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打響拋棄英偉達第一槍”
-
湯普濟我在看著你
巨頭也想減輕對英偉達的依賴。路透社2月10日報道,OpenAI正在通過開發(fā)其首款自家人工智能芯片,以減少其對英偉達(Nvidia)芯片的需求。
路透社稱,OpenAI將在近幾個月內確定其芯片的最終設計,并將方案交由臺積電進行“流片”測試。芯片流片“taping out”指將設計好的芯片送入芯片工廠進行試生產。臺積電正在使用其3納米工藝技術制造OpenAI的人工智能芯片。消息人士稱,該芯片采用常用的收縮陣列架構,具有高帶寬存儲器(HBM),并具有廣泛的網絡功能,英偉達也在其芯片中使用HBM。
OpenAI和臺積電目前都對此不予置評。
有芯片行業(yè)媒體評價稱,OpenAI打響了拋棄英偉達第一槍。
英偉達H100芯片組
據報道,該芯片由OpenAI的內部團隊與芯片設計企業(yè)博通合作設計,團隊由前谷歌員工Richard Ho領導,規(guī)模在過去幾個月已擴展至40人。Ho于一年前加入OpenAI,曾是谷歌打造TPU(張量處理單元)的負責人。
早在2023年10月,路透社就曾報道稱OpenAI正在評估潛在的芯片公司收購。2024年7月有媒體稱,OpenAI一直在招募曾參與生產谷歌AI芯片TPU的前谷歌員工,尋求開發(fā)一款AI服務器芯片,并正與博通等芯片設計企業(yè)洽談開發(fā)新款AI芯片的事宜。
2024年10月,OpenAI被報道其因時間與成本因素放棄成立代工廠,專注于通過內部芯片設計工作實現芯片供應多樣化、降低成本。而OpenAI的芯片團隊規(guī)模已達約20人,其正與博通開發(fā)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用于AI推理。
OpenAI已在計劃將其設計送往臺積電,表明其在首個AI芯片設計上取得了快速進展,而其他芯片設計公司通常需要數年的時間完成這一過程。
如果OpenAI按計劃推進,其芯片預計將在2026年在臺積電實現大規(guī)模生產。若芯片在第一次流片時無法正常工作,OpenAI需要診斷問題重新進行流片,而一次典型的流片費用可達數千萬美元,如果OpenAI不支付加速費用,生產時間大致需要六個月。
路透社稱,如果首次流片順利進行,OpenAI可能今年晚些時候測試英偉達芯片的替代品。目前,Open AI已嘗試通過微軟的Azure云服務引入AMD的MI300X芯片用于訓練和推理工作。
OpenAI內部將此款針對訓練的芯片視為一項戰(zhàn)略工具,旨在增強OpenAI在與其他芯片供應商談判時的籌碼。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的工程師計劃在初版芯片之后,開發(fā)越來越先進、功能更廣泛的處理器。
OpenAI十分依賴英偉達GPU的算力,2024年2月,OpenAI CEO薩姆·奧爾特曼在X上抱怨沒有足夠的英偉達GPU來支持其公司的AI開發(fā)。其之后從微軟獲得了更多英偉達服務器的使用權。2025年中期,甲骨文和微軟將為OpenAI提供世界上最強大的英偉達服務器集群之一,每年的租金約為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3億元)。
奧爾特曼路透社
目前,OpenAI已參與由其與軟銀、甲骨文等聯合成立的“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5萬億元)用于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當下,英偉達GPU占據全球AI芯片市場約80%份額,其Hopper架構產品被OpenAI、微軟、Meta等企業(yè)廣泛用于大模型訓練,但供應不足與成本攀升的問題逐年顯露。而依賴單一的供應商也可能制約企業(yè)技術迭代與產能穩(wěn)定性。
Meta與微軟都曾嘗試自研芯片。微軟曾為了AI推出了Maia系列加速器如Maia100等,而Meta也推出了MTIA v2芯片用于推理工作。同時,Meta表示,明年將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投入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8千億1億元),微軟表示,在2025年將投入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5千億億元)。
雙方仍在大量采購英偉達GPU。據科技資訊公司Omdia預計,微軟2024年購買了48.5萬塊英偉達Hopper芯片,而Meta則購買了22.4萬塊,亞馬遜和谷歌則分別預計購買了19.6萬和16.9萬塊Hopper芯片。
不過,消息人士稱,OpenAI的內部人工智能芯片雖然能夠訓練和運行人工智能模型,但最初將以有限的規(guī)模部署,主要用于運行人工智能模型,在公司基礎設施中的作用有限。路透社稱,要建立一個像谷歌或亞馬遜的人工智能芯片項目那樣全面的項目,OpenAI需要雇傭數百名工程師。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湯普濟 
-
哪吒2票房逼近88億元,卡牌、手辦、圖書等周邊一“吒”難求
2025-02-11 14:50 觀網財經-消費 -
馬云現身杭州園區(qū),阿里股價年初至今已經漲超30%
2025-02-11 13:3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正計劃前往越南增加建廠?SHEIN否認
2025-02-11 13:26 中美關系 -
《哪吒2》預測票房最高已飆升至145億元:海外一票難求
2025-02-11 12:48 觀網財經-消費 -
故意降低搜索質量?微軟必應遭法國反壟斷調查
2025-02-11 12:4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華為余承東:智駕湊合能用與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境界
2025-02-11 10:4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巴黎人工智能峰會開幕,DeepSeek創(chuàng)始人梁文鋒并未前往
2025-02-11 10:2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上海速度”再刷新
2025-02-11 10:16 -
2024家電行業(yè):國補促萬億零售額,馬太效應顯現
2025-02-10 21:35 觀網財經-消費 -
暫停加盟申請!喜茶全員信強調“不做低價內卷”
2025-02-10 21:24 觀網財經-消費 -
萬科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出手,借款28億元!
2025-02-10 21:19 金融觀察 -
國開行2024年超1.5萬億貸款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2025-02-10 21:09 金融觀察 -
特朗普對華打起“退堂鼓”?任何幻想都將被現實戳破
2025-02-10 19:43 中美關系 -
“成本是面值三倍”,特朗普下令停產美分
2025-02-10 19:02 特朗普 -
聯想投建首個中東工廠,預計年產PC服務器數百萬臺
2025-02-10 17:5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存兩年不如存一年?多家銀行中短期限存款利率罕見倒掛
2025-02-10 17:07 金融觀察 -
國補拉動,4000至6000元手機銷量爆單
2025-02-10 16:48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谷歌子公司CEO:DeepSeek堪稱中國最好成果,但外界炒作過頭
2025-02-10 15:1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黑芝麻智能澄清涉比亞迪傳聞,股價高臺跳水一度跌近50%
2025-02-10 14:52 車市快訊 -
買華為手表可以刷醫(yī)保?多店已斷貨,國家醫(yī)保局回應
2025-02-10 14:10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29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2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7最新聞 Hot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