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昌杰:為什么養(yǎng)老機構那么難做?
最后更新: 2022-10-08 08:17:01【文/崔昌杰】
據國家統(tǒng)計局(2021)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比例18.7%,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3.5%,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人口老齡化可以被看作是現代化在人口結構上的表現,其在中國家庭層面則呈現為一種“下行式家庭主義”(閻云翔,2017),即家庭作為一個天然養(yǎng)老單元的功能正在逐步弱化,那么我們該如何滿足如此龐大的“溢出”家庭的養(yǎng)老照護需求(胡曉映、呂德文2022)?“養(yǎng)老服務的市場化”便是應對方式之一。
近年來,國家政策層面上有對養(yǎng)老機構數量與養(yǎng)老床位數的“增長計劃”,各地各類養(yǎng)老機構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地建立起來。但與看似“利好”的行業(yè)前景相比,關于養(yǎng)老機構的負面報道卻也不絕于耳:“70歲護工過失殺害89歲老人,背后反映了中國老人的真實困境”(八點健聞,2021);“福利院護工連續(xù)掌摑癡呆老人,警方已介入調查”(澎湃新聞,2020);“高齡老人遭護工掌摑:3.5小時打57次,護工虐老引深思”(中國日報網,2018)等。
在這些報道中,民辦養(yǎng)老機構無一不處于道德洼地。但正如吳心越(2021)指出,大眾常常會將這些負面新聞的原因歸結為護工的低素質,而忽視了具體照護實踐過程中情景的復雜性。
本文便試圖通過田野經驗對此種“復雜性”進行簡單的勾勒與說明,表明不僅是護工,家屬與機構運營者也對這些負性事件的產生負有責任,并在對機構養(yǎng)老涉及的三個主體角色分析中,總結出機構養(yǎng)老行業(yè)的自身特質。
合肥:小朋友前往養(yǎng)老服務站開展“愛在重陽 情暖飛虹”主題活動。圖源:視覺中國
家屬:信息不對稱與情感弱化
在機構養(yǎng)老實踐中,家屬雖然已經脫離了具體的照料勞動,但其仍然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維度介入其中,使照護勞動本身呈現出“護工—院民—家屬—機構”這四方主體的互動與博弈狀態(tài)。其介入也使得照料勞動更為復雜。
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在于,家屬雖然購買服務卻不親自享受服務,無法做到服務購買與服務享受雙方的直接交流,信息在多個主體之間流動。這使得家屬對機構內的照料情況知之甚少,他們無法監(jiān)督照料過程,也就是說,在照料過程中存在一種“信息不對稱”。
因購買服務者(家屬)與享受服務者(院民)的空間分離所產生的信息不對稱,使得購買服務者(家屬)無法實現對機構的充分監(jiān)督,享受服務者(多為失能失智群體)又沒有監(jiān)督能力。
因為家屬對院民有贍養(yǎng)義務,因此對養(yǎng)老機構也應有相應延伸的監(jiān)督義務。故而在購買服務后,并不意味著家屬只有權利而沒有監(jiān)管責任,家屬應當通過情境來進行判斷是否應主張其監(jiān)督權,這也是家屬的責任所在。
同時,家屬與院民的聯結程度會直接影響到機構對院民的日常照料,但這種建構關系的主動權卻主要掌握在家屬手中。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下行式家庭主義”(閻云翔,2017)外,因為城市養(yǎng)老的“去家庭化”更快,被發(fā)展和理性的話語所統(tǒng)治,家庭養(yǎng)老缺乏底線保障機制,不僅法律保障的成本高,城市社會中也缺乏相應的社會機制,不似村莊社會中社會輿論等作為底線機制還發(fā)揮一定的作用(賀雪峰,2022)。
因此,家屬可能存在的第二個問題便在于其對院民的漠不關心,無疑會使得養(yǎng)老機構內的照料生態(tài)不斷惡化,誘發(fā)各類惡性事件的產生。
雖然說將父母送入養(yǎng)老機構也是踐行孝道的一種方式,但一個普遍事實是:在院民進入養(yǎng)老機構之前,其已經對家庭照護者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身體負擔與情感負擔(吳心越,2020)。例如一樓的趙奶奶在被送入養(yǎng)老機構時,她老伴向我們訴苦:
“她也是老年癡呆,腦子時好時壞,特別容易亂跑,然后就找不到人了,前幾天又是跑丟了,誰也找不到她,最后只能出動公安找,我心臟搭橋手術已經做了四根了,再也經不起刺激了......我兒子兒媳都有工作要忙,現在兒媳還懷了二胎,我又照顧不了她,那就只能把她送到這里來照顧。”
在已經對家庭造成較重照料負擔的情況下,家屬在將親人交給機構代養(yǎng)時便已經出現了一種“情緒”和“疲勞”,只要被照料者在機構內“安全”生活即可。因此,家屬和院民兩者對于什么是“好的照料”本身是存在分歧的。
S機構三樓的部分可自理老人在與我日常的交流中都在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中流露出對“交流”“陪伴”和“自由”的向往。不過當前絕大多數的中低端民辦養(yǎng)老機構僅能為老人提供底線生存照料,再高一層次的精神與情感照料遠未實現。
但在院民的家屬看來,他們既希望養(yǎng)老機構是服務者,也希望其可以作為一個管理者,這樣才能不讓院民“給自己找麻煩”。
