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曉觀察者網編輯
-
她不是詹周氏,她是周惠珍
一派認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更何況詹周氏這還是“謀殺親夫”,對此等毒婦懲罰就該仿照古時的極刑,游街示眾再絞死不說,還得浸豬籠,騎木驢。另一派則認為,詹周氏殺夫情有可原,她原是個老實本分的女人,是被丈夫的惡劣行徑逼迫才舉起了殺人的菜刀。[全文]
-
“西學為體俄學為用”走不通,這所俄羅斯科技大學怎么突圍?
改變總是痛苦的,幸運的是斯科爾科大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全文]
-
夠魔幻!一個澳大利亞人要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舉辦“嗑藥運動會”
增強運動會發(fā)展到現在,還只是個被資本炒作的噱頭,澳大利亞人阿隆·德索薩指望著靠它畫餅吸引投資,而風投基金們則更多把它當成某種增加投資多樣性的添頭。[全文]
-
香港導演難懂那一碗餃子的滋味
往淺了說,這是香港和內地間美食文化的隔閡,往大了說,這仍是老生常談的香港對于內地喪失的歸屬感,而這在這部影片中是不該缺位的。[全文]
-
國有、私有、再國有,英國鋼鐵是怎么被自己人玩兒壞的
面對扶不起的英國鋼鐵,中國企業(yè)仁至義盡,然而英國政府先是發(fā)揮天賦習慣性甩鍋,后又啟動“國有化”大法。[全文]
-
等了十年還沒用上新干線,這真的很“印度”
印度首個高鐵項目,自2014年啟動后深陷泥潭:工期從2023年拖至2031年,預算狂飆,車型從日本E5系換為尚未服役的E10系。征地難、軌距不兼容致成本激增,日本千億低息貸款難填無底洞。印度頭頂的“跨國公司墳場”魔咒陰魂不散,日本新干線的落地似乎仍是遙遙無期。[全文]
-
印度賺錢印度花,這回輪到特斯拉?
印度政府以降低電動汽車進口關稅為誘餌,推出“先建廠、再減稅”政策,吸引特斯拉等外資入局,卻設下5億美元投資、本土化率50%等嚴苛條件。特斯拉雖在印招聘銷售團隊、籌建展廳,但建廠計劃懸而未決,被指“試探性布局”。[全文]
-
毒梟、變性、出軌、同性戀…要素拉滿的《艾米莉亞·佩雷斯》和奧斯卡
在美國好萊塢,作為某種政治免死金牌的邊緣人標簽,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全文]
-
大約好萊塢的確完了
這是一個自顧自地粉飾太平又滑稽可笑的好萊塢,一如它背后的美國,唯一不變的是它對于外族的傲慢和不屑。[全文]
-
“這么多年了,還是不扒拉就不會滑冰!”
這種極端行為背后是高投入的運動員培養(yǎng)模式和韓國社會對競技體育的功利性的視點。從冰上競速到冰上散打,為贏而不擇手段的韓國人在其他賽事中也有各種神奇操作。[全文]
-
徐克對《射雕》的魔改,完美地放大了金庸原著的缺點
所謂戰(zhàn)爭之慘,哀民生之多艱,就是幾個死在戰(zhàn)場上的小兵尸體的陳列和角色口中的幾句感慨,遠不如炊事班長的倒在前線土地上的一勺豬肉燉粉條和飄揚在空中的紅圍巾。[全文]
-
為了維護美國,《時代》選擇了維護特朗普
《時代》雜志在2024年將特朗普納入主流政治語境,從攻擊轉為批評,定義他為重塑美國的人。[全文]
-
日本制鐵這一系列“騷操作”背后,可能離不開這個人
日本制鐵真是一家“原汁原味”的日本公司。有理由相信,不撞南墻不回頭,日本制鐵哪怕是做樣子也得把起訴美國政府和拜登的戲演完全套。只是不知道,收購失敗,這5.85億美元的違約金如果要掏,算不算橋本英二的鍋。[全文]
-
白宮易主,日鐵收購美鋼這樁懸案會如何收場?
隨著特朗普的上臺,日本制鐵對美國鋼鐵的收購案已經變成了一場在危險邊緣徘徊的豪賭。當美國的敵人很難,當美國的盟友也不見得輕松。[全文]
-
罰款、開源、賣不動……蘋果的好日子到頭了嗎?
時代浪潮之上,逆歷史車輪而行,迎來的只會是黯然退場。[全文]
-
在中國市場上賺不到錢,就開始造謠新疆棉?
不論是合作,還是對抗,唯一可以明確的是,中國的供應鏈體系和市場絕不是一盤散沙,跨國企業(yè)們來去自如,不能全憑一時心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