疆西北的鞏留等地。
武士蹲像,1983年發(fā)現(xiàn)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源縣,約公元前500年
陜西咸陽塔爾坡戰(zhàn)國晚期秦墓出土的騎馬武士俑
隨著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阿契美尼德王朝覆亡,此后進入希臘化時期。希臘化的浪潮一路向東,甚至已經(jīng)抵達現(xiàn)在中國的鄰國阿富汗。段清波先生認為,也許就在此時,東西方之間兩類存在根本差異的文明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代希臘化塞琉古帝國而起的是帕提亞帝國(Parthian Empire,前247-224),在中國古書中被稱為“安息”。與古代中國最接近的大國便是廣義的波斯,漢夫勒與倪克魯所稱的希臘,主要是希臘化時期的波斯以及受其影響的帕提亞帝國,屬于廣義的“波斯”。
但如果說有外國技術(shù)專家直接參與了兵馬俑的設計和制造,則仍缺乏確鑿的證據(jù)。2003年春在秦始皇帝陵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座窯址的亂葬坑,其中埋有百余具人骨,段清波先生在論文中懷疑這些勞工中有非蒙古人種,這基于第一次的分子生物學檢測結(jié)果。美國學者梅維恒(Victor H. Mair)曾向西方學界介紹過這一成果,最近在向媒體的講述中,段先生直接強調(diào)發(fā)現(xiàn)了來自西方的陶工。但第二次的檢測結(jié)果與前次并不相同,徐智先生在其博士論文《中國西北地區(qū)古代人群的DNA研究》(復旦大學,2008年)以及他與張君等人合作的“Mitochondrial DNA Evidence for a Diversified Origin of WorkersBuilding Mausoleum for First Emperor of China”(載PLOS ONE, Vol.3,No.10, 2008)一文中,分析了這些勞工的線粒體DNA,發(fā)現(xiàn)他們來自于漢族,也來自于少數(shù)民族,而且南方人要多于北方人。這一研究成果雖不能覆蓋全部勞工,但已經(jīng)比較能夠說明問題。不過線粒體DNA只能指示這些勞工的母系來源,更全面的認識有待Y染色體DNA的考察。(近來有媒體報道專家復原出秦始皇妃嬪面容,認為有可能是波斯人,更缺乏直接證據(jù))
在出土的兵馬俑中,在一些隱蔽處往往刻有制造者的名號。從這些名號看,有的是“宮”字開頭的,說明屬于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有的則冠以地名,如咸陽、櫟陽、安邑等,說明來自于地方制陶作坊。中國古代的工匠基本都湮沒于歷史的煙云中,若非兵馬俑的出土,我們根本無從知曉這批杰出工匠的存在。而將名號刻在器物上是物勒工名制度(最初興起于秦國)的體現(xiàn),誰制造誰負責,完成一件作品,戳上自己的大名。根據(jù)這些陶工的名號和來源,我們并不能發(fā)現(xiàn)洋專家的蛛絲馬跡。
兵馬俑上的陶工戳記
早期中國的確缺乏雕塑的傳統(tǒng)。過去我們所能舉出的雕塑,主要是紅山文化女神像、石家河文化玉人、殷墟玉人、三星堆青銅人像、曾侯乙墓編鐘之鐘虡銅人等有限的例子。這些雕像,除了三星堆的人像,大多相當迷你,而且不著意于寫實,畫風相對抽象,比例也很不協(xié)調(diào)。2012年,考古工作者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敖漢旗境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尊距今約5300年的紅山文化整身陶人,通高55厘米,極為寫實,故發(fā)現(xiàn)之初令世人驚嘆——其年代之早大有穿越之感。之所以紅山文化有相對發(fā)達的人物造像藝術(shù),也與其位處歐亞草原的東端有關(guān)。
紅山文化女神像
紅山文化陶人
殷墟婦好墓玉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兵馬俑恰恰說明了中國式雕塑的特殊性。以俑殉葬,這本身是中國自身的傳統(tǒng)。即便兵馬俑吸收了國外技術(shù),它本身便是本土文化的承載者,并不影響其本土性。正如中國的冶煉技術(shù)最初由域外輸入,但我們的祖先主要用它來制造禮器,只不過是將原先的陶鼎、陶斝換成了銅鼎、銅斝。我們的祖先從來都不排斥外來的技術(shù),同時,三代禮樂文明到儒家一脈相承的思想體系又極具保守性,新技術(shù)往往用來制造盛放舊酒的新瓶。從過去到現(xiàn)在,師夷長技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沒必要說承認這一點就有損民族尊嚴。至于過度夸大文化交流,妄自菲薄,進而舍本逐末,認為中國文化一概都是外來輸入,更無必要。
- 原標題:陳民鎮(zhèn):秦帝國是否受到波斯的影響?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08-15 08:18:52
-
這部慰安婦漫畫,最該看的是日本年輕人
2018-08-10 08:29 “慰安婦” -
人民網(wǎng)評紂王妲己成景區(qū)形象代言人:歷史豈容如此輕慢
2018-08-02 10:52 -
在古代中國,筷子還真不只用來吃飯
2018-07-31 07:47 趣讀 -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依據(jù)是什么?
2018-07-28 18:48 觀天下講壇 -
攔住那些香港人!英國解密文件要讓一些人心寒了
2018-07-24 21:58 不列顛 -
中國廚師“征服”美國胃,促成國家公園系統(tǒng)建立
2018-07-23 20:09 海外華人 -
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臉…古代女子如何用生命比美?
2018-07-23 07:45 趣讀 -
它到底姓不姓“夏”?
2018-07-21 16:13 考古 -
埃及2千多年前石棺打開!結(jié)果讓人直呼謝天謝地
2018-07-20 11:16 考古 -
喝酒犯法、殺牛償命…古代這些奇葩法律讓穿越的你分分鐘沒命
2018-07-18 08:10 趣讀 -
212萬年前,黃土高原已現(xiàn)人跡
2018-07-12 08:37 考古 -
5000年前“山東大漢”亮相國博 身高近兩米
2018-07-11 22:38 考古 -
今天,我國多了一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
2018-07-02 16:49 觀察者頭條 -
“足球鼻祖”蹴鞠為何衰落了?
2018-06-27 07:45 中國足球 -
搭載嫦娥4號 沙特相機拍攝地月合影
2018-06-15 08:20 科技前沿 -
只身從香港來為戰(zhàn)友掃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2018-06-06 17:32 香港 -
韓國墓主有26枚五銖錢就成最高首領?中國網(wǎng)友想起了?;韬睢?/a>
2018-06-05 12:06 三八線之南 -
各朝各代,鞋子都有哪些講究?
2018-06-01 08:06 -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良渚遺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今人妝容與唐朝女性可有的一比?
2018-05-29 08:23 趣讀
相關(guān)推薦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埽乩势眨汉檬?/a>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