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名路透社記者在緬甸被判7年 西方媒體輿論轟炸
關鍵字: 緬甸羅興亞【文/觀察者網(wǎng) 谷智軒 周遠方】
9月3日,緬甸仰光北部地方法院開庭審判2名緬甸籍路透社記者,以“非法取得涉及安全部隊的情報及重要機密文件”,判處兩人7年監(jiān)禁。
西方主流媒體對此保持高度關注,判決剛一落錘,CNN、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就紛紛在顯著位置刊出報道,質問“緬甸言論是否自由?”;“緬甸司法是否獨立?”;“緬甸民主是否徹底?”
在社交媒體推特上也是一邊倒的質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報道截圖
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報道截圖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衛(wèi)報》報道截圖
一段時間來,美、英、法等西方國家本就在以“羅興亞問題”為由,向緬甸政府施加政治壓力。
臉書甚至以“侵犯人權”為由,直接封掉包括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在內的20個緬甸軍方賬號。路透社稱此舉“徹底封鎖緬甸軍方的公共溝通主要渠道”。
兩人在法庭上辯稱遭警方陷害
據(jù)路透社9月3日報道,涉事的記者為32歲的瓦?。╓a Lone)和28歲的吳覺梭(Kyaw Soe Oo)。
戴眼鏡者為瓦隆,高舉雙手者為吳覺梭。圖自路透社
當天,仰光北部地方法院法官表示,兩人違反了《緬甸官方保密法》(The Burma Official Secrets Act)第3.1.c條,因此被判7年監(jiān)禁。他稱,在這兩名記者身上發(fā)現(xiàn)的“機密文件”對“國家的敵人和恐怖組織”有用,他們獲取到的文件是“不公開的信息”。
據(jù)觀察者網(wǎng)查詢,《緬甸官方保密法》第3.1.c條內容如下:
任何人,以任何損害國家安全或利益的目的,獲取、收集、記錄、發(fā)表或與其他人溝通任何直接或間接對敵人有用的機密官方代碼或密碼、草圖、計劃、模型、文章、筆記或其他文件和信息, 最高可面臨14年的刑罰。
據(jù)路透社此前報道,去年12月12日緬甸警方從兩人身上搜出了兩份軍事報告和一張若開邦地圖。次日,緬甸政府指控他們在若開邦通過兩名警察,非法取得涉及安全部隊的情報及重要機密文件,“試圖與外國媒體分析”。
兩人拒不認罪,稱他們在報道“若開邦羅興亞人遭緬甸當局暴力鎮(zhèn)壓”時,警方設局陷害他們——就在警方實施逮捕之前,兩名警察在仰光的一家餐廳里把涉事文件交給了他們。
涉事記者(thetrentonline.com網(wǎng)站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報道,4月份,一名緬甸警官作證稱,他目睹了一名高級警察陷害兩名記者的過程。
不過緬甸《金鳳凰報》曾報道,為了拿到若開邦的信息和安全部隊的相關資料,路透社兩名記者特意接近剛從若開邦回到仰光的兩名警察,并向他們騙取所需的資料。
路透社報道稱,當法官宣讀判決結果時,一些在場的記者和吳覺梭的妻子均流下眼淚。
吳覺梭表示,他們沒有犯罪,并將繼續(xù)為新聞自由而戰(zhàn),“我想對政府說的是,你可以把我們關進監(jiān)獄,但不要堵上人民的眼睛和耳朵?!?
瓦隆帶著手銬,在警察的護衛(wèi)下,向一群朋友和記者發(fā)表了講話,他說,“我知道我們做了什么。我知道我們什么錯都沒犯。我毫不畏懼。我相信正義、民主和自由?!?
《衛(wèi)報》視頻截圖:瓦隆走出法庭后發(fā)表講話。
路透社報道稱,諾貝爾獎得主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政府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去年8月,“羅興亞”穆斯林叛亂分子對緬甸安全部隊發(fā)動襲擊,引發(fā)了緬甸軍方的鎮(zhèn)壓。
標簽 緬甸-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谷智軒
- 最后更新: 2018-09-04 14:22:25
-
巴西博物館“萬年歷史”燒沒了,當時消防栓沒水
2018-09-04 12:59 -
這次懟特朗普的,是個普通的父親
2018-09-04 12:06 特朗普 -
拉美語言在中國高校受寵 美國有點燥
2018-09-04 12:03 中國-拉美 -
中非合作不附加政治條件 外媒聽到了嗎?
2018-09-04 11:48 非洲之窗 -
為“擺脫對美軍事依賴”,菲總統(tǒng)60多年來首訪以色列
2018-09-04 10:10 美國一夢 -
敘外長:中印等國愿參與敘利亞重建
2018-09-04 10:00 敘利亞內戰(zhàn) -
看了中國治沙,非洲媒體團嘆:相關地區(qū)農業(yè)現(xiàn)狀將徹底改變
2018-09-04 09:32 非洲之窗 -
又一名駐阿美軍被“友軍”打死
2018-09-04 08:59 美國一夢 -
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后僅10%藏品得以幸存 仍存在坍塌風險
2018-09-04 07:25 -
津巴布韋大使:希望采用人民幣結算
2018-09-04 07:21 非洲之窗 -
俄羅斯否認普京9月9日訪朝
2018-09-03 22:03 俄羅斯之聲 -
習近平說要在非洲建的“魯班工坊”,是什么?
2018-09-03 21:14 觀察者頭條 -
CNN:中國幫非洲打造的城市長啥樣?
2018-09-03 18:51 海外投資 -
韓朝鐵路剛開始調研 就遭“聯(lián)合國軍司令部”否決
2018-09-03 16:52 朝鮮現(xiàn)狀 -
美加州無異議通過涉華議案 中方回應
2018-09-03 16:31 中美關系 -
德外長喊話:歐盟團結起來,特朗普推特不等于全美國
2018-09-03 16:27 美國經(jīng)濟 -
麥當勞是我們的經(jīng)濟支柱,外部聯(lián)系窗口,不能走!
2018-09-03 16:27 法國見聞 -
特朗普缺席兩場亞洲峰會 美媒:又送中國“大禮”
2018-09-03 16:06 特朗普 -
400囚犯沖出大門,監(jiān)獄看守不阻攔
2018-09-03 15:37 非洲之窗 -
特殊保鮮方法 科威特一商店給魚戴“美瞳”
2018-09-03 15:25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