由于被送往養(yǎng)老機構的院民多為失能失智群體,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對他們的照料要求較高,尤其是精神上的失能半失能院民,如果居家照護,家庭要付出較重的照料成本,但處于發(fā)展階段的子代家庭又無過多勞力與精力進行看護,便不得不將其送往養(yǎng)老機構,如王奶奶的女兒直接將其稱為“我們家害人精”,也是因此才將其送往S機構,幾乎不來看望。
故而機構除了提供服務以外,還必須承擔管理職責,以減輕家屬負擔。這種“不找麻煩”式的動機也在管理者口中得到了證實:
“如果你到一個養(yǎng)老院,發(fā)現這個養(yǎng)老院打出的宣傳標語是安撫老人,關愛老人,總之就是一切順著老人的意思,那就千萬不要去這個地方。因為這里就像一個學校,而這些工作人員就像是老師。如果一個養(yǎng)老機構,他會批評,會斥責,那說明你的老人送到這里一定會被管理的服服帖帖,也一定不會給你(家屬)找很多麻煩。”
隨著院民在機構入住時間的延長,院民失能的程度會越來越深,家屬來看望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少(李丹、白鴿,2020)。甚至有的家庭在院民臨終前一兩年都極少去探望,也不在乎機構內發(fā)生了什么,只要老人“安然”活到去世即可,這或許是家屬和護工之間的“默契”。那么這無疑是助推了機構內的種種不規(guī)范現象,只要不危及院民生命,機構的種種照料方式即是“合理的”。
“有的時候我們晚上,老人要死的時候你要經常去看……好比說他一死,你就要趕緊告訴家屬。而且經常還是死了之后才告訴,在這里都是那樣的?!?
- 原標題:為什么養(yǎng)老機構多負面新聞?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21”
2022-10-08 07:54 抗疫進行時 -
應急管理部:國慶假期全國安全形勢總體平穩(wěn)
2022-10-08 07:26 -
烏魯木齊市、吐魯番市3名領導干部被免職
2022-10-07 23:06 抗疫進行時 -
我國成功發(fā)射微厘空間北斗低軌導航增強系統(tǒng)S5/S6試驗衛(wèi)星
2022-10-07 22:55 航空航天 -
呼和浩特:在呼人員原則上暫不離呼
2022-10-07 22:00 抗疫進行時 -
文旅部:國慶假期國內游出游4.22億人次
2022-10-07 21:17 -
百姓話思想|告別舊里:歷時三十載的工程收官,哭著再見,笑著揮手
2022-10-07 20:03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在水一方:通了,才能達!
2022-10-07 20:01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紅色電波:那些故事,在今天依然滾燙
2022-10-07 20:00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勞者安居:看到這房子我第一反應,太漂亮了!
2022-10-07 19:56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大碼頭:世博會和四次進博會,我都有機會參加過
2022-10-07 19:54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 社區(qū)“一根針”:住在居委82天,要保護好每一個人
2022-10-07 19:52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 張江初長成:沒想到六年就做出自己的創(chuàng)新藥,這里發(fā)展得太快了!
2022-10-07 19:37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重繪青綠 :曾經的垃圾填埋地,現今可以拍婚紗照!
2022-10-07 19:35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航天兩代人 :矢志不渝,逐夢星辰大海
2022-10-07 19:25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城市留風:上海小囡修繕老建筑,一磚一瓦都是兒時記憶
2022-10-07 19:23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溯古追今:在國際化大都市里探索中華文明軌跡
2022-10-07 19:22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紅馬甲哈比:我雖然是“老外”,但不是“外人”
2022-10-07 19:19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修復荒野:在上海,打造一片“荒野”
2022-10-07 19:17 百姓話思想 -
百姓話思想|上海很未來:科幻作家和科技創(chuàng)業(yè)者在這里找到“共同感覺”
2022-10-07 19:12 百姓話思想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19“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58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3“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6“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