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銳杰:祭祀、立嗣權與鄉(xiāng)土社會的倫理危機 ——重釋祥林嫂之死
關鍵字: 祥林嫂之死倫理秩序婦女地位農村治理注釋:
[1] 參蘇力:《為什么“朝朝暮暮” ?》,載氏著《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2] 參夏曉虹:《從男女平等到女權意識晚清的婦女思潮》,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
[3] 見丸尾常喜:《恥辱與恢復:<吶喊>與<野草>》,秦弓、孫麗華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第75-110頁。竹內好的觀點見竹內好:《魯迅》,載氏著《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趙京華、孫歌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 , 2005,第58頁。
[4] 魯迅:《故鄉(xiāng)》,載《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5;魯迅:《祝?!罚d《魯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5。其中《故鄉(xiāng)》寫于1921年1月。
[5] 杜贊奇指出,“地方”永遠在不斷生產出關于“國家”的想象。中國現代的鄉(xiāng)土詩學往往將“故鄉(xiāng)”與“祖國”在隱喻的層面上勾連起來。這種民族主義意義上的鄉(xiāng)土書寫一方面在鞏固著對祖國的認同,一方面又在不斷生產出新的“國家”想象。這是鄉(xiāng)土文學“改良”意圖的二重性。參杜贊奇:《地方世界:現代中國的鄉(xiāng)土詩學與政治》,褚建芳譯,載《中國人類學評論(第2輯)》,王銘銘主編,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6] 關于這一敘事者的同謀身份,參安敏成:《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姜濤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2011,第67-80頁。安敏成指出:“面對受害者的提問,閃爍其詞的知識分子精神上的無力,以及更深的道德怯懦,都被暴露了出來。祥林嫂的追問,顛覆了知識分子精神上和道德上假想的領導權,同時也讓他發(fā)現了自己與迫害他的集體暴力之間的同謀關系。但是,這個知識分子,如魯迅小說中常見的那樣,對于受害者以及自己的內心并不真誠。他同情祥林嫂,因而他對她遭遇的理解也被縮減為單純的情感反應,通過‘凈化’的作用便可宣泄。”(第78頁)
[7] 岸本美緒:《“老爺”和“相公”——由稱呼所見之地方社會中的階層感》,載《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張國剛、余新忠主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2010,第108頁。
[8] 參錢杭:《中國宗族史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9,第158-194頁。
[9]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qū)里甲賦役制度與鄉(xiāng)村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0] 丸尾常喜:《“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秦弓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第194頁。
[11] 參吳飛:《浮生取義:對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文化解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第39-42頁。
[12]《離婚》見《魯迅全集》(第2卷),前揭書。
[13] 參裘士雄、黃中海、張觀達:《魯迅筆下的紹興風情》,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第119-120頁。
[14] 滋賀秀三:《中國家族法原理》,張建國,李力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335頁。
[15] 參夫馬進:《明清時期寡婦的地位及逼嫁習俗》,見《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前揭書。
[16] 中國人口總量1700年是1.6億,到1900年已近5億。相關討論參李中清、王豐:《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陳衛(wèi)、姚遠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 2000。
[17] 參周作人:《彷徨衍義》,載氏著《魯迅小說里的人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01;高遠東:《<祝福>:儒道釋“吃人”的寓言》, 載氏著:《現代如何“拿來”:魯迅的思想與文學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9;丸尾常喜:《“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前揭書,第200頁。
[18] 周作人對道教的研究偏于民俗學,在1920年的《鄉(xiāng)村與道教思想》一文中,他概括陳述了自己的觀點:“所謂道教,不是指老子的道家者流,乃是指有張?zhí)鞄熥鼋掏?,有道士們做祭司的,太上老君派的拜物教。平常講中國宗教的人,總說有儒釋道三教,其實儒教的綱常早已崩壞,佛教也只剩下輪回因果幾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還流行民間,支配國民思想的已經完全是道教的勢力了。……孔子原是說‘祭如在’,但后來儒業(yè)的人已多回到道教的精靈崇拜上去,怕若敖氏鬼的受餓了。鄉(xiāng)村的嗣續(xù)問題,完全是死后生活的問題,與族姓血統(tǒng)這些大道理別無關系了。”(《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卷,鐘叔河編訂,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第244-245頁)同一時期,魯迅基本持同樣觀點,他曾在致許壽裳的信中稱:“前曾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有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币婔斞福骸吨略S壽裳》(1918年8月20日),載《魯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5,第353頁。
[19] 高遠東:《<祝福>:儒道釋“吃人”的寓言》,前揭書,第176頁。
[20] 參吳飛:《祭及高祖:宋代理學家論大夫士廟數》,載《中國哲學史》,2012年第4期。
[21] 劉禾敏銳地將祥林嫂的三個問題與1923-1924年中國社會爆發(fā)的科玄論戰(zhàn)聯(lián)系了起來,并進一步將魯迅的宗教觀與其留日其間的生物學研究相勾連,其中的關鍵人物是19-20世紀的德國生物學家??藸? Ernst Haeckel)。海克爾最終在生物研究與靈魂間建立了聯(lián)系,這預示著科學不可能擺脫宗教,或者說科學必須面對宗教的提問。魯迅1908年《破惡聲論》中“迷信可存”的說法須由這個角度予以理解。見劉禾:《魯迅生命觀中的科學與宗教》,孟慶澍譯,載《魯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3-4期。具體到魯迅的宗教觀,其主張是泛神論的。不過,在《祝?!分?,抨擊“我”的啟蒙觀是一面,在對庸俗多神論之風俗的抨擊之外我們卻看不到建立“正信”宗教的可能。魯迅終生對鬼神抱有強烈興趣,但此時他似乎放棄了《破惡聲論》中建立“正信”宗教的期望。與此相對,他卻花去大筆墨在社會問題層面上(如事無巨細地給祥林嫂算的經濟賬)。在小說結構上,則用倒敘插入的祥林嫂的“社會問題”及其凝結成的三個問題解構了魯鎮(zhèn)的“信仰”。這種宗教層面的轉向值得注意。參見汪暉:《聲之善惡:什么是啟蒙?——重讀魯迅的<破惡聲論>》,載《開放時代》,2010年第10期。
[22] 趙曉力:《祥林嫂的問題——答曾亦曾夫子》,載《神圣的家》,吳飛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先進輯刊”,ID:xianjinjikan 觀察者網獲作者授權刊載)
- 原標題:黃銳杰:祭祀、立嗣權與鄉(xiāng)土社會的倫理危機 ——重釋祥林嫂之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評論 14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評論 45“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評論 116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 評論 202最新聞 Hot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
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
特朗普又開火:她必須立即辭職!
-
特朗普竟稱“比比是戰(zhàn)爭英雄,我也是”,美媒:???
-
“西方越批評,越證明你做得對”
-
下一個是三星?“韓國業(yè)界警惕”
-
第29顆!“尺寸太小,之前一直沒發(fā)現”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
“中國威脅美國農民”?美媒評論區(qū)大翻車
-
日本大報因為誤報辭職給石破茂道歉了?
-
發(fā)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動...
-
為何要斡旋俄烏?特朗普:想上天堂
-
最后期限將至,白宮開通官方TikTok賬號
-
大理市委書記字德海,任上被查
-
算不算賭博?印度擬立法禁止這種網絡游戲
-
美商務部長證實正和英特爾談入股:我們不能總是依賴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