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量很大!解析中美談判最新成果,釋放了三個重磅信號
關鍵字: 中美談判最新成果中美經貿談判劉鶴羅斯中美貿易談判解析中美貿易談判成果來源:微信公眾號“牛彈琴”(ID:bullpiano)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史詩級的大劇。
一度山窮水盡,轉眼柳暗花明,但突然又風云突變,繼而又云淡風輕……
真是高潮迭起、驚心動魄,比戲劇還富有戲劇性。對雙方談判團隊來說,最大的考驗,或許還不是時差和謀略,而是必須得有一顆好的心臟。
按照新華社剛剛發(fā)布的中方聲明,6月2日-3日,劉鶴副總理帶領的中方團隊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帶領的美方團隊,在釣魚臺國賓館進行了磋商。
新華社的通稿不長,但信息量非常大,在牛彈琴(bullpiano)看來,至少釋放了三個意味深長的重磅信號:
信號一,農業(yè)、能源領域成了突破口。
新華社的報道,原話是這樣說的:
雙方就落實兩國在華盛頓的共識,在農業(yè)、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良好溝通,取得了積極的、具體的進展,相關細節(jié)有待雙方最終確認。
請注意關鍵詞:華盛頓的共識、良好的溝通、積極具體的進展。
正是有了不久前在華盛頓的共識,才有了這次釣魚臺的新成果。
雖然相關細節(jié)有待最終確認,但農業(yè)和能源,無疑成了破解中美貿易戰(zhàn)的突破口。這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必須看到,在農產品方面,美國牛肉、大豆等產品的性價比,在全球都是領先的,而且具有穩(wěn)定供應能力。對一個富起來的民族來說,增加些美國優(yōu)質農產品進口,有利于食品結構的優(yōu)化,其實還有利于改善保護耕地。
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jié),中國商務部不久前終止了對美國高粱的雙反調查,這顯然是一個善意姿態(tài),但理由也很實在,因為加稅會提高下游養(yǎng)殖業(yè)成本,而富起來的中國人,想多喝奶多吃肉。
還有,美國對華能源出口,則是中國一直在爭取的。
在這方面,不得不佩服美國的科技創(chuàng)新。正是借助于“頁巖氣革命”,美國已從世界能源最大進口國,華麗轉身成世界主要能源出口國之一。在美國開車,一個最大的感慨,倒不是美國高速公路的路況比中國公路要差,而是美國汽油價格低于中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能源是現(xiàn)代經濟的血脈,中國要發(fā)展,就需要進口大量能源,特別是環(huán)境友好型能源產品;中國要藍天,天然氣更緊缺,別忘了,去年“煤改氣”,一些地方還一度爆發(fā)了“氣荒”。確保能源的多元化供應,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對中國來說很重要。
現(xiàn)在,美國向中國多輸出農產品和能源,中國人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皆大歡喜。
按照新華社的報道,農業(yè)、能源等領域取得突破后,下一步重點是制造業(yè)、高科技、服務業(yè)等領域合作,中方還希望美方盡快派團來商談。
萬事開頭難,有了農業(yè)、能源等領域的不錯開端,下面應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了吧。這也應了牛彈琴此前的判斷,中美貿易戰(zhàn)看似一觸即發(fā),但考慮到貿易戰(zhàn)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因此這只是更大規(guī)模合作之前的一次激烈的討價還價。
信號二,這其實是中國的既定戰(zhàn)略、不變節(jié)奏。
對于最近的中美博弈,看到有一些朋友不乏疑慮:中國怎么只會買買買,你看這一次又是買買買。
但在牛彈琴(bullpiano)看來,買買買,其實更顯示了中國市場潛力和魅力,這也是中國在談判中的一種優(yōu)勢,關鍵是看我們買什么,怎么買。
所以,這一次聲明,其實就幾句話非常有針對性:
中方的態(tài)度是始終一貫的。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中國愿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這對兩國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處。
緊跟著,還有這么一句話: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的國家戰(zhàn)略,我們的既定節(jié)奏不會變。
請注意這幾個關鍵詞:態(tài)度始終一致,國家戰(zhàn)略,既定節(jié)奏不會變。
也就是說,增加進口是我們的內在要求,而且,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這是中國的國家戰(zhàn)略,沒有中美貿易戰(zhàn),也會得到落實,中國也沒有因為中美貿易戰(zhàn),而改變了既定節(jié)奏。
這就是中國的定力和遠見,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的經驗總結。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中國。但必須看到,今天的改革,正在進入深水區(qū),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當年中國決策層為什么要頂住壓力加入WTO,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以此倒逼中國改革。
改革和開放是相互促進的。理性地看,更大規(guī)模的開放,引進包括美國商品和服務在內的舉措,其實更有利于國內競爭市場的形成,通過這種“鯰魚效應”,促進國內產品提質、產業(yè)升級。
短期內有陣痛,長遠看大有裨益。當然,這種苦心,還要避免中間環(huán)節(jié)各種揩油,讓老百姓真正有獲得感。
- 原標題:解析中美談判最新成果,釋放了三個重磅信號
- 責任編輯:吳婭坤
- 最后更新: 2018-06-03 14:37:06
-
史上最嚴光伏政策出爐: 財政補貼壓力太大
2018-06-03 08:34 -
“即使發(fā)行數字貨幣,也只能由央行來發(fā)行”
2018-06-02 19:06 互聯(lián)網金融 -
“農村包圍城市” 這家單車估值悄然逼近摩拜
2018-06-02 18:40 科技前沿 -
存儲三巨頭在華遭反壟斷調查 可能罰金8-80億美元
2018-06-02 14:36 反壟斷 -
中國放高通一馬?還沒
2018-06-01 20:46 中美關系 -
漲價不停 中國反壟斷機構“突襲”三大存儲企業(yè)
2018-06-01 19:50 反壟斷 -
降低價格波動 上交所擬實行收盤集合競價
2018-06-01 19:09 -
一直在減稅,財政收入卻快速增加,怎么回事?
2018-06-01 17:21 中國經濟 -
張文中:財產被返還后將全部捐出,用于扶貧、依法治國
2018-06-01 12:18 -
美國拿歐盟開刀,加征鋼鋁關稅
2018-05-31 23:21 特朗普 -
快訊:美國宣布對歐盟鋼鋁加征關稅
2018-05-31 22:12 -
接棒丹東?西雙版納房價暴漲 北京和東北購房者云集
2018-05-31 20:59 房地產稅 -
燒了2千億 互聯(lián)網醫(yī)療還是沒找到“買單”的
2018-05-31 20:40 -
如果北京真有剛需,這2萬套房就是第一批福利
2018-05-31 18:30 房地產稅 -
消息稱第一家回A獨角獸確定,小米A股H股7月同步上市
2018-05-31 11:27 IT新浪潮 -
賣了600億資產還不夠 海航旗下香港航空即將IPO
2018-05-30 23:15 股市 -
95%當地制造,小米拿下印度市場出貨量第一
2018-05-30 23:09 互聯(lián)網大佬 -
交付慢悠悠,上市急吼吼,李書福批評的是蔚來?
2018-05-30 17:22 汽車 -
滬指大跌2.5% 已創(chuàng)近一年新低
2018-05-30 16:28 -
中國“貓糧消費”有望超越日本 2022年將達18億美元
2018-05-30 14:21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9“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