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特·菲利普斯、凱特·凱莉:跛腳的拜登,華爾街喜歡的好總統(tǒng)
最后更新: 2020-11-09 08:49:23(編譯/觀察者網·大橘財經 周遠方)
美國大選一波三折,接近了華爾街最喜歡的結局。在全世界對焦灼選情的關注和議論中,美股連日跳漲,氣勢如虹,再次迫近歷史高位。
“瞌睡喬”險勝卻將跛腳,華爾街將擺脫特朗普的突發(fā)推特,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又將鉗制民主黨所有不利于資本的政策,醫(yī)改不用改,加稅不用加,基建不用建,小企業(yè)不用救,經濟不用大規(guī)模刺激……
“懂王”下臺,華爾街的青春回來了。
11月6日,《紐約時報》記者馬特·菲利普斯(Matt Phillips)和凱特·凱莉(Kate Kelly)報道如下:
幾周以來,華爾街的投資者們一直在民主黨人“藍色浪潮”席卷白宮和國會的預期之下買賣股票。但現(xiàn)在,他們很快恢復了對政治的傳統(tǒng)態(tài)度:僵局才是好事。
周三,睡眼惺忪的華爾街投資者,交易員,高管和分析師們一直強撐到凌晨,終于等來了一個他們喜歡的預期:前副總統(tǒng)拜登以勉強的優(yōu)勢險勝,共和黨繼續(xù)控制參議院,民主黨繼續(xù)控制眾議院。這種政治分裂局面似乎有利于生意:當天股票和債券價格均大幅上漲,標普500指數(shù)漲幅達2.2%。
一些投資者和高管表示,如果拜登獲勝,白宮將恢復應有的體面(civility ),讓更多人關注種族不平等之類的議題。與此同時,控制參議院的共和黨少數(shù)派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能夠阻止民主黨的那些最讓華爾街擔心的自由派政策議程,比如增稅、醫(yī)療改革以及對科技巨頭的嚴格審查等等。
“這下我們可以安心睡覺了”,前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諾沃格拉茨(Michael Novogratz)說到,“不用再擔心總統(tǒng)突然搞這搞那了?!?
他說,拜登獲勝意味著,貿易政策將會更穩(wěn)定一些,分裂的言論會少一些。但是現(xiàn)在拜登不能加稅,因為麥康奈爾給他帶上了手銬,所以這簡直兩全其美。
諾沃格拉茨是一位拜登支持者,他在周二晚間預計民主黨將大獲全勝,所以他押注美國大盤可能上漲,但科技股下跌。不過在午夜前后,因為選舉結果不明朗,他將頭寸規(guī)模減半,次日早上,他又賣掉了所有的頭寸。
紐約機構經紀公司亞伯·諾瑟(Abel Noser)總裁道格·里韋利(Doug Rivelli)表示,政府分裂的前景“確實消除了投資者對激進議程的擔憂,他們通常都不喜歡這些議程?!?
這種局面可能給公司高管一些喘息的空間,普華永道(PwC)美國董事長兼高級合伙人蒂姆·瑞安(Tim Ryan)說道,“CEO們都希望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運,一個分裂的政府使他們有更多空間自由執(zhí)行他們的戰(zhàn)略,而不是被右翼或左翼的政策打斷?!?
