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首枚登月探測器發(fā)射再延期,項目提出至今已過去11年
關鍵字:印度原定明天(1月3日)發(fā)射“月船二號”(Chandrayaan-2)月球探測器,但因故再度推遲,官方表示目前無法確定發(fā)射日期。
印度一直希望與中國在探月工程上“比試”一番,但現(xiàn)在看來并不順利。我國上月成功發(fā)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開啟人類首次“背月”登陸后,印媒對“月船二號”的期待水漲船高,稱其將在月球南極未勘探地區(qū)進行登陸,同樣為人類首次。
印度自2007年開始與俄羅斯就該項目進行合作,俄方負責提供登月降落艙。但雙方于2013解約,此后印度獨自研發(fā)降落艙。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主席金思旺博士向《印度時報》表示,這次取消的理由是因2018年下半年火箭發(fā)射任務過于繁重,對“月船二號”計劃造成了影響?!澳壳拔覠o法確定發(fā)射時間,大概需要10到12天才能決定”。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主席金思旺博士 圖源:視覺中國
2007年,印度、俄羅斯的航天機構簽署合作協(xié)議,決定聯(lián)合推進“月船二號”項目,其中月球降落艙由俄方提供,登月機器人則由兩國聯(lián)合研制。ISRO原計劃于2011年發(fā)射。
不過當年11月的中俄“螢火一號”聯(lián)合火星探測任務中,俄聯(lián)邦航天局(Roscomos)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Phobos-Grunt)因未能成功變軌導致任務失敗。由于俄方提供的降落艙上使用了相同技術,不得不重新進行評估,交貨日期推遲到2015年。印度于2013年決定退出合作,獨自研發(fā)降落艙。
“月船二號”結(jié)構圖 上部為降落艙(內(nèi)含登月機器人) 圖源:ISRO
按照ISRO去年8月的介紹,“月船二號”發(fā)射重量約3.8噸,其中軌道飛行器重量約2.3噸,降落艙約1.4噸,登月機器人27千克。
根據(jù)“行星學會”(The Planetary Society)去年8月對有關新聞報道的整理,印度在降落艙的研發(fā)過程中屢屢受阻,從去年年初至年底10月以來,發(fā)射日期一拖再拖。期間“月船二號”還經(jīng)歷了一次重大改動。
去年6月,科研人員評估后發(fā)現(xiàn),著陸任務的危險程度“無法接受”,遂對登月計劃進行了“大改”。為此,“月船二號”自2007年以來的負責人安納杜來博士(Dr. M. Annadurai)于去年7月31日離職。他表示自己“不方便對進行中的項目再發(fā)表意見”。
一年多以來印媒關于“月船二號”延期發(fā)射的報道,最新的一篇引述金思旺去年的表態(tài):“2月底之前發(fā)射”
按照本來計劃,降落艙從軌道飛行器分離后將直接開始下降,在月面進行軟著陸;而在新的計劃中,降落艙分離后需要獨自在繞月軌道上運作,先檢查各項系統(tǒng),然后才能脫軌進行著陸。
這意味著降落艙本身將成為一個獨立的飛行器,在重量、推進器、傳感器和軟件各個方面都要重新設計。降落艙與登月機器人重量分別增加了100千克與5千克;額外的燃料與其他變化也導致飛船凈重增加了600千克,達到3850千克。
2018年12月8日,我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這些增重反過來又對運輸火箭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本計劃使用的GSLV Mark II型火箭已無力承受,印度曾考慮使用該型火箭的改進型,但因為尚無成功記錄而放棄。
ISRO目前可能的選項是更重型的火箭GSLV Mark III。但是該火箭因設計存在缺陷導致運載力不足,且至今僅有兩次成功發(fā)射。
《印度快報》去年12月27日曾發(fā)表文章,表示2019年對ISRO來說將是非常忙碌的一年。文章還引述金思旺博士2018年的話,稱“月船二號”會于今年第一季度、二月底之前發(fā)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上周五剛剛通過“自主載人航天計劃”。
圖文無關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郭涵
- 最后更新: 2019-01-02 17:33:40
-
跨年篝火,燒出末日既視感……
2019-01-02 17:17 觀網(wǎng)看片 -
墨西哥市長上任不到兩小時 遭槍殺
2019-01-02 16:57 -
42萬人無薪上班,美國政府被告了!
2019-01-02 15:32 -
勞爾·卡斯特羅:古巴已準備好面對美國重新采取的對抗態(tài)度
2019-01-02 13:10 -
新年奇跡!11月大男嬰-17℃受困35小時獲救
2019-01-02 12:04 俄羅斯之聲 -
重回2018?悉尼煙花秀出大烏龍
2019-01-02 12:02 -
“新年快樂,包括假新聞媒體!”
2019-01-02 10:53 特朗普 -
崔天凱:中美關系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2019-01-02 07:19 中美關系 -
駐敘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謹慎前往大馬士革
2019-01-02 07:18 -
俄羅斯抓了個美國間諜 美方:要求見人
2019-01-01 22:31 俄羅斯之聲 -
民主黨2020大選第一槍,又被特朗普嘲笑…
2019-01-01 20:36 美國政治 -
“不能妥協(xié),改革下去!”這些國家領導人也發(fā)了賀詞
2019-01-01 19:27 歐洲亂局 -
韓國“女德”教材引爭議 教育部:修改太麻煩了
2019-01-01 16:58 三八線之南 -
美軍推特:時代廣場跨年降球,我降這個…
2019-01-01 16:38 雷人雷語 -
脫歐臨近,英國人忙到愛爾蘭辦護照
2019-01-01 14:08 不列顛 -
雖然“跨年”關門 特朗普仍不同意民主黨新預算案
2019-01-01 10:42 美國政府關門 -
特朗普新年賀詞,只有10秒
2019-01-01 10:15 特朗普 -
俄居民樓燃氣爆炸致7人死亡 至少36人被埋
2019-01-01 09:56 安全生產(chǎn) -
跨年夜持刀捅人!英國曼徹斯特一火車站3人受傷
2019-01-01 09:36 不列顛 -
金正恩新年講話:隨時愿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會面
2019-01-01 09:09 朝鮮現(xiàn)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