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宮發(fā)言人就不認錯,也要走人?
關鍵字: 白宮女發(fā)言人【編譯/觀察者網(wǎng) 史雨軒】
“通俄門”刪節(jié)版報告發(fā)布后,洗清了特朗普,同時也披露大量美國政府內幕,引起媒體轟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4月19日報道,穆勒報告證實,白宮女性發(fā)言人、新聞秘書莎拉·桑德斯(Sarah Sanders)在新聞發(fā)布會和其他場合,多次發(fā)表“毫無根據(jù)”的誤導性言論。
報告中稱,莎拉·桑德斯向穆勒團隊承認自己是“一時沖動”,“口誤”。目前美國媒體紛紛質疑,是否應該繼續(xù)留任桑德斯。
美國白宮發(fā)言人、新聞秘書莎拉·桑德斯(圖源:東方IC)
CNN稱,羅伯特·穆勒的“通俄門”報告證實,白宮發(fā)言人、新聞秘書(press secretary)莎拉·桑德斯曾公開表示,“無數(shù)的”(countless)聯(lián)邦調查局(FBI)特工告訴她,很感謝特朗普解雇了前聯(lián)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
有記者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FBI大部分人都支持科米”時,她反駁稱自己從“無數(shù)FBI那里”聽到了“截然不同的說法”。報告稱,新聞發(fā)布會結束后,莎拉·桑德斯還同特朗普交談,特朗普稱贊她“做得很好,沒有指出她任何不準確之處”。
莎拉·桑德斯曾兩次說出類似發(fā)言,然而當穆勒團隊采訪她時,她卻表示自己只是“口誤(slip of the tongue)”。
穆勒報告顯示,“莎拉·桑德斯還記得,另一次媒體采訪她時,她曾援引普通聯(lián)邦調查局特工說法稱,對局長科米喪失信心。這是她‘一時沖動’(in the heat of the moment)發(fā)表的評論,沒有任何根據(jù)(not founded on anything)?!?
《早安美國》采訪莎拉·桑德斯(圖源:ABC新聞)
昨日(19日),《早安美國》節(jié)目采訪莎拉·桑德斯,當問及穆勒報告內容是否會損害她的信譽時,桑德斯解釋稱,“它(報告內容)不是照本宣科的談話要點”。
莎拉·桑德斯進一步表示,“我很抱歉,我不是一個民主黨式機器人,運行兩年半不斷重復,‘特朗普和其競選團隊’與俄羅斯之間存在勾結?!?
《紐約時報》稱,桑德斯回應體現(xiàn)了特朗普政府的特點,“從不承認錯誤,從不道歉,從不讓步”。
CNN則認為,聯(lián)邦調查局特工的故事顯然是桑德斯編造的,莎拉·桑德斯作為受雇官員,職責是和公眾準確溝通,然而她卻承認自己說話“毫無根據(jù)”,這個事實引人注目。
2017年6月,科米曾在國會作證,指控白宮說謊與污蔑,稱總統(tǒng)特朗普有意以職務換取放棄通俄門調查,自己被解雇也和“通俄門”調查有關聯(lián)性。
2017年6月,科米在國會作證,稱自己被特朗普解雇,有“通俄門”調查影響(圖源:CNN截圖)
莎拉·桑德斯是堅定的基督徒,1月末接受基督教廣播網(wǎng)采訪時,她表示“上帝希望特朗普成為總統(tǒng),于是事情就這樣成了”。
CNN介紹稱,莎拉·桑德斯于2017年7月上任,擔任新聞秘書近兩年以來,多次被指控有欺詐行為。值得注意的是,穆勒報告中所曝光案例,發(fā)生在她擔任副新聞秘書(deputy press secretary)期間。此事讓莎拉·桑德斯信譽受到更嚴重損害,同時在美國媒體界引起軒然大波。
白宮記者、CNN政治分析人士阿普利爾·瑞安(April Ryan)在節(jié)目中指出,穆勒報告顯示莎拉·桑德斯“徹頭徹尾撒謊”,她表示,“莎拉·桑德斯應該被解雇,就這樣”。
NBC新聞主播米卡·布熱津斯基(Mika Brzezinski)在推特上寫到,“莎拉·桑德斯以雙倍力度撒謊,真是徹徹底底的恥辱”,《華盛頓郵報》的亞倫·布萊克則稱,“要是再開新聞發(fā)布會,桑德斯應該受拷問”。
莎拉·桑德斯2018年就已經(jīng)停止主持白宮每日新聞發(fā)布會,“在白宮覺得有利的日子”(CNN語)她才會偶爾出現(xiàn),2019年,她一共出席了兩次簡報會,昨天(19日)還拒絕回應CNN采訪。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白宮-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史雨軒
- 最后更新: 2019-04-20 11:06:16
-
中馬又一大項目重啟,總值約2270億元
2019-04-20 10:08 一帶一路 -
圣母院兩座鐘樓得救 得虧中國無人機
2019-04-20 08:44 -
《復聯(lián)4》票價500元?影院開始退服務費
2019-04-20 07:44 -
錯投莫迪,印度男子怒斷手指
2019-04-20 07:20 印度驚奇 -
活動人士呼吁加入“快樂的”氣候抗議,遭當場回懟
2019-04-19 23:17 不列顛 -
又是北非!阿爾及利亞再現(xiàn)數(shù)十萬人上街
2019-04-19 23:03 阿拉伯之冬 -
紅毛猩猩 VS 推土機
2019-04-19 20:09 觀網(wǎng)看片 -
金正恩回電感謝習近平
2019-04-19 20:04 朝鮮現(xiàn)狀 -
安理會呼吁利比亞?;穑蓝矶颊f“不”
2019-04-19 19:08 非洲之窗 -
朝俄領導人將會晤,外交部:都是友邦,樂見雙方加強高層往來
2019-04-19 18:10 中國外交 -
北愛爾蘭爆發(fā)騷亂致一記者死亡,南茜·佩洛西剛去過
2019-04-19 17:12 不列顛 -
Get到了讓貓快速死機的方法
2019-04-19 16:47 -
歐盟開著會呢,他突然…
2019-04-19 16:43 歐洲亂局 -
朝鮮試射了什么?美代理防長:不是彈道導彈,這很重要
2019-04-19 16:40 朝核危機 -
俄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倡議不觸及俄羅斯在中亞的利益
2019-04-19 15:26 一帶一路 -
日本外相稱中國“超出發(fā)展中國家”,正引領世界經(jīng)濟
2019-04-19 15:24 日本 -
“關注一下我們吧”,美國民眾反對捐款巴黎圣母院
2019-04-19 13:25 美國一夢 -
囚禁虐待13名子女 美惡魔父母或將面臨25年監(jiān)禁
2019-04-19 12:30 美國一夢 -
特朗普政府作梗,中國移動入美遇阻
2019-04-19 11:56 中美關系 -
特朗普興奮回應“通俄門”報告刪節(jié)版:游戲結束
2019-04-19 10:50 特朗普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