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清中東動蕩“不是什么”
關鍵字:面對西亞北非這場幾乎波及所有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動蕩,各界十分關心其根源到底是什么。有意思的是,迄今為止,不同學者給出的答案不完全相同,有些甚至完全不同。筆者認為,有必要澄清這場動蕩的根源,到底“不是什么”。
首先,它不完全是政治體制“惹的禍”。在總結中東動蕩的諸多文章中,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所謂“政治體制說”,即認為中東政體落后,專制獨裁是導致當前政權危機的關鍵,只要這些國家推行了民主化,就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表面看,這種觀點與當前中東國家普遍存在的終身執(zhí)政、君主專制、家族世襲等時弊相合,卻無法解釋下列事實:第一,埃及、敘利亞、利比亞等國建國后就實行集權統治,為何在納賽爾時代,不少政權深得民眾擁護,領導人在國內外頗有口碑,現在卻政權根基動搖,乃至領導人被趕下臺?第二,這次率先發(fā)生政權更替的,是政治相對開放的突尼斯和實行共和政體的埃及,為何實行專制君主制的沙特、酋長式統治的阿聯酋,其國內政局卻總體安然無恙?第三,如果說實行民主化就能帶來政治穩(wěn)定,又無法解釋前蘇聯和伊拉克等國的政治演進歷史。前蘇聯在威權體制下一躍成為與美國并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而戈爾巴喬夫上臺后鼓吹“民主化”,反而導致國家最終解體。伊拉克在薩達姆時期長期奉行威權統治,維持政局穩(wěn)定從來不是問題,但在伊拉克戰(zhàn)爭后轉型民主政體,反而安全形勢惡化、政治紛爭加劇。
其次,不能籠統地用經濟落后解釋當前政治困境。“經濟沒搞好說”或“在經濟全球化中落后說”是諸多解釋中流傳最廣的。其潛臺詞是,只要埋頭發(fā)展經濟,政治穩(wěn)定自然不成問題;或者說,只要更好地參與全球化,就能增強國家的經濟競爭力。但仔細分辨,這些提法不能解釋下列現象:第一,單從經濟指標看,已經垮臺的突尼斯和埃及,其經濟業(yè)績在阿拉伯國家中并不算差:突尼斯經濟競爭力非洲第一,幸福指數世界第29位;埃及2008年被評為“全球最佳改革國家”之一,在178個國家中列第26位。為何經濟達到這種程度,仍會發(fā)生政治危機?第二,如果經濟落后會導致政治動蕩,利比亞和巴林人均GDP均超過1萬美元,國內民眾福利水平也不錯,為何也發(fā)生騷亂?第三,當前阿拉伯世界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達82%,這在全世界也不多見。如果說中東國家是因為融入經濟全球化“不夠”才導致現在的問題,這又如何解釋?
最后,不能簡單將動蕩根源歸結為“維基革命”、“網絡革命”。對這次中東動蕩,網絡確實起到推波助瀾作用,但網絡只是一種承載和傳播信息的工具,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并非中東獨有。把中東劇變簡單歸咎為技術性因素,并據此將查封網絡作為解決之道,無異于本末倒置。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81“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02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98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212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