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歲登船82歲下潛,汪品先:要愛科學本身而非它背后的錢
關鍵字: 汪品先深海研究82歲院士下潛【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62歲登船主持大洋鉆探,82歲乘載人深潛器赴海地考察,這些年來,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一直在以驚人的效率工作著,想趁著中國海洋事業(yè)發(fā)展最好的時機,把先前落下的時間補回來。
6月3日,央視《面對面》欄目對他做了專訪,汪品先在節(jié)目中指出,自己當初鐘情深海,就是因為看見世界先進國家就在干這個事,這對中國來說是個機會,可以趁著海洋科學重心下移的時機彎道超車。
不過,汪品先還指出,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科學精神,只是對科學的好處感興趣,那是走不遠的。
最高齡的深?!坝率俊?!9天3次下潛深海
5月13日,我國自主研制的4500米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迎來了年齡最大的乘客——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南海深部計劃指導專家組組長汪品先。
深潛器先后三次載著82歲高齡的汪品先一直下潛到南海西沙1400米深處,在海底進行了8小時的考察后,成功返回母船。
圖/5月21日,汪品先院士從“深海勇士號”載人艙走出
談及這次經歷,汪品先稱,科學的創(chuàng)新只有兩個源泉,一個是大自然本身,還有一個就是文化,一種創(chuàng)意的文化。如果你的科學家,這兩個都切斷了,你可以出文章,你可以拿錢,但不會有什么創(chuàng)新。對我來說,這輩子如果沒去深??纯矗呛苓z憾的事。
深潛就像愛麗絲漫游仙境一樣
汪品先稱,自己頭一次下去,就撞上了那個深海珊瑚林,像竹子那樣的珊瑚,下面是竹竿一樣,上面是跟鞭子一樣卷起來的,如果你把那個東西弄直了,他估計超過五米。
然后底下還有扇珊瑚。扇珊瑚像把扇子,像柏樹那樣一片,它是順著水流來的,水流來,它就朝著水流,因為它要過濾(吃)水里面的東西。
海洋就像一個園林,有喬木、有灌木、有草,但是它都是動物,因為深海里面沒有陽光,沒有植物。這個園林里會來野獸,誰呢?比如說魚。有時候竹竿上爬一個海星,或者爬上去一個章魚,那個景觀從來沒見過。
汪品先說:“我第一次出來的時候,我說我就像愛麗絲漫游仙境一樣,剛從仙境回來”。
- 原標題:談起這次經歷,82歲的他興奮得像個孩子:“像愛麗絲漫游仙境”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煥宇
- 最后更新: 2018-06-04 17:22:30
-
美媒:國外科學家原本要去美國尋夢,結果投奔中國
2018-06-04 16:18 外媒看中國 -
高壓共軌不中用,國產柴油機很受傷
2018-06-04 09:23 科技前沿 -
我國學者利用廢紙箱 研制出新型重金屬修復劑
2018-06-03 19:05 科技前沿 -
中國芯片產業(yè)鏈細分領域龍頭名單
2018-06-03 15:47 -
我國離無人農場又近了一步
2018-06-03 11:20 -
7018米!中國超級鉆機完成首秀,創(chuàng)亞洲新紀錄
2018-06-03 10:39 超級工程 -
長三角三省一市領導為何考察這家醫(yī)院?這里有“殺癌利劍”
2018-06-02 20:11 上海觀察 -
重大突破,3D打印眼角膜問世!
2018-06-02 16:11 -
“整個產業(yè)是中間強兩端弱,核心技術被日企壟斷”
2018-05-31 10:43 科技前沿 -
袁隆平團隊迪拜沙漠種“海水稻” 最高畝產超500公斤
2018-05-30 22:57 -
京東8月要推無人餐廳,盒馬高層稱其抄襲概念
2018-05-30 19:45 -
銀隆為何載不動“董小姐”造車夢?媒體稱多地園區(qū)現(xiàn)反常
2018-05-30 13:20 科技前沿 -
美媒:中國學生赴美學高科技,怕要一年一簽了
2018-05-30 09:00 留學潮 -
曾遭美國封殺,如今中國空間站廣邀各國參與
2018-05-29 14:03 航空航天 -
小米時尚低價手機征服中印 在歐洲能成功嗎?
2018-05-29 13:15 IT新浪潮 -
受深圳刺激,默克爾一回國即召開AI峰會
2018-05-29 11:32 人工智能 -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2018-05-28 19:49 觀察者頭條 -
中科院院士:60萬元“土豪保鮮針”扎出無知和愚昧
2018-05-28 09:42 科技前沿 -
液壓工業(yè)的“心臟” 中國只能“神似”不能“形似”
2018-05-28 08:20 -
北斗導航增強衛(wèi)星投入商業(yè)化運行 可以實現(xiàn)厘米級定位
2018-05-26 19:36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