周三,標普500指數(shù)錄得6月初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養(yǎng)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資者們都開始買入股票,反映出他們對當前短期政治前景的態(tài)度。
醫(yī)療保險是最大受益板塊之一,信諾(Cigna)、安森(Anthem )和聯(lián)合健康(United Health)的漲幅都超過10%,因為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很可能杯葛民主黨主張的醫(yī)改,拜登在選舉中承諾的“拜登醫(yī)保(public option)”很可能搞不成。
科技巨頭的股價也大幅上漲,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飆升6%,亞馬遜漲6.3%。微軟漲4.8%。此前谷歌已經成為司法部反壟斷訴訟的目標。
許多華爾街人士預期,在一個跛腳政府中,拜登將更可能提名溫和派官員進入財政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對金融業(yè)有影響的政府機構。華爾街對此感到欣慰。
之前的幾個月,本來大多數(shù)投資者們都基于民主黨將橫掃國會和白宮的民調進行交易,人們對大規(guī)模財政刺激的期望很高,期待這樣的方案能夠重啟受到疫情沖擊的經濟。
盡管拜登主張加稅被一些華爾街人士認為可能對股市不利,但是分析人士和大多數(shù)投資者樂觀地認為,民主黨大獲全勝可能帶來他們想要的大幅提高聯(lián)邦支出。
但后來民主黨大獲全勝的預期逐步走低,金融股漲跌互現(xiàn)。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大型銀行股下跌,投資者們預期近期的經濟前景無法提振這些銀行的放貸和資本市場業(yè)務。另一方面,私募股權公司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 Group)上漲5.7%,阿波羅管理(Apollo Management)上漲超過3%,這可能又反映了民主黨主張的投資稅改政策不太可能出臺的預期。
基建股和新能源股不再受到青睞,此前拜登曾提出一項2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主張增加清潔能源在交通、電力和建筑領域的使用,但如果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政府,這似乎不太可能實現(xiàn)。
瀝青制造商渥肯建材(Vulcan Materials)和重型設備租賃公司聯(lián)合租賃(United Rentals)的股價分別下跌9.2%和11%,這兩家公司曾被認為將受益于新的聯(lián)邦道路建設熱潮;新能源方面,太陽能板塊也出現(xiàn)下跌,這些股票曾被普遍視為衡量民主黨是否會入主華盛頓的晴雨表。
由于市場預期共和黨人將牢牢掌控政府的錢袋,中小企業(yè)的關注度下降,反映小盤股走勢的羅素2000指數(shù)走勢大幅弱于大盤。這些中小企業(yè)主要業(yè)務都在本土,更關注美國國內市場。
債券市場投資者也持類似看法,美國政府債券收益率下跌,反映出經濟增長預期疲軟,通脹預期黯淡。通脹是國債收益率的關鍵驅動因素,由于出現(xiàn)了分裂的弱勢政府,必然專注于減少赤字和聯(lián)邦借貸,因此經濟刺激計劃的規(guī)模將小于此前預期,難以推高通脹。
一些分析認為,政府債券收益率的下降意味著市場認為美聯(lián)儲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將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而不是采取財政措施刺激經濟增長。
“由于財政政策沒有想象的那么慷慨,美聯(lián)儲面臨采取更多行動的壓力”,投行杰富瑞(Jefferies)駐紐約首席經濟學家阿內塔?馬爾科夫斯卡(Aneta Markowska)寫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遠方 
-
中國恒大終止與深深房A重組
2020-11-08 19:26 大公司 -
向總書記報告丨金鞍躍馬好揚鞭
2020-11-08 11:5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以“匯豐事件”為誡——警惕中國企業(yè)海外金融政治風險
2020-11-08 09:58 華為 -
拜登領先,大麻龍頭股一度漲94%
2020-11-07 10:30 商業(yè) -
央行: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不要玩“錢生錢”游戲
2020-11-06 19:31 中國經濟 -
華為在歐創(chuàng)造經濟收益1285億元、工作崗位22萬個
2020-11-06 17:09 華為 -
年輕人關心的這些事,規(guī)劃《建議》都提到了
2020-11-06 15:48 -
面板價格持續(xù)上行,京東方、TCL等加速業(yè)務整合
2020-11-06 15:18 上市公司 -
隱瞞iPhone在華需求下滑,蘋果面臨集體訴訟
2020-11-06 12:34 上市公司 -
螞蟻集團:11月6日啟動退款程序
2020-11-06 10:27 上市公司 -
引導銀行暫停和螞蟻集團聯(lián)合貸款業(yè)務?銀保監(jiān)會否認
2020-11-05 20:32 大公司 -
臺積電開始為美國工廠“招兵買馬”
2020-11-04 15:26 上市公司 -
螞蟻集團:香港公開發(fā)售的申請股款將不計利息分兩批退回
2020-11-04 09:53 上市公司 -
恒大現(xiàn)金流保衛(wèi)戰(zhàn),勝利
2020-11-03 22:44 中國房市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彰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堅定決心
2020-11-03 21:26 大公司 -
格力前董秘泄露內幕助人獲利百萬,3個月前突遭解聘CFO
2020-11-03 17:30 上市公司 -
聯(lián)想單季營收破千億 楊元慶:智能轉型階段性成功
2020-11-03 15:32 上市公司 -
中央定調:健全退市機制 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
2020-11-02 21:04 經濟晴雨表 -
螞蟻集團H股認購,吸走全港兩成港元存款
2020-10-31 16:00 商業(yè) -
31省份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
2020-10-31 14:13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13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8“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3最新聞 Hot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