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月壤研究新發(fā)現(xiàn),有望實現(xiàn)常溫下提取氦-3
據(jù)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網(wǎng)站6月10日消息,為什么月球具有豐富的戰(zhàn)略資源氦-3?氦-3在月球上是以什么形式儲藏的?如何原位開采氦-3?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月壤玻璃在捕獲和保存氦-3氣體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氦-3作為氦(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個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在能源、科學研究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比如,作為一種可控核聚變的燃料,氦-3核聚變產(chǎn)生的能量是開采所需能量的250倍,是鈾-235核裂變反應(約為20)的12.5倍。100噸氦-3核聚變產(chǎn)生的能量即可供應全球使用1年,且氦-3核聚變過程無中子二次輻射危險,更加清潔和可控。另外,氦-3是獲得極低溫環(huán)境的關鍵制冷劑,是超導、量子計算、拓撲絕緣體等前沿研究領域的必需物質。然而,地球上氦元素主要是氦-4,氦-3儲量只有0.5噸左右,遠遠無法滿足現(xiàn)有需求。
氦-3是太陽風的重要成分,月球由于常年受太陽風的輻照,儲存了大量氦-3。但是為什么月球具有豐富的戰(zhàn)略資源氦-3?氦-3在月球上是以什么形式儲藏的?這些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探索月球資源,特別是氦-3的含量、分布和開采,已經(jīng)成為當前國際深空探測的必然趨勢和主要任務。因此,從20世紀末開始,全球掀起了新一輪的月球“淘金熱”,使探月工程和科學研究達到新的高潮。但是如何原位、高效開采氦-3還是科學和技術難題。以往研究認為氦-3溶解在月壤顆粒中,提取氦-3受擴散速率限制,需要700℃以上的高溫,不但耗能較高,而且速度慢,不利于在月球上原位開采。因此,探明月壤中氦-3的儲藏形式,對未來認識月球是如何捕獲氦-3,如何開發(fā)利用氦-3資源至關重要。
由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樣品(月壤)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航天五院錢學森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學等聯(lián)合團隊,對嫦娥五號月壤顆粒中的氦原子進行了探測和研究。發(fā)現(xiàn)月壤中鈦鐵礦顆粒表面都存在一層非晶玻璃。研究人員通過高分辨透射電鏡結合電子能量損失譜法,在玻璃層中觀測到了大量的氦氣泡,直徑大約為5~25nm,且大部分氣泡都位于玻璃層與晶體的界面附近。而在顆粒內(nèi)部晶體中,基本沒有氦氣泡。鑒于氦在鈦鐵礦中的高溶解度,研究人員認為氦原子首先由太陽風注入鈦鐵礦晶格中,之后在晶格的溝道擴散效應下,氦會逐漸釋放出來。而表層玻璃具有原子無序堆積結構,限制了氦原子的釋放,被捕獲并逐漸儲存起來,形成了氣泡。
玻璃態(tài)材料特殊的無序原子堆積結構具有極高的穩(wěn)定性,比如玻璃態(tài)琥珀可以將生物標本保存上億年、氧化物玻璃可以將核廢料儲存上千年。這項工作表明鈦鐵礦玻璃也具有極高的穩(wěn)定性,在月球上捕獲并保存了豐富的氦-3資源。
工作表明,通過機械破碎方法有望在常溫下提取氣泡形式儲存的氦-3,不需要加熱至高溫。而且,鈦鐵礦具有弱磁性,可以通過磁篩選與其他月壤顆粒分開,便于在月球上原位開采。通過進一步計算,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氣泡中的氦氣原子的數(shù)密度達到50-192 He/nm3,具有極高的壓力。根據(jù)月球上鈦鐵礦總量估算,以氣泡形式儲藏的氦-3總量或高達26萬噸,如果全部用于核聚變,可以滿足全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這些結果不但為月球上氦-3的富集機理提供了新的見解,也為未來月球氦-3的原位開采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探尋月球資源的有效利用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該工作以“Taking advantage of glass: Capturing and retaining of the helium gas on the moon”為題發(fā)表在《材料未來》期刊(Materials Futures,DOI:10.1088/2752-5724/ac74af)。本工作由中科院物理所汪衛(wèi)華院士、航天五院楊孟飛院士、南京大學鄒志剛院士領銜的月壤物性研究及綜合利用項目團隊完成,月壤樣品編號CE5C0400。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王軍強研究員、霍軍濤研究員、許巍副研究員和中科院物理所白海洋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李傲、陳霄、宋麗建博士和陳國新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
圖1、(a)EDS顯微圖,一顆形似康乃馨花的月壤鈦鐵礦顆粒(花托部分)和粘接的膠結物質(花冠);(b)透射電鏡下觀測到的一個氦氣泡的放大圖,紅色為Fe元素分布情況;(c)月壤鈦鐵礦表面形成了玻璃層,氦氣泡主要在玻璃層中;(d)圖(c)中不同位置的電子能量損失譜曲線。 圖源: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磁性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王軍強)
- 原標題:月壤玻璃:捕獲和保存氦-3氣體的關鍵物質
- 責任編輯: 黃一帆 
-
“我相信外星生命存在,人類文明或許正在被它們研究”
2022-06-13 09:44 -
-
激勵科技行業(yè)意味著放松監(jiān)管?科技部回應
2022-06-06 14:06 觀察者頭條 -
中科院:中國天眼已向14個國家27個科學項目開放
2022-06-06 11:28 -
神舟十四號乘組任務復雜艱巨:9種組合體構型,5次交會對接……
2022-06-05 12:59 航空航天 -
神舟十四號發(fā)射圓滿成功!
2022-06-05 07:30 航空航天 -
-
航空工業(yè)沈陽所成立黑科技實驗室
2022-06-02 19:51 科技前沿 -
中國天眼開放1%觀測時間給青少年,約50小時
2022-06-01 14:03 節(jié)日談 -
我國實現(xiàn)全流程機器人自動化克隆豬,克服原種豬資源“卡脖子”
2022-05-31 15:45 聚焦三農(nóng) -
神舟十四號船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fā)射區(qū),近日擇機發(fā)射
2022-05-29 09:51 航空航天 -
得州擁槍議員為遇難兒童祈禱:他們屬于天堂,不要阻攔…
2022-05-26 12:06 美國一夢 -
華為筆記本再發(fā)新 MateBook創(chuàng)新再升級
2022-05-24 09:55 大公司 -
搭載自研影像NPU芯片,OPPO Reno8系列發(fā)布
2022-05-24 09:54 手機 -
“中國天眼”首次探測到“黑寡婦”脈沖星射電脈沖散射現(xiàn)象
2022-05-23 07:56 -
一箭三星!我國成功發(fā)射3顆低軌通信試驗衛(wèi)星
2022-05-20 19:52 航空航天 -
中國康希諾疫苗被列入世衛(wèi)“緊急使用清單”
2022-05-19 20:17 抗疫進行時 -
德媒:沒有中國,我們的太陽能產(chǎn)業(yè)“不可想象”
2022-05-17 16:20 -
9032米!我國科學家創(chuàng)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2022-05-15 07:21 -
雙曲線一號再次發(fā)射失利
2022-05-13 19:51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mào)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