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檔吳京又來了,你的“《戰(zhàn)狼》PTSD”治好了嗎?
關鍵字: 吳京《戰(zhàn)狼》《流浪地球》》國產(chǎn)大片如果我們能把視角再往上調,就會發(fā)現(xiàn)《戰(zhàn)狼2》給中國電影帶來的震動和改變可能遠遠不止“吊打小鮮肉”這么簡單!
從影史角度看,除去49年之前的探索階段,建國后的相當長時間電影是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和教育工具而被創(chuàng)作的,電影的藝術性依附于政治性和思想性。改革開放后,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將藝術性作為電影的唯一核心,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電影在歐洲電影節(jié)上斬獲大獎,形成了中國電影的又一個高峰。
但那是一個國內(nèi)的電影院還和“大禮堂”共用的時代,國內(nèi)的電影作為一個市場是前所未有的低迷。進入新千年,中國電影在引入了香港“北上”的影人后開始探索:“未來我們想要什么樣的中國電影?”或者說,當中國電影走向繁榮,世界觀眾一提到“中國電影”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在2002年,張藝謀以一部前所未有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商業(yè)大片”時代。(國內(nèi)票房2.5億人民幣)
開弓沒有回頭箭,隨著中國飛速增長的GDP,突飛猛進的城市化以及烈火油烹的娛樂市場,越來越財大氣粗的資本家,中國觀眾看到的是票房不斷地膨脹下那些原來走上神壇的導演和演員的“墮落”,“爛片”的罵聲幾乎是伴隨著“大片”的成長而成長的。
13年前一個普通網(wǎng)民胡戈憑借《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激起了社會對于“國產(chǎn)大片”的吐槽欲望
盡管如此,中國大陸的電影人從商業(yè)電影市場開啟之初的目標就非常非常明確,絲毫不加掩飾的赤裸裸——我們要“美國大片”,我們要“好萊塢”!
不要歐洲的藝術片、不要日本的亞文化、不要印度的民族風情、不要韓國的現(xiàn)實批判,我們就要好萊塢那樣的簡單粗暴、巨額投資、頂級特效、巨額票房、全球影響力和背后強大的價值觀輸出。
因為中國電影人和中國官方很清楚,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注定做不了“小清新”,如果無法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就只有一個下場:在開放的市場中被好萊塢巨獸一口吞噬。畢竟,90年代初全球藝術佳片和以香港電影為代表的非好萊塢電影曾經(jīng)無限風光,但一旦好萊塢情節(jié)大眾,特效炫目的“大片”卷土重來,前者分分鐘走向全面衰落。
香港影壇這個曾經(jīng)星光燦爛的“東方好萊塢”在好萊塢大片卷土重來后不復當年繁榮
我一直覺得,中國人崇尚“和為貴”的文化背后有一種非常決絕的韌勁兒和狠勁兒:只要確定了一個目標,不管一開始多么不可能都要給你把結果搞出來,且不怕失敗,不計代價。
就像百年前國人的共識“一定要救亡圖存,民族復興”,但到底怎么做?那就一個個試!于是各種勢力,各種思潮輪番試了一遍,在付出了巨大犧牲之后找到了一條路。
而通向“美國大片”之路也是一樣。起先中國的學院派導演并不太了解,真正能夠代表國家形象進行價值輸出,全世界人民都愛看又能賺取巨額票房的“大片”是什么樣子的,于是就一個個地試!
先是那些名導演找來一大批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拍人人都愛看,老外尤其好奇的“全明星”“武打”“華麗大場面”“古裝”大片,抱著一種特別質樸的想法:只要觀眾是任何一個明星的影迷都會買張票,那么我的票房不就高起來了嗎?外國人不認識國內(nèi)明星但喜歡看中國人飛來飛去打來打去啊,那不都來看了嗎?
但是這種“全明星”模式被證明是不可持續(xù)且不經(jīng)濟的,在姜文偉大而又隱晦的《讓子彈飛》創(chuàng)造了票房紀錄之后基本偃旗息鼓了。畢竟那一代從黃金時代走來的大哥大姐在慢慢變老,曾今的光環(huán)也在漸漸隱去,當《泰囧》這樣一個笑笑鬧鬧成本不高的喜劇都能輕松賺十幾億票房,電影的投資者誰還愿意去為天價的片酬和宏大的場面花冤枉錢。
第二場試驗也是由張藝謀來完成的,在第一種道路走不通之后他開始嘗試更加深入的“國際化”,直接把影片的男主角讓出來給好萊塢二線或者一線半的明星,讓他們站出來在國際市場扛票房,先是《金陵十三釵》讓一個外國神父來做男主,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再到《長城》這種偽國產(chǎn)大片(在國外全都是好萊塢明星男主的大頭海報,中國演員只是背景的甲乙丙?。现\子心想,我這次給你把好萊塢元素配齊了,好萊塢一線男主,好萊塢頂級編劇、好萊塢特效團隊,甚至好萊塢資本,加上老謀子的名聲,國內(nèi)請來金光閃閃的景田小姐姐,和一大票流量小生和老影帝,都這些一起堆上去還怎么輸?
