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鼓動美國人抵制哈雷摩托
關鍵字: 哈雷摩托高爾夫俱樂部生產線美國制造業(yè)【文/觀察者網 奕含】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哈雷摩托的恩怨已持續(xù)近兩個月。在罵過“投降派”、揚言“搬出去就瘋狂征稅”后,特朗普似乎仍怒氣未消。12日,特朗普在推特發(fā)帖稱,如果將摩托車生產轉移到海外,消費者很可能會抵制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這太棒了”!
據(jù)CNN報道,在當?shù)貢r間11日,特朗普在美國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的私人高爾夫俱樂部會見了來自“為特朗普騎行”(Bikers for Trump )的哈雷騎手支持者。這之后,特朗普發(fā)表了上述一番話。
美聯(lián)社報道稱,當天有數(shù)十名騎自行車的人來到特朗普私人俱樂部。特朗普與他們一一握手、自拍并向歡呼的人群發(fā)表了抨擊對手的演講。
特朗普政府與哈雷公司的緊張關系已經持續(xù)幾個月了。
而導致關系緊張的原因源于特朗普在今年早些時候征收了鋼鋁關稅,以加強美國內制造業(yè)。結果作為回應,歐盟也對從美國進口的一些貨物加征關稅,其中就包括哈雷摩托車。
由于美國本土對摩托車需求減弱,哈雷摩托感受到“寒冬來臨”。哈雷表示,公司每年損失高達1億美元,哈雷打算將出口歐盟的摩托車生產從美國本土轉移出去,從而避免關稅負擔。”
對此,特朗普指責哈雷利用歐洲報復性關稅作為將制造業(yè)轉移到海外的“借口”。在回應工會(的質疑)時,特朗普稱,在政府宣布加征關稅之前,哈雷便已將一些生產線轉移到了泰國。
哈雷承認已經將一些產品轉移到國外生產,并表示只有在海外進行更多的生產才是應對貿易戰(zhàn)“唯一的選擇”。
上個月,特朗普發(fā)推表示:“既然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正在把部分產能轉移出美國,政府就將和那些準備進入美國的摩托車公司進行合作?!?
在特朗普表示哈雷消費者要聯(lián)合抵制哈雷搬遷生產線后,網民們紛紛留言,其中不乏反問特朗普“如果消費者聯(lián)合抵制哈雷摩托車,但從競爭對手那里購買摩托車,那么最有可能受益的就是德國和日本公司,這對美國來說又如何呢?”
有網民指出,哈雷摩托會選擇海外制造是因為那里才是他們最大的市場。只有這么做,才能在貿易戰(zhàn)里削減關稅、降低成本。而且現(xiàn)在的情況是,并沒有其他公司來美國,總統(tǒng)在撒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奕含
- 最后更新: 2018-08-13 11:34:12
-
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薩米爾·阿明去世 享年86歲
2018-08-13 11:32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
里海公約解決歷史糾紛:非區(qū)域國家艦船不得進入
2018-08-13 11:26 俄羅斯之聲 -
法媒:西方迷《黑豹》,非洲卻拿命換白皮膚
2018-08-13 09:39 非洲之窗 -
莫迪:中印邊境40年沒有射出一顆子彈,顯示兩國成熟
2018-08-13 09:00 龍象之間 -
特朗普最近特別喜歡戴這種帽子,為啥?
2018-08-13 08:25 特朗普 -
特朗普逼中方買美國貨不成,美企為出口反掏錢
2018-08-12 23:20 中美關系 -
美機場地勤偷飛機墜亡 生前絕望對話曝光
2018-08-12 20:28 -
不屈服!土總統(tǒng):將與中俄歐以本幣結算
2018-08-12 19:12 薄荷四國 -
人類首個將"觸摸"太陽的探測器升空
2018-08-12 15:00 航空航天 -
這艘美國大豆船終于進港卸貨了
2018-08-12 10:39 中美關系 -
打疼自己 美加征關稅致災后重建成本增高
2018-08-12 10:09 中美關系 -
中國隊奪得“坦克大賽”亞軍
2018-08-12 10:00 2018國際軍事比賽 -
外國人苦練中文 這些“注音”笑哭了
2018-08-12 09:12 -
美國航空整改“臺灣”選項,臺當局連夜回應
2018-08-11 23:07 中美關系 -
羅馬尼亞上萬人反政府集會 440人受傷65人被捕
2018-08-11 19:59 歐洲亂局 -
孟山都除草劑疑致癌 被判賠病人近3億美元
2018-08-11 19:40 -
特朗普兒子轉了這張圖,又被群嘲
2018-08-11 19:00 特朗普 -
巴基斯坦發(fā)生自殺式襲擊 3名中國公民受傷
2018-08-11 18:50 中國反恐進行時 -
印度首家宜家門店開業(yè),這路況…
2018-08-11 16:26 印度驚奇 -
“留學生間諜論”激怒華裔,美國務院忙打圓場
2018-08-11 15:57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