事實證明,這一次通往大片之路的嘗試,在國內(nèi)的口碑尚不如當年的《英雄》,在國際上也被觀眾認為是一部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爆米花片,而非一部走向世界的中國電影。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戴蘇越
- 最后更新: 2019-02-03 07:53:49
-
上海老師遠赴英倫教數(shù)學,英國孩子“顫抖”了嗎?
2019-02-02 09:08 中西教育 -
辰山迎春花展超高顏值,名家畫作更添神韻
2019-02-01 11:15 -
期末評語還能這樣寫?無錫有位老師讓家長群炸了!
2019-02-01 08:10 中西教育 -
暫停公映密鑰,新喜劇之王為何跟院線叫板?
2019-02-01 07:24 中國電影 -
中國是“發(fā)達國家工業(yè)粉碎機”?十多年前法國人就發(fā)現(xiàn)了,卻說……
2019-01-31 14:34 這就是中國 -
廣電總局:收視造假、社會差評、吸納境外資金的將出局
2019-01-31 13:05 -
韓媒說“中華料理2.0”時代來了,代表是…
2019-01-30 15:50 吃貨俱樂部 -
日本人素質比中國高?如果美國人送中國一個馬關條約……
2019-01-29 16:39 這就是中國 -
央視春晚第二次帶妝彩排 語言類節(jié)目緊扣民生熱點
2019-01-29 07:43 春晚 -
故居重建 曹雪芹“歸籍”北京
2019-01-27 13:16 -
春秋青銅重器“晉公盤”被追回 內(nèi)壁銘文共183字
2019-01-26 20:20 考古 -
混血網(wǎng)球女將“被漂白” 日清撤廣告致歉
2019-01-25 15:34 日本 -
中央深改委會議定了這些大事!
2019-01-24 17:39 全面深化改革這五年 -
在中國有能力坐飛機高鐵,就相當于在歐洲有能力出境
2019-01-23 14:47 這就是中國 -
現(xiàn)象級宣傳片帶不動電影預售 《啥是佩奇》為啥不“帶貨”
2019-01-22 13:24 中國電影 -
張維為精彩對答:看待中國貧富差距,要防止簡單的激進的思潮
2019-01-22 11:35 這就是中國 -
10元一斤白酒灌裝成茅臺五糧液 二維碼竟顯示:真酒
2019-01-21 16:02 食品安全 -
按嚴格的科學意義,今天地球上仍有一萬多種恐龍
2019-01-21 07:29 中國科普博覽 -
投資、票房、代言…吳秀波“報警抓前女友”代價有多大?
2019-01-20 19:58 明星那點事兒 -
一場英語考試,竟能拉動安徽江西等地旅游業(yè)
2019-01-16 15:27 中西教育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豆農(nóng)扛不住了!“沒有一個市場能與中國相提并論”
-
“特朗普拍到我坐在帳篷旁,然后推土機就來了”
-
“親自來看看,巴西熱愛美中俄......”
-
沉默兩天后,法國政府承認:他是我們的人,趕緊釋放
-
“特朗普出人意料地邀請,普京接受了”
-
“美國代表團‘放鴿子’,不去印度談判了”
-
怕澤連斯基再搞砸,歐洲派“特朗普最愛的對話者”出馬
-
這次會吵嗎?他們仨又要在白宮會面了
-
“特朗普轉告,澤連斯基說不”
-
“SpaceX靠美國政府合同賺錢,卻幾乎不繳納聯(lián)邦所得稅”
-
“白素貞”被聘為青城山文旅推薦官
-
李滔,跨省履新云南
-
“上海第三機場”有新進展
-
印度高官膨脹了:不想當下一個中國
-
“普特會”談近3小時未達成協(xié)議,普京:下次去莫斯科
-
新西蘭防長咋呼:中國太讓我意外了,敲醒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